以下是含有感染科醫師的搜尋結果,共160筆
日本流感進入全面大流行,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日本新冠疫情趨緩,但交棒給流感,2周前每家醫療機構平均通報病患數為3.26人,現在已經增加到14.9人的高點。目前台灣、日本流感病毒株都是同一株A型H3N2,他提醒,這隻病毒株重症率較高,呼籲民眾赴日前先施打流感疫苗。
為配合健保署政策推動,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實施「門診抗生素注射治療計畫」(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OPAT),讓需長期靜脈注射抗生素的患者能於門診注射後返家休養,不僅降低住院期間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敗血症是危及生命急重症,但傳統細菌藥敏試驗耗時長,醫師只能先憑經驗選擇抗生素,可能導致初期治療未涵蓋實際致病菌。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帶領研究團隊,以AI人工智慧應用於「細菌抗藥性即時預測」,榮獲美國感染症學會Abstract Award首獎,並為四篇最佳論文之首。
日本是國人出國首選,不過難免有些景點讓人大失所望。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分享,近日網紅日文老師秋山由菜整理了《東京最讓人失望的5個景點》,讓他發現網路上有日本版名單、大陸版名單,讓他忍不住舉辦台灣版名單投票,其中東京知名商圈「上野阿美橫町」躍居台灣版的榜首。
美式賣場好市多提供各種居家用品,滿足民眾日常需求。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近日分享,台灣好市多最近上架了日本前陣子爆紅的「無羊枕頭」,一顆枕頭含包裝重達4.6公斤,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醫學中心正面臨人力流失衝擊,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感嘆,這幾年「5大皆空」,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急診科,這些辛苦又賺不了錢的科別招收住院醫師困難,醫學系畢業生不是離開醫界,就是選擇較輕鬆的醫美。林氏璧認為上位者應該要努力創造合理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不能讓這種畸形的人才分配持續下去,「真的蠻擔心老了之後,會是誰來照顧我們?」
天氣越來越冷,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分享最新數據指出,日本的流感病毒逐漸流行,至10月19日為止,一周內患者數超過1萬人,病毒株以A型H3為主,與台灣相似;其中沖繩縣每間醫療機構的平均患者達到15人,為全日本最嚴重的地區,剛好也是台灣人出國的熱門地點,提醒有出國需求的民眾提前接種流感疫苗,以免遭到感染。
不用清潔劑就能擦掉污垢的科技海綿,是許多人愛用的清潔神器,但使用錯誤,小心致癌。醫師陳柏臣指出,科技海綿碰到高溫或油脂時,有毒物質如三聚氰胺會被溶解出來。而科技海綿若用來清潔蔬果或餐具,毒素可能就會進入體內,長期下來傷肝腎、甚至致癌,無毒教母譚敦慈也指出,清洗浴室可以用科技海綿,但「絕對不要進廚房」。
Meta社群平台「Threads」問世後,立即受到許多使用者喜愛,由於演算法關係,文章容易被看到,讓許多人喜歡在上面提問討論,甚至發展出「不懂就問脆」名言。但近日一名男網友,因女友連日高燒加上肝發炎,在Threads上求救,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傻眼,連忙回覆拜託別這樣問。
近日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出現不適,返台就醫後猝逝,引發關注,根據航空公司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一度提及她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發文表示,根據目前看得到的資料,自己判斷長榮空服員不一定是史迪爾氏症,因為從流出的對話來看,醫師很早就懷疑史迪爾氏症這個病,但後來經過檢查並沒有獲得證實。
演員顏正國50歲因肺腺癌病逝,引起民眾關注防癌資訊。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近日分享,肺腺癌通常早期都不太會有症狀,台大醫院300位醫師曾一起做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結果意外發現12人罹患早期肺癌,直言確診比例非常可怕。
「挖土機超人」林鴻森投入花蓮光復鄉救災期間,左腳不慎被刺傷,苦撐8天就醫後,因感染併發敗血症在中秋節離世,讓許多人深感遺憾,各界紛紛發聲悼念。感染科醫師李韋辛指出,大雨後最有名的兩種跟足部感染相關的細菌,就是鉤端螺旋體和類鼻疽,建議慢性病患者、腳有未痊癒之傷口、孕婦三類民眾最好不要前往救災,救災時應穿上雨鞋或防水厚靴、長袖衣褲、口罩、護目鏡,受傷時應馬上清洗傷口,同時就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今年流感疫情提早報到,10月恐怕都會在相對高點,疾管署10月1日開打公費流感疫苗,4日雖強碰中秋連假,但仍衝出單日14.3萬劑接種數,開打4天已累計超過100萬劑,創下新高,是去年同期的2.6倍。疾管署提醒,連假後疫情可能持續上升,民眾應盡快接種疫苗。專家則預估,連假結束後1周恐怕就會攀上這波疫情的最高峰,且流行高點至少會維持2到3個月。
花蓮光復鄉受洪災重創,各地「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救災、協助清淤,近期有民眾擔心工作後的髒汙衣物,會有鉤端螺旋體感染風險,呼籲救災後丟棄身上衣服,對此,醫師黃士澤指出,這樣的說法過於誇大,洪災後的確可能增加鉤端螺旋體感染風險, 但不會透過衣物傳染,衣物正常清洗即可。
一名中年男子赴西非貝南共和國出差,雖有服用預防性抗瘧疾藥物,卻未完成全程療程。返台後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茶色尿及黃疸等症狀,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醫。醫師詳細詢問旅遊史後懷疑感染瘧疾,隨即安排血液抹片檢查而確診。病情一度危急,需入住加護病房治療,所幸在醫療團隊專業照護下康復出院。
秋冬是流感好發季節,由於症狀和感冒相似,不容易發現,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尤其長者、慢性病患等免疫力差的族群,流感症狀往往不典型,且容易併發重症而陷入生命危險。若要遠離流感威脅,預防勝於治療,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
一名88歲、原本頭腦清晰的林姓退休教師,今年初出現間歇性發燒與劇烈咳嗽,在短短3周內病情急轉直下,從生活自理退化至臥床不起,伴隨認知功能變差、失禁、反應遲鈍等症狀,家人一度以為是失智症急速惡化。經送往台中榮民總醫院詳細檢查後,驚覺元凶並非失智或中風,而是由隱球菌引起的「隱球菌腦膜炎」。
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13至24歲梅毒通報已連續4年攀升,2024年較2023 年增加近2成,2025 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上升13%,成為上升最快的年齡層。自2025年9月起,台灣成為東亞首個針對113學年度入學的國中男女生,全面提供公費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政策的國家,聯新國際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李尚謙提醒,若錯過學校統一施打時間,仍務必帶孩子至合約診所補接種,才能提前建立防護力。
羅一鈞正式升任疾管署長!疾管署今舉行卸任、新任署長交接典禮,羅一鈞特別感謝台大教授張上淳、疾管署前署長郭旭崧對自己的栽培,「讓我從小雞變成母雞」;未來將投入更多資源在人才培育、進用留任,上任後第一件事,將計畫讓3位新進防疫醫師到非洲考察,是很好的防疫試煉機會。
本周一(1日)剛開學,各種病毒也開始擴散,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表示,近日觀察3大病毒猖狂,不少國小學童出現高燒、頭痛、全身痠痛等症狀,一驗確診A型流感;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嬰幼兒感染容易咳嗽咳到吐,少部分甚至會造成細支氣管炎;此外病毒性腸胃炎的孩子也變多,呼籲家長們要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