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憲法訴訟的搜尋結果,共1,001筆
新修的《憲法訴訟法》規定,大法官對於聲請釋憲的案件進行評議及裁判,參與評議的最低人數為10人、做出違憲宣告判決的可決人數為9人。但目前因為立法院兩度全面否決新任大法官的被提名人選,導致大法官人數不足(目前只有8位),因此不達法定人數,憲法法庭等於實際上癱瘓。
民進黨立院黨團日前對國民兩黨新修正的《憲法訴訟法》聲請釋憲案,憲法法庭裁定受理。但現有的8位大法官對於是否可以做出評議及裁判,有不同立場。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3位大法官認為,新法規定評議需達10人門檻,現人數不足,依法不得開庭評議。但呂太郎等4位大法官認為,若《憲訴法》的規定已導致大法官行使職權被封鎖或阻礙者,大法官即不應受其拘束。法界人士廖震直言,他真的嚇到,憲法法庭不依《憲訴法》,哪來的程序正義?不依據法律,要依據什麼?
行政院7月底公布新提名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名單,人選為蔣榮先、程明修、黃葳威及羅慧雯;今(31)日立法院黨團協商做出結論,同意在11月7日行使人事同意權、記名投票表決。
近期以來,因司法院大法官員額迄未補足以致形成憲法法庭停擺,引發了一場早該出現的討論。有什麼是由大法官所獨占的功能,一旦憲法法庭停止運作,即將導致憲政當機的風險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的,但都只是大法官尚乏機會發揮的功能。
近期以來,因司法院大法官員額迄未補足以致形成憲法法庭停擺,引發了一場早該出現的討論。有什麼是由大法官所獨占的功能,一旦憲法法庭停止運作,即將導致憲政當機的風險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的,但都只是大法官尚乏機會發揮的功能。
今天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邀請人事長蘇俊榮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質詢時提到政府只在乎公務員有無去大陸,卻放縱政府高層行政不中立,並舉日前民進黨立院黨團內部81人群組流出截圖要求政院,釋出花蓮縣政府疏散不力的殺傷力消息為例。蘇俊榮則回應,「那邊沒有把我加入群組,所以我比較不清楚」。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黃建賓29日召開記者會,指控行政院長卓榮泰違法拒絕編列軍警消待遇提升預算,不滿行政院長一句話就廢掉法律,讓憲政體制陷入崩壞。兩人隨後正式向監察院提出檢舉,要求立刻啟動調查與彈劾,痛批監察院若再裝睡,就是政治附庸。
憲法法庭停擺,民間團體22日舉行記者會,呼籲總統府擴大參與審薦小組人數、納入更多元代表,立法院各黨團也應開放自由投票,勿遭黨意綁架。對此,總統府重申,大法官依據憲法獨立行使職權是國人共同期盼,也呼籲現任大法官共謀良策,讓憲法法庭在合憲前提下早日恢復運作。
近期NCC、中選會及司法院大法官等人事提名延宕,引發朝野爭論。依憲法體制,總統與行政院長有提名職權,立法院則行使同意權,雙方各有分際。提名是責任,依法行政是基本義務,不容怠惰或以拖待變。
近期NCC、中選會及司法院大法官等人事提名延宕,引發朝野爭論。依憲法體制,總統與行政院長有提名職權,立法院則行使同意權,雙方各有分際。提名是責任,不是選項;依法行政是基本義務,不容怠惰或以拖待變。
藍白黨團去年以人數優勢三讀修正《憲法訴訟法》,明定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做出同意違憲宣告的人數不得低於9人;但由於現行大法官僅8人,使憲法法庭癱瘓逾半年。民進黨立委賴惠員日前提案,刪除評議、違憲宣告、迴避等大法官人數規定,將交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
憲法法庭因大法官人數僅剩8人,無法達到《憲法訴訟法》規定的「10人」評議門檻,現在陷入「停機」狀態。某些法界碩彥與綠營政治人物滿口說關切憲法法庭,但對於賴總統的延遲提名一字不提,居然還提出「程序自主權」理論。依此,大法官不用管《憲法訴訟法》第30條「10人評議」的規定,就讓剩下的8位進行評議,這樣就可以解決憲法法庭停機的問題了。
憲法法庭因大法官人數僅剩8人,無法達到《憲法訴訟法》規定的「10人」評議門檻,現在陷入「停機」狀態。某些法界碩彥與綠營政治人物滿口說關切憲法法庭,但對於賴總統的延遲提名一字不提,居然還提出「程序自主權」理論。依此,大法官不用管《憲法訴訟法》第30條「10人評議」的規定,就讓剩下的8位進行評議,這樣就可以解決憲法法庭停機的問題了。
三位現任大法官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日前發表聲明指出,依新修《憲法訴訟法》,法庭開庭評議需達十人門檻,現人數不足,依法不得開庭評議;台灣永社會今召開記者會;與會者表示,三位大法官的行為創下史上惡例,令人震驚,呼籲,「人民的權利不能等,正義也不該遲到,拜託你們該上班了」。今天公民社會站出來,並非針對個人,而是因為人民的憲法權利正在被虛耗。
甫結束國慶連假,此刻吾人緬懷114年前辛亥革命先賢使中國告別數千年封建人治,迎來民本共和,並引入現代法制框架。然一世紀倏忽而過,中華民國仍困於徒具形式的「法制」窠臼,「法治」仍原地踏步。近日一樁個案見微知著,不勝唏噓。
甫結束國慶連假,舉國歡慶雙十佳節。此刻,吾人緬懷114年前辛亥革命先賢,使中國告別數千年封建人治,迎來民本共和,並引入現代法制框架。然當此際,一世紀倏忽而過,中華民國仍困於徒具形式的「法制」窠臼,「法治」仍原地踏步。近日一樁個案,見微知著,不勝唏噓。
日前3位大法官楊惠欽、蔡宗珍、朱富美史上頭一次,沒有透過憲法法庭書記廳對外發布新聞稿,而是自行發布聯合聲明,強調憲法法庭低於10人無法判決;憲法法庭組織不合法,所為評議自屬違法;基於守護憲法之義務,大法官不應參與案件之違法評議與判決。此舉顯示目前8位大法官對憲法法庭可否針對已受理聲請案件進行審理存在重大分歧。
日前3位大法官楊惠欽、蔡宗珍、朱富美史上頭一次,沒有透過憲法法庭書記廳對外發布新聞稿,而是自行發布聯合聲明,強調憲法法庭低於10人無法判決;憲法法庭組織不合法,所為評議自屬違法;基於守護憲法之義務,大法官不應參與案件之違法評議與判決。此舉顯示目前8位大法官對憲法法庭可否針對已受理聲請案件進行審理存在重大分歧。
去年底《憲法訴訟法》修法後,明定憲法法庭參與評議人數不得低於10人,因懸缺的7位大法官人事同意案卡關,目前8位大法官無法作成違憲判決。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等4位大法官先前公開批評大法官權力因此被架空,近日《鏡報》又引用前大法官黃虹霞說法,「痛罵大法官們在睡覺,更有人質疑是薪水小偷」,楊惠欽、蔡宗珍及朱富美3位大法官,8日發出聲明稿強調,目前大法官人數不能組成合法的憲法法庭,基於守護憲法的義務,大法官不應參與案件的違法評議與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