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成運汽車的搜尋結果,共53筆
為協助台灣電動車產業開拓新興市場,並推動台灣與中南美洲在綠色轉型上的互補合作,外交部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首次籌組的「中南美洲電動車拓銷團」,於9月22日至10月3日展開為期12天的行程。本次拓銷團集結創奕能源、泓創綠能、台塑新智能、奇美車電、太平洋電線電纜等15家台灣業者,深入訪問墨西哥、瓜地馬拉、巴西及巴拉圭四大潛力市場,以具體的產業合作,深化我國與中南美洲友邦及重點國家的經貿連結,搶攻全球綠色轉型的龐大商機。
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22日於高雄展覽館登場,成運汽車展出全台率先認證之12米城際電動巴士,10項關鍵零組件國產化,從車身總成、鋼材車架、電池組及BMS以及整車控制系統(VCU),皆由成運汽車自主設計、研發與製造。
成運汽車為整合上下游供應鏈並提升生產效能,已在中科二林園區投資建設電動巴士產業園區,預計於2027年3月完工,年產量預計整車達2000輛,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今天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在高雄展覽館南館登場,成運汽車展出全台第一輛取得合格證城際巴士,不僅完成10項關鍵零組件國產化,從車身總成、鋼材車架、電池組到電池管理系統(BMS)與整車控制系統(VCU),皆由成運汽車自主設計、研發與製造。
經濟部23日將赴立院報告「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國智慧公共運具發展及目標」專案報告,經濟部指出,為布局智慧電動巴士整車底盤、動力系統、電池芯等關鍵技術,鴻華先進、成運汽車、華德動能、創奕能源等四大業者先後投資高達200億元,進行研發、生產。
AI技術發展快速,加快實現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全球車輛產業正迎向智慧化新時代。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ARTC)展示多項首次曝光的自主研發與跨域整合成果,包含全台首度公開亮相的Level 3自駕電巴,智慧座艙監控、AI伺服器振動噪音分析、電子後視鏡等多項符合國際法規檢測技術與能量。
隨著AI技術迅速躍進,全球車輛產業正加速邁向智慧化時代,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於本次活動中重磅推出全台首度公開的Level 3自駕電動巴士,並展示智慧座艙監控、AI伺服器振動噪音分析、電子後視鏡等多項自主研發與跨域整合成果,全面展現台灣在智慧車輛與測試驗證領域的創新實力。
AI技術發展快速,加快實現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全球車輛產業正迎向智慧化新時代。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ARTC)展示多項首次曝光的自主研發與跨域整合成果,包含全台首度公開亮相的Level 3自駕電巴,智慧座艙監控、AI伺服器振動噪音分析、電子後視鏡等多項符合國際法規檢測技術與能量。
2025國際智慧移動展23日至26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親自帶隊,展出公司完整自主整車供應鏈,包括底盤、車體、電池組、直驅馬達、電池管理系統(BMS),及整車控制系統(VCU);同時也預告首輛電動城際巴士,即將於今年第二季上路,展現成運突破全球完整供應鏈的需求,全力邁向淨零碳排。
2025國際智慧移動展今天開展,成運汽車特別在本次展出完整自主整車供應鏈,包括:底盤、車體、電池組、直驅馬達、BMS電池管理系統及VCU整車控制系統,同時預告首輛電動城際巴士即將在今年第二季上路,展現成運突破全球完整供應鏈需求。
台灣兩大電動巴士廠成運汽車、華德動能,今年力拚外銷市場。成運21日發布,旗下20輛電動巴士在台灣時間16日抵達巴拉圭亞松森港口;華德今年電巴已交至日本市場,轉銷超過10家客運公司,開始使用及試用,預計全年日本銷售量有望超過50輛。
成運汽車公司21日發布,由成運汽車打造的電動巴士,已於台灣時間16日抵達巴拉圭亞松森港口,20輛電巴在工作團隊的協助下,順利上岸。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由成運汽車打造的電動巴士,正式抵達巴拉圭亞松森港口,20輛電巴在工作團隊的協助下順利上岸。巴拉圭貝尼亞總統Santiago Pena Palacios、我駐巴拉圭共和國大使館大使韓志正及工作團隊親自到場見證,象徵交流的一大進程。
成運汽車參與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展出自主研發製造的全台首輛電動城際巴士,將於今年第二季投入營運,成為台灣長途運輸的新指標。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今天展開,成運汽車展出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製造的全台首輛電動城際巴士;並與台達電合作展出虛擬電廠意象。成運汽車在策展上分享最高規格450kW直驅馬達,同時宣布電動城際巴士將在今年第二季投入營運。
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即將於18日登場,被視為亞太地區最具規模的智慧城市專業展會,今年將聚焦AI應用、智慧治理、深度節能、虛擬電廠、淨零永續、全球共創等。
智慧城市展邁入新里程碑,今年參展規模年增28%,創歷年新高。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今年預計舉辦多達1,000場的國際媒合大會,其中,烏克蘭重建與復原總經費高達4,860億美元,台灣與烏克蘭城市代表將首度在台舉辦商機媒合會,為台廠爭取可觀訂單。
2030年減碳目標出爐,儘管交通部仍列出2030年電動公車將達1萬1,700輛目標,電動公車邁向全面電動化,目前達成率占目標約3成,挑戰仍大。至於電動汽機車,行政院認為力道仍不足,2026年碳排放總量管制上路後,不排除計入碳排放效益,利用碳資產觀念加大汽機車補助折扣誘因,加速電動車成長、加大減碳力道。
政府推動「榮邦計畫」,台灣電動巴士大廠-成運汽車,率先響應,在外交部長林佳龍親自見證下,成運製造30輛電巴,7日上午由台北港起運,首度運往至中南美洲友邦的巴拉圭,預計明年2月即可運抵巴國,實踐外交部的「榮邦計畫」,也落實總統賴清德「經濟日不落國」的願景。
屏東縣新園消防分隊水箱車「新園11車」,歷經大小戰役無數,如八八風災、凡那比颱風以及盧碧颱風在高屏溪搶救3名受困民眾等,保衛家園至今長達21年,而即使老爺車的各項性能仍一級棒響叮噹,但因消防裝備需與時俱進,所以將於近日功成除役,令分隊人員十分不捨。
台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研討會6日宣布,已有電巴車輛業者預計明年第一季推出單門城際電動巴士,取代長途柴油客車,讓電巴成為短途市區及長途運輸的交通車輛,改變現階段電巴銷售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