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房貸放款的搜尋結果,共104筆
近年房價快速上漲,在購屋總價的考量之下,預售建案更傾向推出2房格局以內的小坪數產品來滿足多數購屋民眾的需求,然而多數購屋民眾理想的中的房子仍是3房格局。永慶房產集團彙整近一年七大都會區3房格局中古大樓交易資訊,若要在台北市購買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需要3,652萬元,而新竹縣中位數總價也要2千萬元以上,對購屋民眾來說負擔並不輕,僅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落在1千萬元出頭。
近年房價快速上漲,在購屋總價的考量之下,預售建案更傾向推出2房格局以內的小坪數產品來滿足多數購屋民眾的需求,然而多數購屋民眾理想的中的房子仍是3房格局。永慶房產集團彙整近一年七大都會區3房格局中古大樓交易資訊,若要在台北市購買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需要3,652萬元,而新竹縣中位數總價也要2千萬元以上,對購屋民眾來說負擔並不輕,僅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落在1千萬元出頭。
近年房價快速上漲,在購屋總價的考量之下,預售建案更傾向推出2房格局以內的小坪數產品來滿足多數購屋民眾的需求,然而多數購屋民眾理想的中的房子仍是3房格局。永慶房產集團彙整近一年七大都會區3房格局中古大樓交易資訊,若要在台北市購買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需要3,652萬元,而新竹縣中位數總價也要2千萬元以上,對購屋民眾來說負擔並不輕,僅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落在1千萬元出頭。
近年房價快速上漲,在購屋總價的考量之下,預售建案更傾向推出2房格局以內的小坪數產品來滿足多數購屋民眾的需求,然而多數購屋民眾理想的中的房子仍是3房格局。永慶房產集團彙整近一年七大都會區3房格局中古大樓交易資訊,若要在台北市購買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需要3,652萬元,而新竹縣中位數總價也要2千萬元以上,對購屋民眾來說負擔並不輕,僅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落在1千萬元出頭。
今年房市交易動能恐是這波20多年景氣大多頭以來最低迷!全台8月建物買賣移轉為2.09萬棟,創下連續八個月以來未達2.4萬棟的紀錄,這樣的持續性低迷為自2000年該數據有分月統計以來首見,即使2000年網路泡沫、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嘯、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期間等都未曾有過,資金水龍頭未鬆、加上市場對後市信心保守,交易陷入一片死寂。
在一片「情勒」聲中,央行第7波房市管制意外未見鬆動,雖然央行總裁楊金龍說,這僅是個「合理」的決定,不敢說勇敢,但明眼人都清楚,要捱得住排山倒海的壓力,絕對需要非常勇敢,在守住打房底線同時,還需拆解貸不到款難題,必須給央行肯定。
中央銀行18日召開理監事會,並未鬆綁房市管制,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喊話「水龍頭開大」似乎背道而馳,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考量金融穩定與資源配置,房地產上漲可能造成的金融風險並未完全解除,還必須密切觀察,不敢說是「勇敢的決定」,但絕對是「合理的決定」,也會持續觀察新青安把排除掉的後續影響。
公股銀行上半年放款成長動能持續,截至2025年6月底,八大公股銀放款餘額較2024年同期成長4.83%,其中,消金方面主要因新青安帶動房貸業務持續成長,多家公股銀放款餘額年增達雙位數;企金部分則因匯率劇烈波動,海外放款營運量換算新台幣後呈現減少,導致整體放款餘額年增幅僅個位數。
新青安政策排除在銀行法72-2條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房地產業者認為,「房市風向變了」,申請房貸排隊卡關的情形可望改善,此外,也會有房市信心回穩、公股新承作意願回升與低總價產品受惠等。
為紓解「房貸荒」造成的民怨,行政院出手鬆綁「不動產放款天條」。4日院會通過新青安核貸的撥款案件,自9月1日起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不動產放款比例」的計算。在房貸「水龍頭開大」後,上市營建類股受利多激勵,4日共18家漲停。不過,此舉不僅有侵犯央行職權之嫌,更可能讓已下跌的房價死灰復燃。
為紓解「房貸荒」造成的民怨,行政院出手鬆綁「不動產放款天條」。4日院會通過新青安核貸的撥款案件,自9月1日起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不動產放款比例」的計算。在房貸「水龍頭開大」後,上市營建類股受利多激勵,4日共18家漲停,平均上漲6.84%。不過,此舉不僅有侵犯央行職權之嫌,更可能讓已下跌的房價死灰復燃。
行政院4日於院會拍板,確定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此舉意味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30%上限約束,不僅有利於政策性優貸的推廣,也能緩和新青安與一般房貸之間的額度排擠,以解決近期「房貸荒」問題。
行政院4日於院會拍板,確定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此舉意味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30%上限約束,不僅有利於政策性優貸的推廣,也能緩和新青安與一般房貸之間的額度排擠,以解決近期「房貸荒」問題。
房市已奄奄一息,但房價仍呈現局部微幅鬆動,而且尚未出現連續二季下跌的下修格局,若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有機會在第四季、或2026年第一季鬆綁,房市會有助於迎來曙光嗎?對此房市專家何世昌保守看待,「央行管制措施若獲得鬆綁,有助於提升購屋信心,房市或許會迎來復甦的曙光,只是這道曙光較為微弱!不會過於燦爛!」
去年9月19日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出爐,成為這波房市多頭的轉折點,全台房價在去年10月創下歷史高點後,開始盤整向下。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顯示,自高點起算至今年7月,全台整體房價約修正0.59%,除少數中南部非都會型縣市房價仍在攀高,其餘縣市均反轉向下,又以苗栗縣跌幅逾5%最明顯。
中央銀行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房市「金龍海嘯」即將屆滿周年,行政院長卓榮泰上月27日公開回應購屋貸款規範偏緊,強調「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也讓9月18日登場的央行理事會備受關注。金融圈認為,卓揆既然已經說話,央行不可能裝死,微調信用管制應該免不了,只是看力道輕重。
惠譽信評發布報告指出,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低於原預測的今年2.8%及明年2.5%,但房地產貸款資產品質風險仍可控,且價格走弱,加上關稅上調風險及境外曝險,放款僅略上升,放款品質保持韌性。
央行理監事會目前並未放寬房市信用管制,因為總裁楊金龍認為「房價還在上漲,只是緩慢」。官股金控兆豐金、第一金20日皆對下半年房市表達看法,兆豐金董事長董瑞斌認為「量縮價平」;第一銀行總經理周朝崇則認為會呈現「量縮價漲不易」格局。
購屋族面對的首要挑戰,為央行針對房貸的信用管制政策。實務上常見準備3成,購屋前務必盤點自身財務能力。
央行房市管制持續發酵。金管會近期公布2025年4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達新台幣11兆1,567億元,年增8.77%已連七個月走低、寫近13個月低點。值得注意的是,不動產放款天條限制比連二月走升,4月來到26.4%,較上月升了0.09個百分點,金管會表示,並不是房貸(分子)暴增,而是受到新台幣升值導致存款與金融債(分母)減少,因此才造成比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