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技術管制的搜尋結果,共65

  • 出口管制可交易 川普政府開先例

    出口管制可交易 川普政府開先例

     萬眾矚目的韓國釜山「川習會」10月30日結束,雖然美中均相互讓步,但雙方非但未推進關係,反倒很大程度讓談判重回此前的休兵條款。最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時報》提到,對比美國過往未曾將涉及國家安全的出口管制,列入貿易談判範疇,川普政府此次卻是開先例,同意暫停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1年。

  • 陸9月外貿靚 進出口優預期

    陸9月外貿靚 進出口優預期

     中國9月份外貿成績亮眼。中國海關總署13日公布最新數據,以美元計,9月份出口年增8.3%,較上月大幅增長3.9個百分點,優於市場預期的6.6%。進口年增7.4%,增速較上月增漲6.1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的1.8%。

  • 美中關稅戰又開打!台股周一恐崩1600點?富台指預警了 法人看法同步曝光

    美中關稅戰又開打!台股周一恐崩1600點?富台指預警了 法人看法同步曝光

    不滿中國大陸祭出最嚴稀土令,川普無預警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加徵100%關稅,導致美股周五大殺盤,以新加坡富台指電子盤報價推算,台股下周一(13日)恐跌1600點,引發投資人恐慌,法人最新分析則指出,除美中關稅變數,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低、歐盟制裁俄羅斯與伊朗等3大變數,Q4下行空間仍大。

  • 陸再出手!嚴控「稀土技術」出口 新規一次看

    陸再出手!嚴控「稀土技術」出口 新規一次看

    大陸商務部網站今天(10月9日)發佈公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對稀土相關技術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有關規定如下:

  • 貝森特:台灣主宰晶片成國安隱憂

    貝森特:台灣主宰晶片成國安隱憂

     中國商務部28日證實,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本周將赴美會見美方官員。據美媒此前消息,李成鋼將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及財政部官員,預計將討論大豆採購、技術管制以及芬太尼關稅問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7日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訪談時也談到李成鋼此次訪問以及晶片過度集中台灣的風險。

  • 陸副商長本周赴美 續談判經貿

    陸副商長本周赴美 續談判經貿

     在中美貿易局勢持續緩和的背景下,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本周將訪問美國,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和財政部官員,料將討論大豆採購、技術管制以及芬太尼關稅問題。與此同時,川普25日表示,或於今年或不久後訪問中國,他也撂話稱,若中國不提供稀土,將課以高關稅。

  • 快訊》印度「烈火-5」中程彈道飛彈試射劃破天際影曝光

    快訊》印度「烈火-5」中程彈道飛彈試射劃破天際影曝光

    印度國防部20日宣布成功在奧里薩省(Odisha)昌迪普(Chandipur)外海綜合飛彈試射場發射了具備核打擊能力的中程彈道飛彈「烈火-5」(Agni-5),本次試射由戰略部隊司令部主導,驗證了所有操作與技術參數,屬於例行性的測試,以確保系統隨時具備實戰準備。

  • 海納百川》美對中談判戰略 誘控中國牽制俄羅斯(台傑客)

    海納百川》美對中談判戰略 誘控中國牽制俄羅斯(台傑客)

    美中再度重啟貿易對話,引發外界對「川習會」是否促成新協議的高度關注。許多評論者將焦點放在關稅是否下調、技術管制是否鬆綁,甚至中國是否會讓步於美方農產品與能源採購要求。但若僅以經濟利益衡量此輪談判的成敗,恐怕無法理解整體局勢的精髓。

  • 川普:美中會談非常順利

    川普:美中會談非常順利

     中美經貿高層結束兩天的貿易談判,傳出關稅戰休兵期有望再延長90天的捷報,只待美國總統川普拍板。川普於當地時間29日聽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報告後,直言「美中會談進展非常順利」,並期待今年底前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 川普為何解禁輝達對中晶片?美媒揭秘辛:鷹派失利

    川普為何解禁輝達對中晶片?美媒揭秘辛:鷹派失利

    美國川普政府日前放行輝達H20晶片銷往中國大陸,《紐約時報》評論,這凸顯川普政府對中政策的重大轉向。

  • 陸生不來 管制科系流於形式

     近年兩岸關係緊張,教育部今年4月邀集跨部會,盤點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列為陸生禁止修讀科系,並納入114學年度陸生招生管制相關作業辦理。不過,教育部並未公告禁止陸生修讀科系,但大學端開出招生系所及名額,須由教育部核定。一名大學退休校長表示,現在台灣就讀的陸生少,政府只是在操作意識形態,宣示意義大於實質。

  • 川普對陸施壓失效?陸喊「手握王牌」:中國不吃這套

    川普對陸施壓失效?陸喊「手握王牌」:中國不吃這套

    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脅迫中國作出貿易讓步只會是徒勞。」香港《南華早報》6月2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指出,美國一方面施壓、一方面提出談判的組合方式,是川普典型的談判風格,但對中國這樣的強國而言,這種方式注定失敗。

  • 華為官宣5nm麒麟晶片量產 陸媒:中國正等待重大突破轉捩點

    華為官宣5nm麒麟晶片量產 陸媒:中國正等待重大突破轉捩點

    就在小米正式發布其自主研發設計3nm製程手機處理器晶片引起關注後,大陸《央視》也正式宣布華為5nm麒麟X90處理器已量產裝機。而由於華為的晶片無法由台積電等廠商代工,此次5nm麒麟X90晶片的官宣,意味著大陸可以完成5nm晶片的自主設計與5nm製程工藝生產,亦即再次突破了美國設定的對中國大陸半導體技術設限的門檻。

  • 小米自研3nm晶片 北大教授:將帶動大陸全體晶片行業進步

    小米自研3nm晶片 北大教授:將帶動大陸全體晶片行業進步

    小米CEO雷軍宣佈自主研發設計的手機SoC晶片玄戒O1採用第2代3nm製程工藝後,對手機用戶與半導體業界引起一陣波瀾,主要在於3奈米晶片製程工藝仍在美國對華半導體技術管制項目內。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姚洋表示,小米玄戒O1的推出具有3方面意義:1是難度方面的突破;2是代表小米在手機行業躍上了一個大的台階;3是將帶動中國大陸整個晶片行業的進步。

  • 《科技》產業多元發展 TPCA:2025 PCB產值估成長5.5%

    隨著PCB產業多元化發展,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成為主要成長動能,搭配手機與記憶體市場逐步回暖,帶動整體需求復甦,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統計,2024年全球PCB產值成長約7.6%,達809億美元,預估2025年全球PCB市場成長5.5%,產值達854億美元。

  • 工商社論》企業征戰海外法規彈性調整 前提應要共榮

    工商社論》企業征戰海外法規彈性調整 前提應要共榮

     台積電宣布擴大加碼美國投資千億美元,國人看法兩極,有擔憂台灣半導體技術外流、國安上仰賴的「矽盾」恐削弱,也有看法認為,台灣產業終於有機會走上國際,也是國力的延伸,但身為法治國家,面對種種疑慮,該思考的是,對重大損害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有相關保護法令,為何要讓它「躺平」。

  • 國科會:台積電關鍵技術不會外流

    國科會:台積電關鍵技術不會外流

     台積電宣布赴美加碼投資設廠,國民黨立委翁曉玲17日質詢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台積電技術是否算是《國家安全法》管制的核心關鍵技術?吳答覆表示,美國科技比台灣進步,科技項目管制很難用製程來概括,台積電不會洩漏先進製程技術給別人,量產前才是國家要管制的核心技術。

  • 台積電赴美設廠涉國安法?國科會:不會洩漏先進製程技術

    台積電赴美設廠涉國安法?國科會:不會洩漏先進製程技術

    台積電日前宣布赴美設廠,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今日質詢關注,台積電技術是否算是國安法管制的核心關鍵技術。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美國科技比我們進步,科技項目管制很難用製程來概括,台積電不會洩漏先進製程技術給別人,量產前才是國家要管制的核心技術。

  • 劉鏡清:台積最新技術只能留在台灣

    劉鏡清:台積最新技術只能留在台灣

     台積電宣布對美國擴大投資,未來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時,是否適用「N-1」(落後最新製程一個世代)相關規定,身兼台積電董事職務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12日於立法院答詢時明確回應,「我們是一定會適用的,因為最新技術只能留在台灣」。

  • 我‧見‧我‧思-美國隊長變商業梟雄:歐洲的抉擇與試煉

     漫威漫畫與電影中的「美國隊長」常被視為光明、公義與國際合作的象徵,也呼應了二戰後美國在全球推動「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角色。但當這位英雄變成「商業梟雄」,不再單純捍衛普世價值,而是更傾向利益交換與單邊施壓,歐洲便不得不重新衡量自己在世界經濟與政治棋局中的定位。尤其在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為號召,對外動用關稅、科技管制等強力手段,對內要求盟友提升軍費分擔,種種作法已經顯示美國已從「隊長式」保護轉向「商人式」談判。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