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信公會的搜尋結果,共12筆
行政院力推兆元投資方案,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和投信公會理事長尤昭文都看好基建基金未來在台灣的發展,但建議政府可再適度鬆綁法規,包括目前修法中的不動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以及檢討私募基金出場機制。
台股主動式ETF本周將登場,目前投信發行的台股主被動三大類基金,已為台股挹注逾3兆元資金,是台股長線穩定的一股主力,隨主動式台股ETF加入,投信法人認為,對台股影響力將更顯著,成內資的重要動能。
截至目前台灣ETF總受益人數1,340.6萬人,已創下歷年新高,台灣幾乎人手都有一檔ETF;其中的債券ETF受益人總數187.02萬人,也創下歷史新高。這兩個歷史新高的統計數據,逾半數是今年新增。
中央和地方公共建設財源將不再唯一仰賴預算資源。據悉,行政院將有新機制、新組織翻轉促參,未來四年盼帶動保險業等民間投資逾6千億。政府也將鼓勵公建型私募股權基金(PE)設置,並增加公建型REITs基金、促進政府發行永續債等多元金融商品,三路並進,為公共建設挹注兆元以上新活水。
台灣股民過了一周驚魂記,大盤如雲霄飛車,衝往地心又拔地衝上雲端,上下震盪近三千點,在波動越來越大的兩萬多高點中,投資人下一步該如何?CTWANT盤整投信董座、分析師、理財達人看法,「台股美股連動性強,獲利了結,現金王道」,「買點到」各派論述皆有。
金管會爭取當沖降稅延長,以維持股市交易動能,被立委批評只重短期沒看長期,應同步爭取長期投資人稅負優惠。證期局長張振山22日表示,正評估投信業者再次提出的「台版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今年會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與財政部溝通。
詐騙集團冒用財經、政商界等知名公眾人物名義,在社群平台大量創設假帳號,刊登理財投資教學相關廣告,吸引民眾私訊並加入LINE投資群組。
防止再出現投信經理人跟單、炒股等亂象,金管會一年內將強化管理「電網」。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20日宣布,金管會將新增七項及精進六項防範投信利益衝突措施,並在一年內分三階段完成,其中將拉高投信內稽內控疏失罰鍰,從現行300萬元拉高到1,500萬元。
高息ETF基金走紅,投信競爭激烈,彼此檢舉對手行銷踩紅線,投信投顧公會不堪其擾,罕見啟動「多日多款違規認定及加重處置原則」,即單一投信若一年內被糾正三次或警告二次,可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違約金,並可連續罰、每次提高一倍違約金直到改善,最重甚至可撤銷或暫停公會會員資格。
近年高股息ETF又被稱為投資新顯學,幾乎是目前新手投資必買的類型,放眼市面上的銷售產品,各投信公司不斷推陳出新,然而投資族最在意的標的無非就是「連續穩定配高息」。以半年來,最火紅的高股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來說,從6月掛牌至今,已連續六個月配息皆落在每單位0.11元,殖利率介於7%~8%,可說是水準之上,且次次皆秒填息,湧進不少存股族、退休族、外資及官股青睞。
跟進國際腳步,金管會研擬明年開放主動式ETF。證期局指出,美國最早推出主動式ETF,陸續多國也推出,國內業者爭取開放,目前已請臺灣證券交易所、投信投顧公會研議中,若要開放需修正基金管理辦法,如重新定義ETF。
又一台灣之光。國內股債ETF規模在6月底正式破3兆元大關,7月更躍升為亞太第三大ETF市場,同時是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的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台灣ETF市場目前只是在「加速成長」的初期,「大船尚未入港」,等相關配套、退休基金等買盤進駐,規模還會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