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票站的搜尋結果,共56筆
星期六,大約一千人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總統官方接待辦公室外排隊,提交各種書面投訴書,內容從保護綠地和地標建築,到反對收費公路、反對削減社會福利等等。報導稱,這是普丁反對派發明的另類抗議辦法
即使俄羅斯干預選舉的指控甚囂塵上,多個投票點還傳出炸彈恐嚇,摩爾多瓦的國會大選仍然是親西方的執政黨取得決定性勝利,親俄羅斯的地方黨派終究侷限於特定地方。這樣的結果令歐盟各國感到鬆一口氣,並感謝摩爾多瓦人民的選擇。
據香港電台報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14日順利舉行。根據澳門政府新聞局網頁,初步點票工作已於15日凌晨零時50分完成。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代表特區政府,向初步當選的14名直選議員及12名間選議員,致以熱烈祝賀,並對所有參與投票的選民,表示衷心感謝。
大罷免第一波結果大潰敗,國民黨守住全部席次,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副主席連勝文、黃健庭等人向選民鞠躬致謝。朱立倫呼籲不要再政治惡鬥,台灣不要再內耗,呼籲賴清德總統向全民道歉,目前應該專心處理關稅問題。
罷免投票倒數,民眾黨主席黃國昌25日到新竹市,與代理市長邱臣遠一同車掃,針對前主席柯文哲爭取投罷免票遭裁定駁回,黃國昌受訪時表示,台灣民眾黨團表示遺憾,也沒有辦法接受,柯文哲的律師也將依法抗告,呼籲大家出來投票,幫柯文哲守住這一票。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從8月2日起延長羈押2個月,因為戶籍未遷至看守所,因此不能在看守所行使投票權。但柯文哲能否返回戶籍地投票?則未可知。學者認為,受刑人不是憲法上人權保障的棄民,且投票權在許多國家已經不是問題,如果剝奪投票權,恐違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所提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民進黨立委批國民黨用普發現金想買人民的不同意票。新北市長侯友宜12日受訪指出,執政黨應體察人民辛苦、包容體諒經濟困難的人民,不是用政治對立、大罷免大成功的方式杯葛福國利民政策。
韓國今(3)日舉辦總統大選,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日前宣布,本屆大選旅外投票率高達79.5%,該數據不僅反映海外韓國公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高度參與熱情,也進一步驗證韓國多年推動不在籍投票制度的成果。而根據一份3.3萬人參與、詢問「是否贊成台灣開放不在籍投票」的最新網路投票顯示,有49.9%的人表示贊成。
第21屆南韓總統大選今(3)日登場,截至當地時間下午5時,投票率已達73.9%,創歷屆大選同時間最高紀錄。此外,南韓大選的章魚里位在中部的大田廣域市,自第14屆大選以來,每一屆在大田市獲得最高票數的候選人,最終都成為總統。韓媒指出,選舉結果最快於台灣時間深夜11時初見端倪。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日前宣布,本屆大選旅外投票率高達79.5%,創下2012年施行該制度以來新高。數據不僅反映海外韓國公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高度參與熱情,也進一步驗證韓國多年推動不在籍投票制度的成果,為尚處於政策拉鋸的台灣留下可供參照。
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3日正式登場,這場選戰不僅是韓國政權輪替的關鍵時刻,也將改寫東北亞地緣政治的版圖。在投票日前的黃金周末,主要政黨候選人的宣傳車在首爾街頭穿梭,各處人群壅塞,政治口號與吶喊飄盪在空中,選戰如戰場般緊繃。大選前居於頹勢的保守派似有集結態勢,無黨籍候選人黃教安1日突然宣布退選,並呼籲選票轉向支持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居於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則加強防備。
波蘭6月1日舉行總統決選,本輪投票共設置3.2萬多個投票站,登記選民總數約2885萬。這場競爭激烈的選舉將決定該國是鞏固其在歐盟主流中的地位,還是轉向川普式的民族主義。
波蘭6月1日舉行總統決選,投票於當地時間7時開始,21時結束。本輪投票共設置3.2萬多個投票站,登記選民總數約2885萬。
菲律賓12日舉行2025年期中選舉,改選超過1萬8200個職務,近7000萬名登記選民投票。此次選舉被廣泛視為,菲國總統小馬可仕對決副總統薩拉的全民公投,改選的12席參議員也將成為政壇關鍵,進而影響薩拉能否出戰2028年總統大選。截至截稿前的12日晚間10點35分,初步的非官方計票結果顯示,小馬可仕陣營預計將贏得至少6個參院席次。
新加坡3日舉行國會大選,這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自1965年執政以來的第14屆全國選舉,也是總理黃循財自2024年上任後,首次面對的全國性考驗。截稿前,根據新加坡選舉局的抽樣計票結果,人民行動黨領先,可望拿下87席,反對黨工人黨成功守下原先的3個選區,跟上屆一樣,拿下10席。而此次最引人矚目的榜鵝集選區,料由執政黨拿下。
(20:15更新--媒體分析川普因素奏效、在野黨魁致電艾班尼斯、艾班尼斯宣布勝選)澳洲媒體報導3日大選初步開票結果,工黨籍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領導的工黨(Labors)表現強勁,預料將擊敗由達頓(Peter Dutton)領導的由自由黨/國家黨(Liberal-National)保守派聯盟,有望繼續執政。本次大選焦點議題為民生物價與美國總統川普政策的潛在影響,有澳媒認為「川普因素」成了工黨致勝關鍵。達頓已致電艾班尼斯祝賀;艾班尼斯隨後宣布工黨勝選,贏得多數席次。
新加坡今(3)日大選。早上8點開始,便有選民陸陸續續前往選區的投票站投票。即使新加坡早上下大雷雨,但仍可見選民前來投票。
新加坡5月3日大選。本屆大選若所有選區都出現競選,全島將設立1303個投票站,比2023年總統選舉多出39個。在新加坡,法律規定實施強制投票,意味著每一位新加坡公民都必須投票。
加拿大即將於28日大選,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下,加國有超過200萬人提前投票,比2021年增加了36%,凸顯民眾對投票的熱情。與此同時,為展現加拿大經濟實力、捍衛主權免受美國侵害,加國總理卡尼19日公布了減稅和增加國防開支的計畫。
好幾天來,川普內閣官員不斷暗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可能需要讓位。然而,烏克蘭官員和分析家告訴CNN,基輔的任何總統更替,至少都將導致6個月的政治停擺,同時俄烏還需要持久停火,才能舉行符合國際標準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