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投資增長的搜尋結果,共136

  • 房市拖累 投資出現負增長

    房市拖累 投資出現負增長

     大陸官方拚經濟,工業、消費與投資增長缺一不可。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數據顯示,9月工業增加值年增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3%,然而受到房地產市場拖累,今年前3季固定資產投資卻轉跌,年減0.5%。而大陸70個中大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年跌幅雖收窄,但專家預期,房市復甦恐怕得等到2027年。

  •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陸前三季GDP增長5.2%達101.5兆人民幣 亮點產業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20日發布消息,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101兆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兆806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6兆402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59兆2955億元,增長5.4%。分季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第二季增長5.2%,第三季增長4.8%。從環比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 社評/點燃民眾的消費熱情

    社評/點燃民眾的消費熱情

     大陸十五五任務艱巨,不僅須面對川普關稅戰的外部壓力,還要面臨消費及投資增長動能趨緩的內部問題,更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富裕國家的挑戰,無論經濟、產業、區域或人口等面向,都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代表十五五不只是單純的5年發展期,更是經濟結構及增長模式轉型的關鍵點。

  • 旺報社評》點燃民眾的消費熱情

    旺報社評》點燃民眾的消費熱情

     大陸十五五任務艱巨,不僅須面對川普關稅戰的外部壓力,還要面臨消費及投資增長動能趨緩的內部問題,更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富裕國家的挑戰,無論經濟、產業、區域或人口等面向,都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代表十五五不只是單純的5年發展期,更是經濟結構及增長模式轉型的關鍵點。

  • 產業分析-結構性優勢成台灣AI增長新引擎

    產業分析-結構性優勢成台灣AI增長新引擎

     台灣憑藉全球領先的先進製程晶片製造能力,正在成為全球AI大勢的主要受益者。儘管面臨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這一增長勢頭仍然展現出超預期的韌性與持續性。

  • AI熱潮助攻!科學園區H1營收再創新高 全年上看5.5兆

    AI熱潮助攻!科學園區H1營收再創新高 全年上看5.5兆

    國科會三大科學園區24日召開「國科會科學園區2025年上半年營運記者會」。受惠半導體產業完整的供應鏈優勢,以及在先進技術開發與產能方面持續投入研發及提高產能利用率,上半年營業額再創新高,達2.74兆元,年成長26.74%。

  • 陸經濟慘澹 急祭擴大消費措施

    陸經濟慘澹 急祭擴大消費措施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多項經濟數據顯示,8月工業增加值、消費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均放緩,引發市場對經濟動能減弱的關注。官方則強調經濟基本面穩健,並預告將推出更多促消費政策。

  • 經濟打哆嗦 陸將加碼新政策

    經濟打哆嗦 陸將加碼新政策

     受全球關注的大陸經濟發展指標,8月持續呈現疲軟跡象,繼出口成長大幅下滑,最新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和投資增長均有所放緩,且失業率小幅上升,房價及銷售、投資年月增全面下滑,內外挑戰嚴峻,讓中國經濟面臨成長下滑的可能性升高。

  •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陸8月經濟數據出爐 CPI、進出口亮點一次看

    大陸國家統計局官網15日公布各項經濟數據,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4%,環比持平。8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環比持平。

  • 陸國常會拓寬民間投資空間 為出海企業提供有力支撐

    陸國常會拓寬民間投資空間 為出海企業提供有力支撐

    民間投資對大陸穩就業穩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12日召開,部署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研究完善出外企業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等。大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研究員張曉蘭分析,會議系列部署直擊民營企業關切,從擴大准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精準發力,打出了政策組合拳,助力民營企業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 台灣工總籲兩岸和平共處 國台辦批民進黨:不顧企業死活

    台灣工總籲兩岸和平共處 國台辦批民進黨:不顧企業死活

    台灣工業總會近日發佈《2025工總白皮書》,在兩岸政策部分以「避免誤判,尋求兩岸和平共處」為主軸,提出鬆綁兩岸交流、掌握大陸變化開拓多元商機等多項建議,引發台灣業界共鳴。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民進黨當局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鼓譟打造所謂「非紅供應鏈」,推動兩岸「脫鉤斷鏈」,置企業死活於不顧,最終必定引發眾怒、盡失人心。

  • 歐美不再是首選?陸留學生湧入東南亞 專家曝背後原因

    歐美不再是首選?陸留學生湧入東南亞 專家曝背後原因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年輕人正向東南亞尋找機遇」,港媒《南華早報》9月1日報導稱,隨著歐美生活和教育成本攀升,加之地緣政治存在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中國學生選擇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求學。一名中國留學生預計,未來5到10年將是中國學生在東南亞求學的「黃金時代」。

  • 陸今年前七月吸收外資年減13.4%

    大陸商務部官網22日發布消息稱,大陸今年前七個月吸引外資年減13.4%。根據通報,大陸今年1至7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萬6,133家,年增14.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人民幣(下同)4,673.4億元,年減13.4%。

  • 陸從北到南 三類型高品質發展綠色脈動

    陸從北到南 三類型高品質發展綠色脈動

    大陸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化轉型是中國大陸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從北到南,內蒙古「風光」無限能源革命、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20年深耕、再到重慶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擔當,見證三地因地制宜、創新突破,展現綠色轉型的多元路徑。

  • 陸經濟降溫 三大指標失速

    陸經濟降溫 三大指標失速

     大陸統計局15日公布7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均較6月大幅下滑,且都遜於市場預期,失業率也出現惡化,經濟動能明顯減弱。專家指出,下半年要注意搶出口效應減弱以及「反內捲」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 工業同比增長5.7%  陸7月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工業同比增長5.7% 陸7月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15日新聞發布會,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7月經濟數據表示,7月大陸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生產需求持續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 「十四五」以來吸引外資逾7000億美元  陸打造全球投資強磁場

    「十四五」以來吸引外資逾7000億美元 陸打造全球投資強磁場

    新华社8日報導,複雜嚴峻國際經貿環境下,中國大陸吸引外資交出答卷——「十四五」以來,累計吸收外資超7000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標,新設外資企業比「十三五」期間多出2.5萬家。

  • 首個出生率明顯回升的城市 天門市上半年同比增5.6%

    首個出生率明顯回升的城市 天門市上半年同比增5.6%

    7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公佈《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決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週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

  • 觀察者網》中國經濟不懼貿易戰 但須破除幾個認知誤區(朱天)

    觀察者網》中國經濟不懼貿易戰 但須破除幾個認知誤區(朱天)

    中國經濟上半年實現了5.3%的GDP增長率,這是中國經濟對內面臨復甦壓力對外面臨關稅威脅的背景下取得的,來之不易。

  • 今年上半年大陸吸收外資年減15.2%

    根據大陸商務部官網消息,2025年1-6月,大陸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0,014家,年增11.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人民幣(下同)4,232.3億元,年減15.2%。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