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體陽性的搜尋結果,共28筆
台南112年爆發登革熱大流行、全市逾2萬人確診,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台南登革熱大流行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初步發現台南民眾體內登革熱陽性率逾1成,且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加上升,說明年長者以前得過登革熱卻不知,日後感染不同病毒型別易演變為重症。
台南最近一次爆發登革熱大流行是在112年,造成全市逾2萬人確診,為了解台南民眾登革熱抗體陽性率,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台南登革熱大流行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初步研究得知台南民眾體內登革熱陽性率逾1成,且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加上升,說明何以多數年長者重症比例高,可能與曾得過登革熱卻不知,一旦感染型別不同,出現症狀風險也較高。
歌后坣娜病逝,消息傳出後一度指她紅斑性狼瘡復發不治,但後來釐清是胰臟癌,不過台灣紅斑性狼瘡患者眾多,不少患者為此受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春明表示,紅斑性狼瘡目前不僅患病原因不明,也無法治癒,僅能使用類固醇等藥物控制病情,且症狀變化多端,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也被稱「千面女郎」,若出現5狀況就該迅速就醫。
中秋已過天氣漸涼,但台南市卻一口氣傳出今年首見的2起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市府衛生局長李翠鳳20日證實,新增本土個案疑遭境外移入的菲律賓同事感染,除已擴大採檢174人外,也立即在各相關場所展開清消,全力防堵社區疫情擴散。
台灣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是最大的健康殺手。為防治肝病並達成我國2025年消除C肝目標,國民健康署推動45到79歲民眾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已有近7成民眾完成檢查,並預計擴大補助至民國75年前出生且未接種B肝疫苗者,估計逾百萬人受惠。
台南永康復國里20多歲越南籍女性與家人赴越南旅遊,返台出現發燒及肌肉痛等症狀,當日至診所就醫,醫生視為感冒,女子3天後身體不適再至另家診所就醫,快篩陽性通報確診,衛生單位同步針對居住地及工作地緊急噴霧罐防治,惟女子PCR陰性,一度被排除染疫,但台南登革熱防治中心發現其在越南已不適,重新檢驗抗體果真陽性,即日起針對活動地監測,周邊診所發燒個案也將提供免費快篩,避免社區潛藏擴散危機。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2例麻疹越南境外移入個案,今年國內麻疹疫情累計本土12例、境外移入24例,雙創6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因此修訂新版MMR疫苗接種建議,將高風險成人自費疫苗建議年齡,從1981年後擴大為1966年後出生,增開放45~59歲「壯世代」,補接種1劑MMR疫苗。
疾管署今日(20)公布,麻疹上周新增2例越南境外移入,包括一名北部30多歲男、台中30多歲男,國內今年累計本土12例、境外移入24例,均為6年同期新高。疾管署近日修訂新版MMR疫苗接種建議,放寬「壯世代」自費接種疫苗,將高風險成人自費疫苗建議年齡,從原本1981年放寬為1966年(含)以後出生。
肝臟是沉默器官,一旦出現症狀,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肝癌高居國內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8成的肝癌發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我國今年提前達到消滅C肝目標,下一步就會針對B肝著手,國健署長吳昭軍12日帶來好消息,擬7月起放寬B、C肝篩檢年齡,40歲以上都能篩,新增受惠人數逾百萬人,盼找出潛在患者、及早治療。
腸病毒尚未進入流行期,但疾管署25日公布,國內新增今年第二起死亡案例,為北部未滿一個月新生男嬰,發病一周即不治。今年累計3例重症含2例死亡,全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均為出生未滿一個月新生兒。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警告,國內育齡婦女體內多無伊科病毒抗體,今年恐怕會大流行,該型別容易造成新生兒重症死亡,家長得提高警覺。
腸病毒尚未進入流行期,然而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一起未滿一個月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已近期以來第2起死亡病例,今年至今累計3重症,其中2例死亡,皆是伊科病毒11型。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已經很少出現,近期卻陸續出現死亡個案,台大實驗室近期研究發現,與孕產婦體內已多無該病毒抗體有關,這是嚴重警訊,伊科病毒11型多侵襲嬰幼兒,且容易重症器官衰竭死亡,家屬一定要多注意避免親密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WHO)設定2030年全球消除C型肝炎目標,台灣則希望提早到2025年達標。目前健保給付C肝口服藥物,治癒率將近99%,但全國仍有8萬人雖驗出C肝抗體陽性,但沒有進一步接受病毒檢測,可能成為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的漏接缺口。
全國已有超過6000家醫療院所投入C肝篩檢服務,但不少民眾搞不清楚自己有沒有C肝,醫師指出,如篩檢發現抗體陽性,代表曾經得過C肝,必須進一步做病毒檢測,如為陽性務必接受治療,健保給付口服藥物治癒率將近99%。不過,目前全國仍有8萬人雖驗出抗體陽性,但沒有接受病毒檢測,可能成為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的變數。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15日)結合嘉義縣衛生局健康篩檢行動,今(15日)在番路鄉隙頂一間茶廠提供保肝抽血、腹部超音波檢查等免費服務,一個上午共服務370人次,號稱是隙頂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健康篩檢活動,讓在地居民省下一個半到兩小時下山就醫檢查交通時間。
一名18歲少女因私密處潰瘍且傷口疼痛就醫,原以為只是私密處皰疹,豈料進一步篩檢發現,不僅感染多種性病,還曾得過梅毒卻渾然不知。醫師指出,梅毒有「偉大模仿者」稱號,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早期的紅疹甚至可能被誤認為過敏反應,導致許多患者直到後期才發現感染。若曾有不安全性行為,應定期篩檢,以確保自身與伴侶的健康。
敏盛醫療體系一直秉持以民眾患者為中心,全方位提供健康、亞健康與病人醫療健康照護服務發展,同時也持續社會關懷照護,以實際行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今年適逢敏盛醫療體系50周年,集團預計贊助300萬元經費,支持國民健康署與法務部矯正署合作推動矯正機關C型肝炎(下稱C肝)篩檢及治療計畫,敏盛醫療體系與國際扶輪補助今年監所收容人C肝診治的自付費用,以具體行動支持臺灣消除C肝。
世界衛生組織(WHO)設定2030年全球消除C型肝炎目標,台灣則希望提早到2025年達標,全台5萬多名監獄收容人是關鍵。儘管C肝藥物有健保給付,但全台推估有6000名C肝抗體陽性及需診治的收容人,今年在國際扶輪和敏盛體系支持下,協助負擔掛號費等自付費用,盼完成消除C肝的最後一哩路。
年輕人打過麻疹疫苗需要擔心?反而是得過麻疹的中老年人不用緊張?專家指出,相較55歲以上民眾曾感染過麻疹,20至34歲的年輕族群雖接種過疫苗,隨著時間免疫力逐漸下降,預估台灣可能連續3年會爆發麻疹感染事件。
根據疾管署統計,我國去年迄今累計32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其中20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包含4起群聚,另12例為境外移入病例,苗栗縣政府衛生局表示,近15年縣內並無現本土或境外麻疹確診個案,但隨著疫情升溫,仍須嚴陣以待。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
高雄一名張姓寵物貓業者,去年底以6萬5千元賣給黃姓飼主一隻雙色母布偶貓,黃姓飼主將該貓送至某動物醫院檢驗,檢測出「冠狀病毒(Fcov Ag)陽性」,指該貓得了「冠狀病毒腸炎」,黃姓飼主將貓退還,張姓業者損失購貓價差、住宿照顧費、檢驗費等32萬餘元,轉向動物醫院黃姓獸醫提告求償,高雄地院審理後認定黃姓獸醫並無過失,駁回張姓業者求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