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抽蓄水力發電的搜尋結果,共17筆
位於高雄的興達電廠新2號燃氣機組,上月因天然氣管路的法蘭墊片出現規格不符的失誤,導致系統測試時,出現大量天然氣外洩,引起大規模爆炸,現場景象震驚國人。影響所及,高雄市政府要求鄰近的興達新1號機一併停機檢查。由於時值夏季用電高峰,來自該機組130萬瓩的供電容量驟然歸零後,讓南部地區進入嚴苛的供電緊繃狀態。
林口破管、興達停機,昨天電力即時備轉一度掉到3.8%的今年新低,再少一部大型機組就會進入限電警戒,情況很是吃緊。台電今(18日)表示,那只是瞬間尖峰,到晚上8點後就回升到6%以上。不過今天才白天,備轉容量率就只剩6%,隨時進入警戒燈號,令人憂心夜間再度緊張,台電強調颱風成形水情好,會加大水力發電支援。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試運轉爆炸,連帶新1號機停機,供電大幅縮減。15日林口燃煤2號機又故障,供電再減2%。台電昨天緊急動員興達3、4號機,甚至讓服役逾40年、兩年前除役的「老古董」2號機昨天深夜起併聯迄今。台電昨強調,興達1、2號機雖已除役,但在供電極度緊張時才會臨時啟用,外界質疑這是否顯示供電情勢比官方說法更為嚴峻。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在運轉測試期爆炸,拖累新1號停機受檢,供電尚未恢復,15日清晨再傳林口電廠燃煤2號機故障,電力供應再少2%,所幸日前故障的大潭燃氣複循環1號機與通霄氣渦輪9號機昨日下午陸續加入供電,再加上興達3、4號機救援,核二、三廠輕油發電機全數啟用,夜間尖峰備轉容量率才低空越過6%,未亮起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電擬利用台中市德基及谷關水庫的水位落差進行水力發電,預計新建10.6公里隧道及設置4部機組,環境部21日進行環評審查,哈崙台部落族人到場控訴,該案坐落在部落傳統領域,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台電應向部落申請諮商同意,區公所卻以開發案場與部落有距離為由,認定台電免進行諮商,要求暫停環評審查;環委要求台電加強與部落溝通,決定補正再審。
隨著核三廠解聯,昨晚核能發電歸零,夜間火力發電拉高到9成以上。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非核家園火力全開,火力發電超過90%發電,憂心提高火力發電,會影響台灣肺癌發生率,更點名1地區民眾最危險。
核三廠昨深夜解聯,台灣進入非核家園,也就是今天夜間開始就要迎接「火力全開」時代。少掉發電量曾占比達16%的核能,未來晚上將高達95%以上都是大量排出二氧化碳、細懸浮微粒(PM2.5)、硫氧化物(SOx)等空汙的「髒電」,民團呼籲政府趕緊思考讓核電廠延役,救地球與民眾。
台電擬在台中市推動「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畫」打造抽蓄水力發電機組,昨送入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但環團指出,這項工程需炸山挖隧道,擔憂地質破碎脆弱,將加劇山崩地滑,未來若遭極端降雨將摧毀沿線電廠,釀成奪命災難,要求此案撤回;環委則認為土石堆置場衍生廢汙泥處置、對水質影響等說明不完整,決議補正後再審。
台電「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畫」今天進行環評初審,環委決議補正再審,考量未來可能出現強降雨、地震等極端氣候,要求評估工程的徑流廢水、邊坡滑落對基德與谷關水庫淤積、水文地質的影響,也因衍生土石方達193萬,說明詳細的管理計畫,並提出安全及減輕措施。
為打造抽蓄水力發電機組,台電擬在台中市推動「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畫」,今天送入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環團會前到環境部大門前舉辦記者會反對開發,指出台電為了這項高達600億的工程,將炸山挖隧道,擔憂當地質破碎脆弱,將加劇山崩地滑,擔憂未來遭逢極端降雨將摧毀沿線電廠,並釀成奪命災難,要求台電加開說明會,審查過程應納入地質生態及風險評估專家。
台電公司推動「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畫」,欲利用位於台中和平區德基、谷關水庫之間開隧道,設置抽蓄水力發電機組,本月12日將進入二階環評初審,公民團體質疑該計畫衝擊生態,揚言12日北上抗議。台電則強調,該案不會新建大壩,對環境影響較小,也會提出環境友善計畫,並持續辦理說明會與地方溝通。
台電公司推動「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畫」,座落於台中市和平區,欲打造抽蓄水力發電機組,但環保團體質疑環評委員竟建議大甲溪光明電廠擴大規模,可能衝擊台灣黑熊等生態,地方民代也認為該計畫恐影響部落族人生活,要求資訊公開透明。台電今天回應,此計畫不會新建大壩,對環境影響較小,台電也會提出環境友善規畫,並持續辦理說明會與地方溝通。
台電推動重啟「光明計畫」,在中橫利用德基、谷關水庫作為上下池,將打通10公里長的頭水隧道,設置2部抽蓄水力發電機組,為全台第3座大型儲能設施。台中市議員古秀英4日痛斥台電未召開部落諮商會議,市長盧秀燕表示,中央應採取正確能源方法,挖東牆補西牆,讓民眾用肺發電、破壞環境都不正確。
台電公司推動重啟「光明計畫」,在中橫利用德基、谷關水庫作為上下池,將打通10公里長的頭水隧道,設置2部抽蓄水力發電機組,為全台第3座大型儲能設施,目前進入二階環評。議員4日痛斥,該開發案事關中橫台8臨37便道破碎地質區域,卻未召開部落諮商會議;台電公司表示,16日將召開公聽會聽取大家意見。
全球邁向淨零碳排轉型的趨勢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出版的2025年衛星影像月曆,特以「能源視界」為主題,俯瞰全台各大發電廠,繪出一幅台灣獨有的能源風景圖,期許科技與自然相伴而行,朝能源供應穩定,綠能轉型目標前進。
綠能越來越多,為免之後發生「棄風棄光」浪費電力,台電近日把規畫中的第三座巨型天然電池「光明抽蓄水力發電」升級,容量翻漲近倍至65萬到70萬瓩間(650MW到700MW),1年預計可儲存7到8億度電,於夜間使用,最快本月向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報推動。不過第四座石門抽蓄因地質問題,則將暫時喊卡。
花蓮地震影響部分電力機組,又遇上大潭機組跳脫,全台電力15日一度拉警報。國民黨今召開記者會,質疑民進黨的能源政策錯誤,還要硬凹是韌性電網?台灣若發生經常性的限電、缺電危機,可能讓國際產業不敢到台灣投資,尤其未來發展AI產業,需要更多的耗電量,這些電力要從哪裡來?呼籲民進黨懸崖勒馬,修正錯誤的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