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拉貨潮的搜尋結果,共549筆
周二美股科技指數表現疲軟,那斯達克指數和費半指數分別下跌2.04%及4.01%,AI相關個股表現相形疲軟,追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近期投資人對雲端服務商(CSP)科技巨頭Meta、Alphabet、微軟(Microsoft)以及亞馬遜(Amazon)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擴大AI資本支出的消息產生疑慮,因此AI相關概念股後續波動難免因而放大。
蘋果新機熱潮退燒、供應鏈氣氛轉冷?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3008)今(5)日公布10月營收62.61億元,月增持平、年減5%,累計前10月營收501.9億元、年增5%。被稱作「老實樹」的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透露,「11月動能會稍弱一些,下半年整體表現大致與去年同期相當。」
台灣在今年5月的匯率飆升到1980年代的高點,讓出口業、保險業苦不堪言,而央行作為子彈的緩衝資金水位也降低,讓下半年的匯率飆升風險再起,學者指出,若聯準會再度降息,匯率可能會出現劇烈波動。另有學者認為,華府要求台灣投資美國,有望放緩新台幣升值的壓力。
為協助廠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財政部推出「金融支持措施」,由輸出入銀行擔任執行單位,自8月7日啟動受理,提供廠商「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收)」及「輸出保險費用減免」兩項協助措施,協助出口廠商緩解資金壓力及提升外銷動能。
為協助廠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財政部推出「金融支持措施」,由輸出入銀行擔任執行單位,自8月7日啟動受理,提供廠商「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收)」及「輸出保險費用減免」兩項協助措施,協助出口廠商緩解資金壓力及提升外銷動能。
財政部7日將公布10月海關出進口統計,由於前九月出口合計4,526.8億美元、年增幅29.7%,寫下亮眼成績,財政部預估,10月在AI商機帶動下,出口可望持續寫佳績,預估出口規模介於528億美元至549億美元,年增率估28%至33%,將順利寫下連24紅。
財政部7日將公布10月海關出進口統計。財政部表示,10月在AI商機帶動下,出口可望持續寫佳績,預估出口規模介於528億至549億美元,年增率估28%至33%,將寫下連24紅。財政部並預期,前十月出口將提前改寫歷年新高,今年出口「四季紅」也確定可成真。
記憶體飆風再起,美系外資再度全面上調目標價,外資認為,DDR4的使用壽命可望延長,而DDR4供給缺口有機會接近之前預估10-15%的上緣,進一步推升平均售價,並再度調升獲利預估。華邦電仍為外資首選股,華邦電目標價從50元上調至65元,投資評等維持投資評等增持(Overweight),南亞科、旺宏目標價分別從110元升至130元、從29升至40元。
光頡(3624)受惠於股價位階偏低,今年以來漲幅有限,籌碼歷經長時間整理之下,17日伴隨類股展現補漲氣勢,終場站穩40元整數大關,收盤價40.6元,創下本波段新高紀錄,周K順利翻紅,目前日KD、周KD均呈現黃金交叉、低檔向上,技術線型有利於多頭,有機會挑戰前高42.95元。
被動元件通路商日電貿(3090)9月營收受惠於AI需求強勁,十一長假提前拉貨潮,激勵單月營收年增32.8%,累計第三季營收站穩40億元整數大關,以40.48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消費電子上半年受惠中國大陸政策補貼與美國關稅壁壘的提前拉貨潮,下半年包括:平板、NB/PC、監視器出貨動能僅持平,或略高於上半年,消費電子需求平平,惟有AI獨強,國泰證期研究指出,CoWoS產業能見度持續推進至2027年,持續看好弘塑(3131)、均華(6640)。
隨著蘋果iPhone 17系列受到市場好評,外資將第四季iPhone產量提升300萬台到7,600萬台,將為大立光(3008)等蘋果供應鏈帶來新的營收挹注,多家外資給予大立光「買進」或是「優於大盤」的評等。
瑞儀(6176)今年9月營收雙減,主因關稅提前拉貨潮結束;今年前9月營收仍小幅成長0.58%。瑞儀也將於10月30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市場聚焦年底新品貢獻、越南產能遷移、超穎光學進度。
ABF載板三雄挾需求復甦、漲價效益及基期較低等題材,2025年下半年營運表現有望持續好轉,今(15)日在多頭敲進帶動下,景碩(3189)及南電(8046)雙雙亮燈漲停,欣興(3037)亦飆漲8.22%至158元,表現強於大盤。
度過上半年關稅之前的提前拉貨潮,LED廠第三季營收疲弱,包括富采(3714)、惠特(6706)、億光(2393)、艾笛森(3591)均繳年、季雙減單季營收成績單,宏齊(6168)、佰鴻(3031)、立碁(8111)等LED封裝廠相對突出,均年、季雙增。
光學族群股王大立光法說會後首個交易日,即遭遇美股回檔引發台股下挫,不過,外資券商對大立光前景漸漸轉佳,高盛證券將推測合理股價升至3,644元,持續占據外資最高目標價地位;中信投顧則升評「增加持股」,內外資攜手為大立光送暖。
台股擺脫第二季營運淡季,自8月起步入坦途,9月營收更因有蘋果新機拉貨潮助威,營收創新高公司中,有21家9月營收年增率交出倍增佳績,占比逾三分之一,值得關注的是,泰福-KY(6541)和世紀*(5314)更以十倍增的年增率佳績拿下冠亞軍。
蘋果iPhone 17新機9月登場,為低迷已久的蘋果供應鏈注入人氣,今年在蘋果新機供應鏈中軟板占比近三分之一的台郡(6269)及高階IC載板及印刷電路板供應商南電(8046)均有望受惠換機潮,為第四季營運添柴火。
時序已進入第四季,多項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和上半年、甚或第三季時的估測「很不一樣」。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中,引用亞洲開發銀行最新報告,台灣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由3.3%大幅上調到5.1%,是亞洲四小龍之首。17日將發布今年第四季台灣經濟預測的中華經濟研究院,7月間發布第三季估測時,全年成長率仍是3.05%左右,此次肯定大幅上修相關數值,除了經濟成長率之外,還有民間消費、民間投資、商品與服務進出口,甚至今年經濟成長模式的「上熱下冷」都會加以調整。
技嘉9月在B200放量、B300亦啟動交貨拉抬之下,單月合併營收達279.88億元、年月雙增,來到歷史單月第四高,第三季合併營收達795.76億元,雖然較第二季破千億元的高峰回檔,但仍年增近13%、站單季次高。累計其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已達2,475.81億元、年增24%,穩站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