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擁核的搜尋結果,共355筆
美國海軍「華盛頓號」(CVN 73)航艦打擊群,5日抵達南韓釜山訪問,為南韓總統李在明就任以來,美軍航艦首度到訪,展現美韓堅定同盟關係,並向北韓傳遞明確嚇阻訊號。
美國國防部(戰爭部)部長赫格塞斯4日與南韓防長安圭伯舉行「美韓年度安全諮商會議」(SCM),表示將提高駐韓美軍應對區域突發事件的彈性。
美國總統川普29日表示,自己可能很快就會重返亞洲,並跟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見面。這番話是川普從日本東京飛往韓國釜山的空軍一號上說的,川普預計從釜山開始對韓國進行為期兩天至30日的國是訪問。不過,金正恩似乎不領情。
美國總統川普已展開第二任期天數最長的出訪行程,在馬來西亞、日本停留之後準備飛往南韓出席APEC峰會。川普行前與旅途中不只一次表示「樂於」會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上周甚至以「核大國」稱呼北韓,首爾也大敲邊鼓,北韓方面卻一直默不作聲,華府、首爾密切觀察中。川普與金正恩並非沒有突然宣布峰會的前例,但從北韓外長行程研判金正恩興趣缺缺。南韓學者認為川、金作風難以捉摸故無法完全排除可能,但金正恩不急著見面。
新聞提要■比利時的核能爭論是整個歐洲對核能看法轉變的縮影,過去普遍認為有核災風險的核電廠,如今卻成了低碳電力的解方。
東帝汶25日正式交付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憲章和東南亞無核武區條約(SEANWFZ)的文書,標誌著該國正式加入東協,成為東協第11個成員國。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25日受訪時說,北韓「某種程度上是核武國」,可能被視為美方承認北韓擁核地位。
(19:08更新)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空軍一號上接受媒提問時將北韓稱為「核大國」即核武國家,可能被視為美方承認北韓擁核地位,恐在國際社會掀起新一波外交震盪。本月初美國智庫分析,北韓正以核武及飛彈技術施壓美國,使其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迫使美國放棄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路線。
於韓國慶州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將於下周登場,但韓國聯合參謀本部22日指出,北韓於當地時間上午8時10分左右,發射數枚短程彈道飛彈。21日甫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此更改外出行程,聽取狀況報告,承諾內閣將全力確保國民安全。此外,韓美兩國正在協調於29日領袖會談後發布「事實清單(Fact Sheet)」,將涉及關稅、投資等領域。
昨天甫當選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今天(22日)上午在首相官邸向記者表示,北韓今天上午朝日本海發射的彈道飛彈,未進入日本領海或專屬經濟海域(EEZ),也未造成任何損害。她表示:「內閣將全力確保國民安全」,已指示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與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徹底進行情報收集與分析。
北韓勞動黨建黨80周年閱兵周五(10日)晚間登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越南共黨總書記蘇林(To Lam)等國政要觀禮。朝中社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表態願加強與俄羅斯交流,還與越南簽署國防等合作協議。越南與美國友好往來的同時大幅拉近與北韓關係,越南外交能耐值得關注。若條件許可且發展得當,越南的經濟、軍力、國際地位將有大幅進展。
美國總統川普對外政策模糊不清,要求盟友增加軍費,大大削弱對美國安全保障的信心,即便庇蔭在美國核保護傘下的日本與韓國也頻傳發展核武,建構自身核嚇阻力,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北韓、中國等擁核大國的威脅。但有分析認為,日韓若真的發展核武,恐在東北亞地區形成比冷戰時期更嚴峻的局勢。
自以色列轟炸卡達首都杜哈以來,許多阿拉伯國家感受威脅升高,本週四(18日)宣布的沙烏地—巴基斯坦共同防禦條約,當外界還在猜想是否包含核武時,美聯社(AP)報導指出,巴國國防部長阿瑟夫(Khawaja Muhammad Asif)直接了當宣布將提供核子保護傘給沙國。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9日登記截止,目前以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4人當選機會較高。弔詭的是,最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2028總統的盧秀燕沒意願,黨主席選舉民調最高的趙少康也沒興趣,使得這場選舉,誠如最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2026高雄市長的柯志恩所言,無人能讓大家服氣。
沙烏地阿拉伯與擁核國家巴基斯坦17日晚間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大幅強化了雙方延續數十年的安全合作關係。以色列上週對卡達首都杜哈發動空襲,擊中一棟哈瑪斯(Hamas)談判代表所在的住宅大樓,造成外交震撼,本次條約簽署課能反映出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對美國作為安全保障國的信任降低,但是官員表示與特定國家、事件無關。
二戰廣島、長崎遭投下原子彈已過80年,核武器的擴散仍未停止,世界上掌握核打擊能力的國家數量持續增加,投射方式也日益多元。雖然《禁止核武擴散條約》(NPT)僅允許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法國與英國5國合法擁核,但目前全球至少有15國具備一定程度的核攻擊能力,其中包含未簽署NPT的國家,以及參與「核共享協議」的國家。後者透過與美國或俄羅斯合作,在戰爭爆發時可動用部署在本國領土上的核武器。
南韓外交部長趙顯17日赴北京與中國大陸外長王毅會晤,雙方重點討論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下月是否能夠赴韓出席將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北韓相關問題,這也是南韓總統李在明6月上任以來,兩國首次舉行的高層外交會晤。
韓國外交部長趙顯預計17日訪問中國,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晤。《韓聯社》指出,除了北韓議題外,兩國外長的首要議題,料將聚焦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出席10月底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
韓國外交部長趙顯預計17日訪問中國,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晤。韓聯社指出,兩國外長料將討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屆時可能出席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