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擴大給付的搜尋結果,共67

  • 三總首創AI系統 防骨鬆併發症

    三總首創AI系統 防骨鬆併發症

     全台透析患者近9萬人,其中半數有骨質疏鬆,一旦發生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幾乎高達100%,及時找出風險,提早預防是關鍵。三總15日正式發表全台首創「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或骨鬆等,還能設置開藥提醒,即時查詢其他科別的醫療處置。

  • 從治療趨勢到生命力量  仁愛長庚醫院肺癌座談會溫馨登場

    從治療趨勢到生命力量 仁愛長庚醫院肺癌座談會溫馨登場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肺癌已連續多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為讓肺癌病友及家屬獲得最新醫療資訊與心靈支持,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肺癌病友座談會」,現場參與踴躍,氣氛溫馨感人,充滿希望與正能量,座談會最終在大合照中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透過此次活動不僅獲得了最新的醫療資訊,也在彼此的生命故事與互相扶持中汲取勇氣與力量。

  • 肺腺癌新曙光!健保給付免疫治療合併化療 延長存活期

    肺腺癌新曙光!健保給付免疫治療合併化療 延長存活期

    肺癌長期蟬聯國人癌症死因榜首,其中約70%為肺腺癌病人。過去因健保給付限制,約30%無基因突變的第4期肺腺癌病人,只能選擇傳統化學治療或自費接受免疫治療,治療方式相對受限。健保署從今年6月1日起,將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胸腔內科醫師謝為忠表示,這項政策不僅與國際治療指引完全接軌,更為病人帶來治療新希望。

  • 電影「無名指」揭罕病故事 健保會主委:救命錢一定不會少

    電影「無名指」揭罕病故事 健保會主委:救命錢一定不會少

    電影「無名指」近日上映,描述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友及家人的生命故事。罕見疾病基金會今晚(26)舉辦電影包場活動,不少罕病家庭共同響應,衛福部健保會主委周麗芳也出席,強調罕病藥費是救命錢,一定不會短少,會持續爭取相關資源。

  • SGLT2用藥限制多 醫界盼放寬

    SGLT2用藥限制多 醫界盼放寬

     三高疾病每年健保支出達3400億元,占健保最高總支出的40%,是國人最大的健康負荷。健保署署長石崇良3日宣布,9月1日起將擴大給付血脂新藥,預估數千人受惠。另外,糖尿病若惡化為腎病變,預期壽命將減少16年,健保署今年3月已擴大給付可預防腎病惡化的「排糖藥」SGLT2抑制劑,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卻指出,該藥預算規模高達3億元,至今只用了45萬元,原因是用藥限制太多,呼籲健保署再放寬限制。

  • 每年耗3400億!健保署擴大血脂新藥給付 逾5千人可受惠

    每年耗3400億!健保署擴大血脂新藥給付 逾5千人可受惠

    國人每年健康負荷最大的就是三高疾病,每年健保支出達3千4百億,佔據健保最高總支出40%。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宣布,今年9月1日起將擴大給付血脂新藥。另外,今年3月1日才剛擴大可預防腎病惡化的SGLT2排糖藥,放寬除了糖尿病病人外,新增慢性腎臟病、心衰竭等也可使用,不過,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指出,該藥預算規模高達3億元,至今卻只用了45萬元,就是因為用藥限制太多,將發函健保署在近期總額協商會議上建議放寬限制。

  • 地震險進化 擴大給付紅單建築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頻繁且無法預測的地震,已成為國人不得不習慣的日常;但伴隨強震而來的高額財損,卻可能是受災戶一輩子擺脫不了的夢魘。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激起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政策性地震險的共識,並自2002年正式開辦,承保住宅因地震「全損」,受災保戶可申請最高150萬元理賠金以及20萬元臨時住宿費用,以保障民眾因房屋不堪居住時可有一筆急難救助費用。

  • 健保擴大給付!未滿36周早產兒打RSV單株抗體 最高省6萬

    健保擴大給付!未滿36周早產兒打RSV單株抗體 最高省6萬

    台灣出生率持續下探,早產兒比例10年內卻是成長了1.8%,為降低早產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後導致重症、插管與誘發氣喘的風險,健保署今年6月起正式擴大RSV單株抗體的給付範圍,從未滿33周擴增給付至「未滿36周」,正式接軌日韓,包含既有的受惠人數在內,合計約有8633人受惠,每人打3~6針不等,每針約1萬,最多可省6萬元。醫師呼籲未滿1歲的早產兒,儘速回醫院施打,以減少重症、死亡風險。

  • 住宅地震險下周擴大給付!被貼「紅單」災戶最高理賠20萬

    住宅地震險下周擴大給付!被貼「紅單」災戶最高理賠20萬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將擴大臨時住宿費用的給付範圍,已投保住宅因地震受損,雖然未達「全損」標準,只要被張貼「紅色危險標誌」(紅單)者,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表示,每一保險標的物將可依最新辦法申請臨時住宿費用新台幣10萬元,在保險期間內臨時住宿費用合計最高仍為新台幣20萬元。

  • 住宅地震險 擴大給付範圍

    住宅地震險 擴大給付範圍

     住宅地震保險擴大給付範圍,7月15日起只要被貼紅單的建築物,均可獲得臨時住宿費用。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表示,凡已投保住宅地震險的住宅,若因地震受損,雖然未達「全損」標準,只要被張貼「紅色危險標誌」者(紅單),每一保險標的物將可依最新辦法申請臨時住宿費用10萬元,在保險期間內臨時住宿費用合計最高20萬元。

  • 住宅地震險下周擴大給付!被貼「紅單」災戶最高理賠20萬

    住宅地震險下周擴大給付!被貼「紅單」災戶最高理賠20萬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將擴大臨時住宿費用的給付範圍,已投保住宅因地震受損,雖然未達「全損」標準,只要被張貼「紅色危險標誌」(紅單)者,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表示,每一保險標的物將可依最新辦法申請臨時住宿費用新台幣10萬元,在保險期間內臨時住宿費用合計最高仍為新台幣20萬元。

  • 服務對象擴大、給付擴增 長照新政策9月起分階段實施

    服務對象擴大、給付擴增 長照新政策9月起分階段實施

    長照3.0明年將上路,衛福部宣布,今年9月起放寬聘僱外籍看護家庭,適用社區日照服務,並擴大交通接送、居家喘息服務、營養照護的服務範圍和給付額度;明年1月起,長照將納入年輕型失智者,擴大急性後期照護(PAC)不分齡失能者,預估共約6千人受惠;智慧科技輔具租賃方案將從明年7月施行,每3年最高補助6萬元。

  • 肺癌連21年癌王 攝護腺、卵巢癌死亡率升

    肺癌連21年癌王 攝護腺、卵巢癌死亡率升

     癌症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更連續21年蟬聯癌王寶座。癌症標準死亡率持續下降,但「攝護腺癌」、「卵巢癌」卻雙雙上升,主要與老年人口增加、發現時已晚期有關。國健署持續推動5癌早期篩檢,今年目標將總篩檢量提升至667萬人次。

  • 預立醫療決定 簽署率不到1%

    預立醫療決定 簽署率不到1%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我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比率至今仍不到1%。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直言,全民一生應至少都擁有1次免費簽署機會,才能降低門檻,同時開放給診所和非醫療機構執行,增加可近性。

  • 3癌免疫治療納給付 3400人受惠

    3癌免疫治療納給付 3400人受惠

     健保署自6月1日起,新增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給付政策,擴大給付免疫療法,用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早期三陰性乳癌」及「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預估將有超過3400位癌友可望受惠,每年最高可省下192萬元藥費。

  • 健保擴大3癌免疫治療給付 逾3400位癌友受惠

    健保擴大3癌免疫治療給付 逾3400位癌友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6月,正式新增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給付政策,將免疫療法納入3種常見癌別,包括不分PD-L1表現量、合併化療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及具dMMR/MSI-H特徵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預估超過3400位癌友受惠,每年最高可省下近192萬元藥費。

  • 海納百川》預立醫囑簽署率低 沒錢又沒人(蔡明忠)

    海納百川》預立醫囑簽署率低 沒錢又沒人(蔡明忠)

    《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迄今,預立醫囑簽署率卻不到1%,主要因為預立醫療諮商(ACP)需自費約2000~3500元,花錢降低了民眾主動意願,《病主法》主責單位是衛福部醫事司,給付卻全由財務吃緊的健保署支應,當然拿不出更多錢挹注推廣,衛福部應另編公務預算支應,ACP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能什麼都慷健保之慨。

  • 《金融》紅單建物納入住宅地震險理賠範圍 7月上路

    金管會檢討精進地震險相關制度,宣布研議修正「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擴大給付臨時住宿費用的適用範圍,若震後建物被張貼紅單禁止入內居住,保戶即可向產險公司申請臨時住宿費理賠,及時獲得所需協助,新規定預計7月1日上路實施。

  • 地震險 7月1日起給付臨時住宿費

    地震險 7月1日起給付臨時住宿費

     台灣地震頻繁,去年0403花蓮地震、今年0121嘉義地震,造成許多房子貼紅單,金管會預告修正《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實施辦法》擴大地震保險給付範圍,未來可給付臨時住宿費,每一標的10萬元、在保險期間內合計最高20萬元,新制7月1日上路。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擴大地震保險給付範圍,地震保險的保費不會增加,仍維持年繳1350元。

  • 免疫副作用攻擊小腦險失語言能力 乳癌病友為自己打了漂亮一仗

    免疫副作用攻擊小腦險失語言能力 乳癌病友為自己打了漂亮一仗

    「為自己打一仗,值得。」今年46歲的貝貝(化名)曾是活力十足的歐洲導遊,直到被診斷第三期HER2乳癌,打亂了她的日常。完成乳癌治療後,她又遭遇罕見的免疫副作用「副腫瘤症候群」,免疫系統攻擊小腦,造成她語言能力退化、走路困難,治療挑戰更甚一般病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