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攤銷後成本的搜尋結果,共55

  • 《光電股》TPK第三季獲利年增124% 前3季EPS增至2.55元

    宸鴻科技TPK-KY(3673)公布2025年第三季自結營運成果。TPK-KY今年第三季營收雙減約13%,而產品組合、成本降低,單季獲利4.46億元,季增2.76%、年增124.12%,稅後稀釋每股淨利為新台幣1.09元,持平5年以來單季高檔;TPK-KY今年1-9月累計稅後稀釋每股淨利升為新台幣2.55元。TPK-KY同步公布10月營收,單月43.03億元,月減16.54%、年減19.86%,創下今年度單月次低;前10月營收527.38億元,年減9.69%。

  • 壽險匯率風險 四大解方出爐

    壽險匯率風險 四大解方出爐

     國內壽險業長年花費巨資進行外匯避險,成為龐大負擔。協助壽險公會研擬具體作法的會計師代表,22日提出「壽險業匯率評價在地化措施建議」,以及「長遠解決匯率風險」等四項提案的幾項原則建議,首先要求要有相關的法律依據,同時在財報上必須充分揭露數據,以及與公報不同之處的影響,以保護投資人權益。

  • 保險局:接軌ICS新制不是放水

    保險局:接軌ICS新制不是放水

     保險業明年將接軌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屆時保險資本標準(ICS)將取代現行保險資本適足率(RBC)制度。金管會16日預告修正「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對於外界質疑放寬,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8日再次親上火線、並簡報說明強調,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比RBC更嚴格、更貼近市場,RBC制度下資本適足率÷2並不等於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下的資本適足率,絕對不能說是「放水、寬鬆、嘉惠」。

  • 駁斥「放水」質疑 蔡火炎: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比RBC更嚴格

    保險業明年將接軌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屆時保險資本標準(ICS)將取代現行保險資本適足率(RBC)制度。金管會16日預告修正「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對於外界質疑放寬,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8日再次親上火線、並簡報說明強調,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比RBC更嚴格、更貼近市場,RBC制度下資本適足率÷2並不等於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下的資本適足率,絕對不能說是「放水、寬鬆、嘉惠」。

  • 台幣暴力升值再上演? 卸外匯避險重負 壽險業求解

    台幣暴力升值再上演? 卸外匯避險重負 壽險業求解

     美國聯準會9月高機率將啟動降息,新台幣升值壓力隨之攀升。今年5月初新台幣暴力升值,令握有近21兆元海外投資的壽險業心有餘悸,為此,壽險公會已要求各公司成立專案小組,與會計師公會研商解方,以減輕壽險業每年龐大外匯避險費用負擔。

  • 保險壓力測試 5業者拉警報

    保險壓力測試 5業者拉警報

     保險局公布保險業壓力測試結果。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1日指出,這次以2024年底的財報為基礎做測試,有涵蓋關稅影響來加壓,整體壓力測試是通過的,但有五家壽險因為期初資本適足率就低,在嚴峻情境的設定下,像是金融海嘯水準、新台幣全年升值8%情境,資本適足率就會不符法定規定低於200%,已要求這五家壽險改善計劃並提報董事會通過。

  • 壓力測試出爐  新台幣若全年升8%  5家壽險會撐不住

    壓力測試出爐 新台幣若全年升8% 5家壽險會撐不住

    保險局公布保險業壓力測試結果。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1日指出,此次以2024年底的財報為基礎做測試,產壽險整體壓力測試是通過的,但有5家壽險公司因為期初資本適足率就低,因此在嚴峻情境的設定下,像是金融海嘯水準、新台幣對美元全年升8%的情況下資本適足率就會不符法定規定低於200%,會要求這5家壽險公司改善計劃並提報董事會通過。

  • 《光電股》TPK-KY第二季EPS升至1.07元 創19季新高

    TPK-KY(3673)周三召開線上法說會並公布第二季自結營運財報。TPK-KY今年第二季營業毛利雙增雙位數,主要係受惠於營運規模成長及生產效率提升,並認列外匯收益新台幣1.7億元,稅後每股淨利為新台幣1.07元,創下19個季度新高紀錄;TPK-KY今年上半年累計稅後稀釋每股淨利為新台幣1.47元。不過TPK營收連三滑,7月營收54.8億元,月減少6.7%、年減少10.2%;前7月營收減少6.85%。

  • 關稅來襲 銀保持續壓力測試

    關稅來襲 銀保持續壓力測試

     對等關稅20%強震襲來,金管會清查後認為,銀行業資產品質良好,且有能力發揮資金仲介功能,跨部會協商資金不斷鏈,保險業截至6月底流動性資產為1兆1,224億元,並無流動性問題,至於證券業,目前投資國內有價證券達908.5億元,在可控範圍內。但金融業對於可能的影響仍料敵從嚴,尤其銀行業和保險業的監理壓力測試仍在進行,最快8月底完成並對外說明。

  • 232條款將公布 金管會曝金融業影響

    面對川普對等關稅20%和即將公布的232條款結果對金融業帶來的影響,金管會表示,整體國銀影響可控,保險業的流動性也很充裕,尚不會有需要賣資產變現的問題,證券商則因投資有價證券占比不到3%,估影響不大,將持續關注國際情勢,必要時採取因應措施,協助市場穩定運作。

  • 股匯債動盪 境外金融中心3月獲利全縮水

    股匯債動盪 境外金融中心3月獲利全縮水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今年首季賺逾8億美元,但全靠銀行OBU在撐。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前三月,銀行、證券和保險等三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盈餘為8.04億美元(約新台幣267億元)、年增94%,以銀行業獲利最佳,首季賺7.9億美元、年增率92%,占了境外金融中心獲利的98%,OIU首季只賺0.05億美元、年減44%,3月單月保費收入還呈現負的,OSU首季則是小賺0.09億美元,與去年相較由虧轉盈。

  • 金融新制-IFRS17等新規將至 建構ALM策略刻不容緩

    金融新制-IFRS17等新規將至 建構ALM策略刻不容緩

     台灣保險業將於2026年引進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IFRS 17),以及台灣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考量當前市場環境,新的制度與改革勢必影響台灣保險市場的發展。

  • 1分鐘讀財經》美債崩 壽險業慘了?業者爆內情 美元殺傷力更大

    1分鐘讀財經》美債崩 壽險業慘了?業者爆內情 美元殺傷力更大

    小編今天(23)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近期美債狂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又反彈到4.4%~4.5%,加上多國機構開始拋售美債,外界擔憂恐衝擊到海外債券投資部位較大的壽險業、造成財務壓力,甚至可能引起壽險業的美債拋售潮,業者指出,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AC)項下的債券不是想賣就賣,需遵循會計準則規範,不太會有「拋售潮」,因應這波金融市場震盪,主要可拉長避險工具存續期、準備充足的外匯準備金「儲糧」沖抵。

  • 緊盯流動性 金管會:關注RBC等三指標

    緊盯流動性 金管會:關注RBC等三指標

     過去因美國暴力升息,壽險公司陸續將AC向下資產的比重拉高,且壽險公會2021年起明定保險業每年出售AC債券占原來帳列AC債券之比例不能超過5%,金管會保險局指出,5%限制已解除,也暫無收到債券拋售資訊,將密切關注壽險業者的三項指標,包括損益狀況、淨值比,以及資本適足率(RBC),隨時應對重大市場變動。

  • 美債風暴來襲 壽險2招應對

    美債風暴來襲 壽險2招應對

     近期美債狂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又反彈到4.4%~4.5%,加上多國機構開始拋售美債,外界擔憂恐衝擊到海外債券投資部位較大的壽險業、造成財務壓力,甚至可能引起壽險業的美債拋售潮,業者指出,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AC)項下的債券不是想賣就賣,需遵循會計準則規範,不太會有「拋售潮」,因應這波金融市場震盪,主要可拉長避險工具存續期、準備充足的外匯準備金「儲糧」沖抵。

  • 美債崩跌  壽險業狂賣潮來了嗎?保險局回應了

    美債崩跌 壽險業狂賣潮來了嗎?保險局回應了

    近期美債狂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又反彈到4.4%~4.5%,外界擔憂恐衝擊到投資部位較大的壽險業、造成財務壓力,金管會保險局指出,保險業每年出售AC債券占原來帳列AC債券之比例不能超過5%的限制已解除,但也暫無收到債券拋售資訊,也將密切關注業者的損益狀況。

  • 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看基本面 上市櫃營收陸墨各占約5%與3%

    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看基本面 上市櫃營收陸墨各占約5%與3%

    金管會明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以及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政府財經單位因應策略」金管會報告就資本市場、對上市櫃公司營收影響、銀行經營以及保險業應對4分面進行分析。

  • 壽險股海得意 去年逾千億未落袋

    壽險股海得意 去年逾千億未落袋

     壽險業去年從資本市場收穫滿滿。據目前已公布的15家公發壽險公司2024年財報,至去年底15家壽險在股市中還有超過1,300億元的未實現利益,隨時可處分實現資本利得,挹注獲利表現;受惠去年底美債殖利率上漲,15家壽險全年利息收入飆升至8,400億元、創新高。

  • 壽險接軌近了 關注2焦點

    壽險接軌近了 關注2焦點

     距壽險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剩不到1年,今年各壽險已開帳進行平行測試,大型壽險陸續公布最新接軌財務試算,目前已公布國泰、富邦、台灣三大壽險,預期接軌日ICS皆在法定標準100%以上,後續還有資產重分類,牽動未來壽險獲利與淨值變化,與接軌後能否恢復上繳現金股利,成為今年保險市場最關注的兩大焦點。

  • 15壽險去年身家 下跌逾兆元

    15壽險去年身家 下跌逾兆元

     市場震盪壽險業受波及。15家國內公發壽險公司去年財報17日全出爐,原去年第三季受惠於股市上漲,壽險手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回升至約3.6兆元,但去年第四季適逢美國總統大選,與美總統川普上任關稅大刀揮舞,市場預期通膨升溫,美債殖利率去年底重回4%之上,15家壽險手中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至4.8兆元,導致身家跌逾兆元,主要是債券部位的未實現損失擴大,反而股票部位去年底未實現利益還有高達千億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