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收益基金的搜尋結果,共481筆
台灣基金市場年底掀起新一波募集與核准熱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和MoneyDJ資料統計,近期已有多檔新基金陸續開募或完成募集,題材橫跨美債、多重資產與AI科技等主流領域,顯示投信業者加速卡位2026年行情。其中,ETF仍是市場主力,主動式ETF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在台灣基金市場中正快速竄起。
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全球經濟同樣溫和復甦,經濟展現「金髮女孩經濟」特徵,新興市場債券再度成為國際資金追逐焦點。法人指出,當前環境正形塑出有利新興市場債的「甜蜜點」,經濟成長維持韌性、通膨溫和、資金回流信號明確,兼具收益與資本利得潛力。
第四季旺季行情奏效,市場風險偏好也擴散到非投資等級債等固定收益資產。投信法人分析,經濟數據多符合預期、聯準會有機會在年底前連兩次降息支撐,續為年底前行情助攻,但漲多後反覆震盪的可能仍在,首選美國平衡型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看好美國經濟軟著陸及聯準會降息行情。
受惠美元偏弱、資金流向美國以外地區,以及AI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具評價優勢的新興市場資產近期成為全球投資人關注焦點。專家分析,亞洲科技產業、AI基礎建設及消費升級題材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韓、大陸等地的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提振整體市場氣氛,債市則因新興國家積極推動財政改革,提升信用評等,加上高殖利率與匯率升值帶來的額外收益,也持續吸引收益型投資人進場。
隨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循環,加上美股第四季迎來消費旺季,美國股債資產的投資前景仍趨樂觀。柏瑞投信表示,在多頭行情欲小不易的環境下,投資上除了瞄準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更要聚焦未來科技股的主升段。因當前科技類股受惠於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的支撐,而生成式AI也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經濟的新格局。
自4月美國對等關稅公布後股市低點以來,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逾9成,推升本益比來到37倍,較近十年平均高出6成,想避開股市大幅震盪風險,又想不錯失長線漲升行情,投信法人建議,宜採取全方位彈性配置策略。
隨著美國重啟降息,市場信心獲得提振,全球股市普遍上漲。投信法人建議,未來資金行情將更為寬鬆,股債皆有表現機會,可布局多重資產型基金,掌握股債輪動行情。
在聯準會降息預期及企業財報利多帶動,資金湧入美國股、債市場推升行情表現,然而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面對川普政策變化球、2026年聯準會新主席及地緣政治不安持續,布局彈性配置的全方位平衡型基金,可望讓投資組合如虎添翼。
10月底前還有13檔債券ETF將除息,其中,年化配息率超過5%共有4檔,依序為第一金優選非投債8.98%、國泰新興投等債6.02%、元大優息投等債5.47%,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5.39%。投信法人指出,美國聯準會在9月宣布降息1碼後,主席鮑爾明確表示,這是預防性降息,接下來市場仍高度預期年底前持續降息的可能性。其中,非投資等級債券可望持續受惠降息所帶來的資金行情,推升表現空間。
美國近期就業與消費動能雖放緩,但經濟並未陷入衰退,企業獲利依舊維持強勁增長。柏瑞投信表示,隨著聯準會(Fed)重啟降息循環,加上美股第四季的表現相對較佳,美國資產前景仍趨樂觀,可採用柏瑞美利堅多重資產收益策略,藉由美國股債雙引擎搭上AI科技變革的大多頭行情,同時掌握投資組合全方位成長和收益機會。
全球股市行情季季高,進一步帶動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連四個月成長,創今年來次高,其中強勢題材如美股及科技股票、自低檔反彈的大中華股票及公用事業等防禦型主題各擁題材利多,規模增長躍居類型前茅。
根據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境外基金在9月份持續吸金,當月淨流入達362.7億元新台幣。其中固定收益型產品淨流入291.9億元,平衡(混合)型產品也有213.5億元的淨流入;相較之下,股票型基金則持續失血,當月淨流出157億元新台幣。整體在台規模截至9月底逼近4.7兆元,月增2.3%、年增7%。
分析師將美國REITs整體市場2025年獲利增長上調至4%,其中醫療、資料中心仍最高,近期上修產業包括醫療、工業、零售、資料中心等。投信法人指出,由於市場信心恢復,資金回流REITs,指數站穩年線後震盪向上,預估波段行情可持續至第四季。
美國銀行10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43%將「做多黃金」列為最擁擠交易,超越先前霸榜「做多科技七雄」的39%,成為近期各資產漲勢領頭羊,帶動全球資源型基金績效近一季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理柏資訊統計,全球資源型基金近一個月、近三個月漲幅4.6%、12.5%,表現明顯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0.8%、5.8%。
隨著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2025年全球市場正處於轉折點。不少投資人既渴望穩定現金流,又擔心錯失成長動能,股債配置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順勢成為關注焦點。鋒裕匯理投信推出「鋒裕匯理全球多重資產成長收益基金」,採用全球視野、攻守兼備的「全球多重資產新攻略」,正符合投資人需求。
全球股市逢高檔,愈來愈多基金將「掩護性買權」這種抗暴跌機制的商品納入投組策略降低波動。法人指出,目前已有四家投信包括安聯、凱基、富邦、中信所發行的多重收益基金會運用「被動式的掩護性買權ETF」來抗波動、爭取收益,而11月將多一檔「柏瑞美利堅多重資產收益基金」加入掩護性買權ETF抗波動,也是首見同時布局「股債」掩護性買權ETF的基金。
全球債券市場資金持續湧入,降息預期與收益吸引力雙重推升投資情緒,債市資金明顯回流,市場進入「收益與防禦並重」格局。法人建議,短中期投資等級債與複合債基金為核心配置,高收益及新興市場債可作為輔助布局,靈活掌握降息環境下的報酬機會。
川普關稅再度占領新聞版面。這次是美國和中國大陸因為稀土元素(REE)出口管制,雙邊貿易摩擦再次加劇。金融機構經濟研究部門一句話說明此事件的核心原由: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不信任日益加深。敏感的金融市場反應很快、震盪立刻出現;然而,火苗不久就被平息,因為消息傳來,10月計畫在韓國舉行的「習川會」依然如期進行。
美國近期就業與消費動能稍放緩,不過經濟未陷入衰退,企業獲利依舊強勁增長。柏瑞投信表示,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加上歷來美股第四季表現相對較佳,美國資產前景仍趨於樂觀。柏瑞投信認為可以採用多重資產收益策略,藉由美國股債雙引擎的配置,搭上AI科技大多頭行情,兼顧投資組合的成長與收益。
儘管市場一度擔憂新興市場將在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貿易動盪中首當其衝,但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債資產表現亮眼,明顯優於成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