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改善空汙的搜尋結果,共70

  • 嘉義荷苞嶼綠色永續園區啟動 焚化爐首創RTO模式

    嘉義荷苞嶼綠色永續園區啟動 焚化爐首創RTO模式

     14億600萬元打造的嘉義縣荷苞嶼綠色永續園區,21日由行政院長卓榮泰、縣長翁章梁、環境部長彭啓明等官員啟動,重點工程包括使用20多年的老舊焚化爐翻修,是國內焚化廠整改唯一更新爐床,也是全國首創RTO模式營運。

  • 嘉義綠色永續園區啟用 卓揆暗諷「實際計畫勝過計算」

    嘉義綠色永續園區啟用 卓揆暗諷「實際計畫勝過計算」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1)日為嘉義縣荷包嶼綠色永續園區開幕,提到此園區有前瞻性、協同鄰近縣市解決垃圾問題,整體工程14億600萬元,中央補助4.6億元,這個例子說明「不是用計算而是用實際計畫」,才能中央地方合作解決問題。卓此言似暗諷財劃法計算爭議。

  • 北市1政策遭扯「李四川選新北市長嫁妝」 游淑慧傻眼

    北市1政策遭扯「李四川選新北市長嫁妝」 游淑慧傻眼

    北市殯葬處規畫擴建懷愛館後方火葬場,其中增設12座火化爐一案屢次遭議會質疑。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日前批,北市殯葬量能負擔持續增加,主要是因為新北市的殯葬量能不足,應該盡速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市長,就新北殯葬量能不足,造成週邊縣市困擾的問題進行溝通,「而不是把火葬場當作李四川的嫁妝」。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則說,「看到最近川伯選新北的新聞熱度,就把北市殯葬政策扯到川伯選舉…,這樣的泛政治化,我真服了」。

  • 減徵貨物稅延至2030年  民進黨團:監督車價「有感下降」

    減徵貨物稅延至2030年 民進黨團:監督車價「有感下降」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1日協商「貨物稅條例第十二條之五」修正條文獲朝野共識,排氣量2000CC以下小客車汰舊換新可減徵貨物稅10萬元,排氣量150CC以下機車汰舊換新可減徵6000元,優惠延長至2030年12月31日止;民進黨團喊話,貨物稅減徵除對台美關稅談判中向美方釋出善意,也要求消費端的車市價格要「有感下降」。

  • 桃園永安落塵嚴重成「灰色地帶」 環保局鎖定汙染源稽查

    桃園永安落塵嚴重成「灰色地帶」 環保局鎖定汙染源稽查

    桃園市永安地區落塵問題嚴重,1周就能明顯堆積出黑灰色灰塵,地方苦不堪言。永安里長郭先彰表示,里上偏東北方設有電廠灰渣處理場,僅有東北側迎風面才有類似狀況,西側卻無,因此高機率懷疑電廠灰渣處理場造成,若未改善將來恐成珍珠海岸的「灰色地帶」。桃園市環保局回應,已鎖定特定汙染源,並加強稽查管制。

  • 封爐禁燒紙錢20年 苗栗玉清宮帶頭推環保響應「新三燒」

    封爐禁燒紙錢20年 苗栗玉清宮帶頭推環保響應「新三燒」

    苗栗市玉清宮自2001年封閉金爐、停止焚燒紙錢後,不僅香火依舊鼎盛,更成為全國宮廟推動環保的示範典範。今年環境部與內政部攜手在玉清宮推動「普度新三燒 平安又環保」活動。16日上午在玉清宮廣場舉行記者會,宣導「集中燒、適量燒、替代燒」三種環保祭祀方式。鼓勵民眾在中元普度時兼顧傳統習俗與環境保護。

  • 中火燃氣機組試車 擬本周放行

    中火燃氣機組試車 擬本周放行

     台電中火燃氣1號機預計年底上線,民進黨多位市議員9日在議會質詢表示,1號機原定昨天試車,但公文至今仍壓在環保局長桌上,嚴重影響燃氣機組上線期程。環保局長陳宏益稱,預計本周發出試車同意函;市長盧秀燕指出,支持環保局嚴審,台中第1次試車,台電要確保安全。

  • 中火拚命燒 居民怨過敏鼻喉癢

    中火拚命燒 居民怨過敏鼻喉癢

     核電歸零後,台中火力發電廠近日遭質疑火力全開,雖然台中市空品仍在良好和普通間浮動,但鄰近的大肚區不少居民喊鼻子、喉嚨乾癢,轟「無法接受火力全開」,龍井區里長聯誼會也向台電提出「核三廠2號機停機後,中火不會增加燃煤用量」等4訴求,要求逐年下降燃煤比例;台電再度強調,新燃氣機組1號機預計年底加入供電行列,既有部分燃煤機組也將對應拆除及轉為備用,請地方放心。

  • 火力發電全開 全民空汙吸好吸滿

    火力發電全開 全民空汙吸好吸滿

     台灣昨日進入「非核」第一天,迎來「火力全開」的時刻,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直言,周日天空罕見灰茫茫一片,上班日恐怕更嚴重,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空汙才是肺癌主因,肺癌連續多年站上國人癌症死亡第1名,台灣已是「肺癌王國」,空汙問題不應泛政治化,應正視「非核家園」後如何維持國人健康。

  • 最花錢的癌症是它 醫嘆1制度拖後腿:沒新人要加入

    最花錢的癌症是它 醫嘆1制度拖後腿:沒新人要加入

    肺癌蟬聯台灣癌症5冠王,不只每年新增患者人數最多、最多人死亡,同時還是治療最花錢的癌症,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感嘆,台灣除了空氣汙染嚴重外,胸腔科更因為健保給付差,讓醫師們壓力越來越大,導致沒新人願意加入。

  • 台北布建361處智慧號誌「全國第一」 蔣萬安盼改善內湖交通

    台北布建361處智慧號誌「全國第一」 蔣萬安盼改善內湖交通

    為紓解台北市交通雍塞情況,台北市交通局自2023年起布建智慧號誌系統,至今已裝設了361處,數量為全國第一。交控中心於28日專案報告中表示,已完成台北市所有路廊的交通狀況檢討,目前已經達到紓解7%的交通雍塞,未來會持續視各交通路口狀況新增或調整。台北市長蔣萬則於會中裁示,內湖是重點交通路段,希望交控中心未來能持續針對內湖地區監控並即時改善。

  • 南投 補助宮廟環保金爐、電子炮 改善空汙

    南投 補助宮廟環保金爐、電子炮 改善空汙

     南投縣政府鼓勵宗教場所減少燒金紙、香支,提供環保金爐、電子鞭炮機補助,改善空氣品質,縣內逾25%寺廟獲頒低碳認證標章。環保局20日在竹山鎮靈德寺舉行成果展暨「寺廟設置空氣汙染減量措施補助計畫」說明會,縣長許淑華到場推廣,邀宮廟施設環保金爐、電子鞭炮機,一起為環境保護而努力。

  • 高中以下室內空品規範 環境部允跨部會研議精進

    高中以下室內空品規範 環境部允跨部會研議精進

    目前環境部依照《室內品質管理法》陸續要求大學、健身房等私立場所室內空品須達一定水準,有立委指出,不少國中小周邊設有工廠,現有規範未限制工廠設立需與學校有一定距離,《室內品質管理法》還獨漏高中以下學校未納管,環境部回應,會再與教育部研議改善。

  • 基隆 綠營民代挺四接 改善空汙 環團轟土汙超標 竟稱轉型

    基隆 綠營民代挺四接 改善空汙 環團轟土汙超標 竟稱轉型

     基隆協和電廠四接環評闖關成功,各界意見不一,民進黨基隆市中山區議員施偉政2月2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協和每天燃燒重油持續造成汙染,才要盡早改成燃氣,「難道中山區4萬多人的肺不是肺?」環團召集人王醒之則反批胡扯,指電廠內土壤「總石油碳氫化合物」及「多氯聯苯」汙染超標,恐造成地下水汙染,電廠應立即停役,不是蓋四接還號稱轉型。

  • 環評空汙抵換 環團:同縣巿優先

    環評空汙抵換 環團:同縣巿優先

     開發案進入環境部環評審查程序,開發單位須協助既有公私場所改善空汙,以抵換開發案新增的空汙,環境部去年公告相關辦法,明定抵換順序以同縣市為優先,比例為1:1.2,其次依序為同空品區1:1.3、鄰近空品區上風縣市1:1.14。環團指出,各抵換比例僅差0.1,應再提高,並縮小抵換範圍至同地區,增加開發單位就近抵換的誘因。

  • 拒肺癌 北市補助警消斷層檢查

    拒肺癌 北市補助警消斷層檢查

     肺癌高居2023年台北市癌症死因首位,危險因子除了菸害、油煙及基因遺傳外,職業暴露也是重要因素,北市府今年1月起加碼提供北市40歲以上警消人員,每2年1次免費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議員建議除擴大補助高風險職業對象,也應增列禁菸場所,從源頭杜絕民眾吸入有害物質。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林雪蘭表示,目前以警消人員為補助對象,若要擴大將邀專家一同研議。

  • 多功能滯洪池 打造高雄生態韌性城市

    多功能滯洪池 打造高雄生態韌性城市

    高雄市自從94年啟用全國首座生態滯洪池後,歷年來累積相當多的實務操作經驗、結合民眾意見加以歸納創新,並應用於陸續建設完成的滯洪池。如今,高雄市從北到南共擁有25座滯洪池,截至113年底總滯洪量達498萬噸。目前三民區正義公園滯洪池施工中,預計明年初可完工落成本市第26座滯洪池。

  • 基隆里長力挺四接 環團:期待創造社會對話空間

    基隆里長力挺四接 環團:期待創造社會對話空間

    台電打算以填海造陸方式在基隆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將於17日登場。台電15日上午安排基隆市中山區23名里長,在議員施偉政陪同下出席記者會,發聲力挺四接。環團表示,成立之初就希望創造社會對話空間,平衡資訊落差,希望民眾在面臨重大公共政策時,能夠有足夠資訊去做判斷。

  • 基隆巿24里長北上挺四接 嗆環團把人當草包

    基隆巿24里長北上挺四接 嗆環團把人當草包

    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第6次環評初審即將在17日登場,基隆市24位里長15日特別北上舉辦記者會喊出「協和更新、空氣清新」,盼四接儘速過關,面對外界質疑他們被台電綁架,有里長批評難道在環團心中,他們是容易被呼嚨的笨蛋、草包嗎?依照過去經驗,反對方將在當天竭盡所能阻擋議事,呼籲主席拿出魄力維持秩序,讓正、反方好好地發表意見。

  • 台南管制VOCs空汙 減排104公噸

    台南管制VOCs空汙 減排104公噸

     台南市近年不良空氣品質經常來自臭氧濃度上升,尤其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更占所有空氣汙染物的56%。市府環保局為改善空汙,加強管制VOCs,今年起更全台首創要求VOCs年排放量超過2公噸的工廠,應於2027年底前全面收集廢氣處理,目前已有8家改善,減少逾104.4公噸VOCs排放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