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府兩岸政策的搜尋結果,共64筆
大陸中央「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提出,兩岸統一之後,台灣在7個領域會更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午宴致詞時也強調,統一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與權益將獲充分保障。陸委會則反駁,民主和專制不能相融,大陸誘統毫無吸引力。
中共25日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提出對台四項主張,陸委會下午回應表示,中共再次扭曲歷史文件,誆稱擁有對台主權,及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舊調。對此也提出3點駁斥及1點呼籲。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後,藍營路線走向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0日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指出,鄭麗文以「敢言敢衝」姿態打破國民黨過往保守框架,被寄望帶領國民黨求新求變、邁向執政,但同時也面臨黨內派系整合、與民進黨競爭、藍白合作以及兩岸路線等多重考驗,形勢「可能大好也可能大壞」。
台北市長蔣萬安原本將於9月25日至9月27日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9月22日卻宣布暫緩,據媒體報導,暫緩的原因是舉辦在即,賴政府卻繼續以「依規定審查」為藉口,不斷進行各種技術性杯葛,至今仍未同意北市府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擺明了要把你作業時間耗光,北市府只好無奈宣布不在9月舉辦。
今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25日至27日將在上海登場,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依規定審查中,並向台北市政府提出「4個提醒」,包含交流活動與簽署合作文書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應聚焦市政交流,避免涉及中央權責事項如兩岸觀光;不得參加中共3個80周年等統戰活動,以及如有變更行程應該事前申報。
今年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預計25至27日在上海登場,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18日在記者會表示,雙城論壇目前依規定審查中,並向台北市政府提出「4個提醒」,包含交流活動與簽署合作文書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聚焦市政交流,避免涉及中央權責事項如兩岸觀光;不得參加中共3個80週年等統戰活動,以及如有變更行程應該事前申報。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的兵推顯示,大陸若對台灣實施軍事封鎖,將重創電力供應,導致全島無法正常運作,新加坡IISS研究所針對解放軍對台海空封鎖、東南亞各國撤僑問題舉行兵推,這許多推演都假定兩岸發生衝突。我們如果只推演戰爭,卻不模擬和平,不斷自我暗示的結果將是自我實現,如果希望和平,就應多推和平推。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的兵推顯示,大陸若對台灣實施軍事封鎖,將重創電力供應,導致全島無法正常運作,新加坡IISS研究所針對解放軍對台海空封鎖、東南亞各國撤僑問題舉行兵推,這許多推演都假定兩岸發生衝突。我們如果只推演戰爭,卻不模擬和平,不斷自我暗示的結果將是自我實現,如果希望和平,就應多推和平推。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勾勒兩大主軸,一是「反共才是中華民國派」,二是「拒絕統戰才能守護台灣」。無論就歷史事實、憲法內涵、統戰定義而論,這套論述只有濃濃的政治動員色彩,卻與歷史脈絡、憲法精神及政治現實,出現極大的誤解與誤導。任其發酵不僅無助國家團結,反將撕裂台灣內部共識,讓兩岸關係更陷於對立。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勾勒兩大主軸,一是「反共才是中華民國派」,二是「拒絕統戰才能守護台灣」。無論就歷史事實、憲法內涵、統戰定義而論,這套論述只有濃濃的政治動員色彩,卻與歷史脈絡、憲法精神及政治現實,出現極大的誤解與誤導。任其發酵不僅無助國家團結,反將撕裂台灣內部共識,讓兩岸關係更陷於對立。
賴政府日前啟動補繳「喪失原籍證明」專案作業,涉及約1.2萬名陸配及其子女,要求於6月30日前完成繳交。為此,陸委會近日聯合多個單位於北、中、南、東舉辦多場說明會,提供一站式服務與現場諮詢。同時透過關懷活動,聆聽陸配心聲。陸委會強調,即使未在期限內完成,政府仍會協助處理,絕不會逕行撤銷戶籍。
針對大陸國台辦23日針對賴總統涉及兩岸關係談話之惡意批評,大陸委員會表示,國台辦以了無新意的「一中」敘事,重申其擁有台灣主權的舊調,完全經不起檢驗,也無法獲得台灣人民的認同。
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李麗珍20日下午率團赴桃園市政府,由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代表會見,雙方就中央及地方政府兩岸政策各項事務進行意見分享交流。蘇呼籲,未來不論兩岸關係如何變動,中央、地方都應持續合作,提供人民最大保障。
賴政府反統戰堪稱嚴厲,但宣稱不反兩岸交流。海峽論壇舉行前夕,陸委會明令禁止、勸誡各級政府官員前往參加。但幾乎同一時間,陸委會核准大陸曾在文宣部門工作的高層人士來台參加兩岸電影展。那麼,就必須釐清何為統戰?何為交流?界線在哪裡?是否由政府說了算?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兩岸關係能否穩定,也與台灣社會珍視的自由民主相關。
賴政府反統戰堪稱嚴厲,但宣稱不反兩岸交流。海峽論壇舉行前夕,陸委會明令禁止、勸誡各級政府官員前往參加。但幾乎同一時間,陸委會核准大陸曾在文宣部門工作的高層人士來台參加兩岸電影展。那麼,就必須釐清何為統戰?何為交流?界線在哪裡?是否由政府說了算?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兩岸關係能否穩定,也與台灣社會珍視的自由民主相關。
賴清德總統接受時事評論網紅「敏迪選讀」專訪時,以公司併購比喻兩岸統一,他認為中國是較大公司,台灣是較小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對吧,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賴總統這段談話,將台灣朝野長期隱晦的統一問題搬上檯面,將帶動社會的關注與討論,這對陷入僵持、危機四伏的兩岸關係而言,應是正面因素,值得肯定。
賴清德總統接受時事評論網紅「敏迪選讀」專訪時,以公司併購比喻兩岸統一,他認為中國是較大公司,台灣是較小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對吧,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賴總統這段談話,將台灣朝野長期隱晦的統一問題搬上檯面,將帶動社會的關注與討論,這對陷入僵持、危機四伏的兩岸關係而言,應是正面因素,值得肯定。
近日大陸福建泉州富美宮來台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一時反對兩岸宗教交流者宣揚「媽祖統戰」甚囂塵上,尤其是陸委會更是宣稱要嚴處。所謂媽祖統戰其背後危害性,恐怕是在政治邏輯上擔心大陸將藉由兩岸宗教交流,從形塑宗教信仰根源大陸為主、台灣為輔,建立宗教中國化及主體性;進而透過宗教文化信仰認同,產生國族認同、政治認同。
近日大陸福建泉州富美宮來台參加白沙屯媽祖遶境,一時反對兩岸宗教交流者宣揚「媽祖統戰」甚囂塵上,尤其是陸委會更是宣稱要嚴處。所謂媽祖統戰其背後危害性,恐怕是在政治邏輯上擔心大陸將藉由兩岸宗教交流,從形塑宗教信仰根源大陸為主、台灣為輔,建立宗教中國化及主體性;進而透過宗教文化信仰認同,產生國族認同、政治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