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政治效應的搜尋結果,共142

  • 奔騰思潮》效率集權?黨內民主?民進黨徵召縣市長選舉雙面刃(柳金財)

    奔騰思潮》效率集權?黨內民主?民進黨徵召縣市長選舉雙面刃(柳金財)

    近期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跳過黨內初選民主機制,直接徵召台中市立委何欣純、宜蘭縣律師林國漳、台東縣立委陳瑩及嘉義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進黨角逐2026年地方縣市長選舉。此為賴清德在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及政治聲望嚴重下滑情況下,又採取集權決策模式決定原先透過黨內初選決定候選人模式。這不僅涉及黨內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補,更象徵民進黨在政黨治理與權力結構上,邁向集權轉型。

  • 奔騰思潮》川普關稅政策很難過最高法院這一關(陳國祥)

    奔騰思潮》川普關稅政策很難過最高法院這一關(陳國祥)

    前聯準會主席伯南克、葉倫等近50位美國跨黨派知名經濟學家,近日聯名要求美國最高法院否決總統川普的全球關稅政策。他們指出,此政策基於對全球經濟的誤解,貿易逆差是經濟常態,並非川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所稱的「非比尋常、異常的」威脅。他們強調,「對等關稅非但無法處理貿易逆差,反而將對經濟造成數兆美元損失,衝擊遍及每一州與家庭」,這事經濟學入門卻深遠的道理。

  • 張競快評》沈伯洋可別輕鬆以對

    張競快評》沈伯洋可別輕鬆以對

    重慶市公安局針對沈伯洋發出警情通報,依據2024年10月14日國務院台灣辦公室,將其納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因此針對沈伯洋通過發起、建立「台獨」分裂組織「黑熊學院」等方式,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根據中國大陸相關法條與政策文件,決定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 公務員赴陸新規 政治操作帶風向

    公務員赴陸新規 政治操作帶風向

     行政院9月訂定「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構)學校公務人員違法(規)赴陸建議懲處原則」,違失情節重大可記2大過免職,引發爭議。其實真正值得關注的是有無新訂懲處原則的必要?該懲處原則是否皆具可行性?乃至於已對違反者處以罰鍰又給予懲處,即生違反一事不二罰原則的疑義。

  • 時論廣場》公務員赴陸新規 政治操作帶風向(桂宏誠)

    時論廣場》公務員赴陸新規 政治操作帶風向(桂宏誠)

    行政院9月訂定「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構)學校公務人員違法(規)赴陸建議懲處原則」,違失情節重大可記2大過免職,引發爭議。其實真正值得關注的是有無新訂懲處原則的必要?該懲處原則是否皆具可行性?乃至於已對違反者處以罰鍰又給予懲處,即生違反一事不二罰原則的疑義。

  • 劍指台北市長? 林右昌直言產業失衡

    劍指台北市長? 林右昌直言產業失衡

     民進黨前祕書長林右昌為大罷免失敗辭去黨職,林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要為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並宣布將訪美,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解讀,這是林右昌參選台北市長的「起手式」;不過,林在發文中直言經濟發展失衡、傳統產業快撐不下去,在野直言他狠狠戳破民進黨不能說的祕密,「要小心後續政治效應」。

  • 快刀解紛擾 蔣李為2026拆彈

    快刀解紛擾 蔣李為2026拆彈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2日宣布發函給新光人壽提共同合意解約,讓連日紛擾終於搬上檯面。知情人士說,李四川前天曾向台北市長蔣萬安分析情勢,才作出主動出手決定,其關鍵在於從中央到市府,以及不分黨派民代均認定輝達落腳北士科,是對台灣最大利益,此刻時機成熟,不但可快刀解決爭端,也為蔣、李2026年選戰拆彈。

  • 中時社論》黃曙光跳船 潛艦國造恐擱淺

    中時社論》黃曙光跳船 潛艦國造恐擱淺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海鯤號」確定無法於9月完成海上測試,主導IDS計畫的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9月28日請辭獲准,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聯,海鯤號於11月底交艦出現變數,是否會衝擊潛艦計畫、甚至整體國防設計,已成為賴清德總統與國防部的燙手山芋。

  • 貿易戰效應 歐洲買氣翻轉 陸車超越美國品牌

    貿易戰效應 歐洲買氣翻轉 陸車超越美國品牌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貿易戰及其地緣政治效應,正衝擊美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形象。研究機構 Escalent 最新調查顯示,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接受度首度超越美國。

  • 賴清德民調創新低「1數字」嚇死人 郭正亮爆:將有大麻煩

    賴清德民調創新低「1數字」嚇死人 郭正亮爆:將有大麻煩

    台灣民意基金會16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賴清德總統的聲望僅剩32.7%,創下歷史新低紀錄。民調也顯示,對於賴總統以「四項調整」回應民意,僅26%民眾認為有效,卻有高達58%持否定態度。對此,前立委郭正亮16就表示,賴清德目前最大的麻煩在於「誠信問題」。郭指出,若政治人物的話語逐漸失去信任基礎,將使其公開發言難以獲得支持或廣泛傳播。

  • 陳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標

    陳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標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涉詐領助理費、收賄案被起訴後羈押禁見,士林地院日前裁定延押2個月。陳怡君抗告後,台灣高等法院12日首創法律見解,以「法院不應以串證為由羈押」裁定陳100萬交保。但同日柯文哲交保案,北檢抗告後卻被高院撤銷發回更裁。兩案對比凸顯了高院的法律歧見,恐引發爭議,加上兩案均有政治效應,後續受矚目。

  • 時論廣場》陳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標(司馬法)

    時論廣場》陳怡君交保 柯文哲案成指標(司馬法)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涉詐領助理費、收賄案被起訴後羈押禁見,士林地院日前裁定延押2個月。陳怡君抗告後,台灣高等法院12日首創法律見解,以「法院不應以串證為由羈押」裁定陳100萬交保。但同日柯文哲交保案,北檢抗告後卻被高院撤銷發回更裁。兩案對比,凸顯了高院的法律歧見,恐引發爭議,加上兩案均有政治效應,後續發展深受矚目。

  • 41.6%認同柯文哲案是冤獄!38.2%不認同 最新民調太震撼

    41.6%認同柯文哲案是冤獄!38.2%不認同 最新民調太震撼

    歷經長達1年的羈押,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日前已獲交保,他交保後公開稱,這是冤獄。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2日)公布最新民調,數據顯示,41.6%民眾同柯案是冤獄、38.2%為不同意。

  • 北檢第4度抗告柯案  成功機率多少?游盈隆大膽預言

    北檢第4度抗告柯案 成功機率多少?游盈隆大膽預言

    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案羈押近1年,北院5日裁定7000萬交保,並在8日正式交保,但北檢9日向高院提出抗告,許多人關心柯是否會再被收押。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評論此事,並稱「這次北檢抗告成功與否的機率是50:50」。

  • 解讀柯交保宣言    學者曝4脈絡:突顯對未來的企圖心

    解讀柯交保宣言 學者曝4脈絡:突顯對未來的企圖心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昨(8)日交保,在法院外發表7分鐘談話時提及立法院長韓國瑜名言「莫忘世上苦人多」,被解讀是釋出「藍白合」訊號。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認為,從柯交保的宣言可看出4個策略脈絡,更能突顯出他對未來的企圖心。

  • 「復仇阿北」火燒向綠營?他揭柯文哲交保  政治噩夢才剛開始

    「復仇阿北」火燒向綠營?他揭柯文哲交保 政治噩夢才剛開始

    前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遭羈押禁見一年,台北地院昨(5)提訊後裁定7000萬元新台幣交保。對此,作家「漂浪島嶼」認為,司法辦不倒柯文哲,「就看復仇阿北如何玩法,燒向點火的民進黨」,若柯氣勢強壓藍營,造成藍白合再破局,綠營撿到大便宜;反之,若憤怒的柯不計權位、一心復仇,全力為藍白合造勢,綠營就要吃大虧。認為柯文哲交保所形成的政治效應,絕對遠超綠營所估計。

  • 古代死囚行刑前 准「聽妻入獄」 其中一招驗明正身

    古代死囚行刑前 准「聽妻入獄」 其中一招驗明正身

    古代行刑制度中,男性死囚在赴刑場前,妻子往往被允許入獄同住一夜,俗稱「聽妻入獄」。這看似充滿人情味的安排,實際上卻隱藏著官府精心設計的多重考量,既要維護家族血脈,也要防止替身代罪,還能查驗冤屈、安撫輿論與民心。

  • 新聞透視》美中俄將權力重置 牽動台海

    新聞透視》美中俄將權力重置 牽動台海

     當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手一握,全球權力棋盤為之震動,無論是逆季辛吉或雅爾達會議效應,美中俄將有新一輪合縱連橫。

  • 開羅會議 中國外交空前勝利

    開羅會議 中國外交空前勝利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在開羅舉行三國會議,商討打擊日本的戰略及戰後國際秩序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會後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向被侵略國歸還一切侵占的土地,根據公平正義原則規劃戰後東亞新局面。「開羅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是由羅斯福總統提議,確立中國為世界「四大國」之一,中國在戰後世界秩序重建中享有與美國、英國、蘇聯同等重要的政治權力與地位。羅斯福作出這項決策,既是出於戰爭形勢的考量,中國戰區在整個太平洋戰爭體系中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位置,蔣介石領導的中國軍隊對日本展開的全面戰爭牽制住了日本近兩百萬軍隊;也是出於威爾遜式的理想主義構想,深信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一定能夠按照憲政方式完成政治改革,使中國成為與美國一樣的民主國家。羅斯福首次在中美關係史上,不是像以往那樣將美國視為中國的拯救者,而是將中國塑造為決定戰後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力量。開羅會議把中國問題置於首要位置,彰顯出羅斯福政府對華政策的理想主義色彩和現實意義。羅斯福高度評價了蔣介石的優秀品質:「他是一位有遠見卓識、英勇無畏、對目前及將來的諸多問題有獨到見解之人」;同時,他展望了「四大國」的合作前景:「英國、蘇聯、中國、美國以及其他盟國的人口占了世界總人口的3/4還要多。只要這四個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團結一心,堅定地維護世界和平,就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夠再次挑起世界大戰。」

  • 專家:關稅戰反將印非拉美推向北京

    專家:關稅戰反將印非拉美推向北京

     美中貿易戰煙硝四起,美國總統川普展現對中強硬姿態,但中國似乎不全然屈居下風。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盧斯(Edward Luce)形容,川普就像那份不斷饋贈中國財富的「禮物」。香港《南華早報》則研判,美國和印度關稅談判破局,如果川普因此取消訪印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恐將印度推向中國,讓中國拿下一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