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黨支持度的搜尋結果,共214筆
震傳媒今(27)日公布最新民意調查,賴清德總統的施政評價出現回升跡象,40.7%受訪者表示滿意,與上次相比上升6.5個百分點;不滿意者雖下降6.9個百分點,但仍有48.1%、高於滿意度;若以六都區分,則以桃園人對賴最不滿意。
總統賴清德上任至今已一年多,最新民調顯示其滿意度為40.1%、不滿意度則為53.3%。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認為,目前賴總統的不滿意度仍高於滿意度,若想「黃金交叉」,還得爭取更多民意才行。
針對2026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示,這次重心會放南台灣,另也要守住現有的國民黨執政縣市,一個都不要丟,甚至點名藍委謝龍介、柯志恩、蘇清泉表示,要從台灣尾開始贏。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認為,2026國民黨既有的都要能夠維持住,台南、高雄下一城,就算大贏。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布最新政黨支持度調查,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回升至32.9%,國民黨則下滑至21.9%,較上月重挫3.3個百分點,民眾黨維持14.4%不變。此為國民黨主席投開票前所做,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指,國民黨主席選舉雖聲勢浩大、話題十足,但最終「不增反減」,顯示內部廝殺對黨形象造成衝擊,「不能等閒視之」。
台灣民意基金會16日公布最新民調,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三成一支持民進黨,二成五支持國民黨,一成四支持民眾黨,民進黨支持度回升1.5個百分點;國民黨上揚5.1個百分點,民眾黨略減0.8個百分點。若藍白合作,民進黨已落後8.7個百分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藍白合會是民進黨政府的夢魘,但前提是藍白能合。他認為,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交保後,新北市成為藍白合的指標,如果新北市沒辦法合作,藍白就會慢慢走向選舉兄弟各自努力 ,但是2028再說,然後國會繼續藍白合。
2026台南市長選舉進入暖身階段,根據《TVBS》最新民調,若民進黨推派陳亭妃參選台南市長,對決國民黨謝龍介,陳亭妃的支持度為41%,雙方差距5個百分點。常在臉書評論時事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陳亭妃的民調只領先謝龍介5個百分點,他預測,2026台南很可能變天,謝龍介有望追上陳亭妃,因為藍白政黨支持度加起來已經完全追平綠營;加上民眾黨支持者對於謝龍介越來越認同也是原因。
台北地方法院15日兩度裁定前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交保,戲劇性發展令支持者振奮,不少「柯粉」與「小草」相信,這次交保情境已不同於今年一月「兩出三進」最終收押的過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甚至以「哥吉拉回歸」形容柯的重獲自由,直言隨著2026地方選舉升溫,柯的政治能量勢必再度攀升,民進黨也得準備面對衝擊。
9月15日競選國民黨主席的候選人開始領表作業。擬報名競選者最多時達雙位數,各候選人後面的國民黨內的老中青支持者,合縱連橫之際,有人焦慮有人期盼。焦慮者,想想百多年來國民黨從推翻晚清創建民國,到抗日救國光復台灣,又在台灣創造經濟起飛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彪炳歷史,時至今日為何在台灣的政黨支持度僅剩19.2%,國民黨賴以安身立命、尋求重新執政的基本盤已萎縮至此。箇中原委頗堪深思細想。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三成一支持民進黨,二成五支持國民黨,一成四支持民眾黨,民進黨支持度回升 1.5 個百分點;國民黨上揚 5.1 個百分點,民眾黨略減 0.8 個百分點。若藍白合作,民進黨已落後 8.7 個百分點,差距在擴大中。
2026 年高雄市長選舉戰局令人關注,尤其藍營潛在參選人柯志恩能否把綠地轉藍天,備受矚目。一項16 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在民進黨內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現任立委賴瑞隆暫時拔得頭籌,不僅在與國民黨可能人選柯志恩的對比中領先,也在黨內互比、看好度與提及率等三項指標中居於首位,展現出相對優勢。
823大罷免失敗後,有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政黨滿意度被藍白超車。積極爭取2026年民進黨台南市長提名的綠委林俊憲今(10)日接受媒體專訪時坦言,若黨支持不好,縣市長選舉一定會連敗,過往民進黨政黨支持度隨便贏國民黨10幾%,大罷免幾乎被逆轉,這是重大警訊,所以現在應優先幫黨把氣勢拉上來。
前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遭羈押禁見一年,台北地院昨(5)提訊後裁定7000萬元新台幣交保。對此,作家「漂浪島嶼」認為,司法辦不倒柯文哲,「就看復仇阿北如何玩法,燒向點火的民進黨」,若柯氣勢強壓藍營,造成藍白合再破局,綠營撿到大便宜;反之,若憤怒的柯不計權位、一心復仇,全力為藍白合造勢,綠營就要吃大虧。認為柯文哲交保所形成的政治效應,絕對遠超綠營所估計。
大罷免慘敗後,民進黨的處境如何?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在政黨支持度,根據8月台灣民意基金會全國性調查,民進黨29.4%、國民黨20.1%、民眾黨15.2%,藍白合計超過民進黨5.9個百分點。在想像的藍白合條件下,民進黨處境的險惡超乎許多人想像之外。
大罷免鬧劇終於落幕,被提案罷免的國民黨31席立委全部過關,若加上連署不成的立委,等於國民黨又被選民檢視過一次。固然許多民眾不認同大罷免的行為投下不贊成票,但是在反罷免與罷免投票的過程中,國民黨可以說是取得了新的民意基礎。而許多被罷免的立委經過這一次洗禮也更為成熟、更加堅韌,這些立委未來都將會是國民黨內的棟梁之材。
726、823大罷免連番失利,加上核三公投同意票領先,讓民進黨近期在政治攻防中承受龐大壓力。外界矛頭直指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質疑他應為敗選負起政治責任。前立委郭正亮24日就表示,問題在總統賴清德本身的領導與判斷,若執政團隊與基層脫節,內閣改組也難以讓人民有感,反而可能持續累積不滿,2026地方大選恐將重演「大翻車」戲碼,甚至比過去更嚴重。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台灣人政黨支持傾向,二成九支持民進黨,二成國民黨,一成五民眾黨,時代力量3.3%,其他小黨1.1%,三成中性選民。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民進黨八月政黨支持度重挫 7.1 個百分點,明顯是 726 大罷免大槓龜的政治衝擊。讓民進黨 2024 年 1 月至今的努力化為烏有。
大罷免結果26日出爐,民進黨大敗,根據《美麗島電子報》、《震傳媒》同時在31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的不滿意度皆突破50%。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也提出3點,分析會有這種現象的原因,他並直言,「賴清德及民進黨社會支持度皆遭空前重挫」。
726大罷免遭到完封,凸顯了側翼與社群網軍及空戰顯學,其實還是不敵各選區的藍綠既有結構。因為立委選舉本來就是小選區制,通常都是藍綠一對一對決,得票率就跟罷免的不同意與同意比例一樣,票多的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