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救護站的搜尋結果,共71筆
為完整呈現國軍官兵救災全程的付出,「國軍一直都在,樺加沙颱風救災」攝影展昨日在國防部博愛營區大廳展出,以「即時馳援,苦民所苦」等8大主題,用即時、真實的鏡頭語言,呈現官兵在災區協助民眾復原的身影,向所有投入救災的單位與人員致敬。
一群北部某國際學校的學生們,日前在師長帶領下分多梯次攀登合歡北峰及西峰,校方考量安全,在北峰三角點旁空地搭設帳篷跟天幕作為救護站,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接獲民眾反映上山查看,發現學校事前未申請就逕自搭設帳篷,已依《國家公園法》祭出2張罰單,最高累計可罰6000元。
位於海拔約1200公尺、雲霧繚繞的大同鄉南山村,將迎來宜蘭縣地勢最高的消防分隊。宜蘭縣政府消防局「南山消防分隊辦公廳舍新建工程」昨日在南山泰雅族部落舉行動土典禮,總經費9925萬餘元,預計2026年底完工啟用。完工後,南山救護站將正式升格為「南山消防分隊」,成為全縣最高、也最前線的山區消防據點。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為了提升野生動物的救援與保育量能,分署長李政賢、九九峰可愛世界動物園董事長游家富23日簽署野生動物救護站合作意向書,由動物園救護站提供轄區野生動物緊急救護、醫療照護,受傷的保育類動物經急救,再轉送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高救援效率。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為了提升野生動物的救援效率與保育量能,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九九峰可愛世界動物園董事長游家富23日簽署野生動物救護站合作意向書,由動物園為分署轄區野生動物提供緊急救護、醫療照護,為生態保育注入更多資源。
桃園客運公司今年9月已有28輛電動巴士投入,未來更有57輛電動巴士也會加入大眾運輸作業。為強化面對電動巴士火災的應變能力,桃園市消防局與桃園客運公司合作,今(21)日辦理「電動巴士緊急事故應變暨火災搶救演練」,模擬實際事故情境,強化業者救援應變能力及消防針對電動巴士的火災搶救。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衛福部今日公布,除了給予災民3個月就醫部分負擔全免,只要是災區符合資格民眾,一律免繳6個月健保費,從災害日起算,並由賑災基金會善款支應。另,醫師公會全聯會今日也宣布與玉山銀行、各縣市醫師公會、各醫療相關學會合力捐贈800萬元。
花蓮光復災情復原中,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今天分享屏東滿州「蜂女孩」的故事,為了讓在前線揮汗的救災英雄能「甜一下、撐下去」,她們募集製作出1.2萬包小包裝龍眼蜜,送往光復鄉各地的收容站與救護站。他說,正因為有這麼多平凡卻偉大的「台灣超人」,讓我們在災難之中,看見希望與溫暖的光。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社區與校園嚴重受創,重建之路漫長艱鉅。救國團組織大專志工服務隊,專職同仁及義工共約70人,今(4)日一早齊聚光復商工,在校園宿舍外圍展開環境清理行動,幫助學生儘快復學,重返校園生活。
由於光復地區災後環境衛生條件不佳,泥濘積水與人群聚集極易增加傳染病風險,特別是散布呼吸道疾病。第2作戰區醫療救護站昨日配合疾管署政策施打公費疫苗,不僅能有效降低流感與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也能減輕醫療體系負擔。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第2作戰區積極整合國軍醫療資源開設醫療救護站,24小時不間斷投入支援,並因應狀況機動調整位置,有效即時進行醫療救治。此外,作戰區同步採行「巡迴醫療」方式,由醫療人員深入交通不便地區看診,讓軍民都能安心投入災後復原工作。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因樺加沙颱風帶來的強降雨發生溢流,造成下游的光復鄉,慘遭泥流吞沒重創。醫師公會全聯會(28日)表示,當地僅1家衛生所、3家診所都遭土石淹沒,除了居民、包括志工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外傷傷口等,正籌組義診團,希望協助當地恢復醫療量能。
花蓮馬太鞍溪在23日發生洪災,搶救進入第5天,全台各地鏟子超人紛紛湧入災區光復鄉,幫忙災民恢復家園、清理環境,也有許多民眾踴躍捐物資跟金錢,盼望當地居民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行政院發言人晚間在臉書發文公布4項重要訊,其中提到目前物資已經非常充足,暫停募集中;同時也分享出光復鄉重要設施地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當地居民生活受嚴重衝擊,許多民宅積滿泥砂,近日不僅有來自各地的善心團體組成志工團進入光復鄉馳援,還有眾多熱心民眾自發性帶上鐵鏟、水桶等救災工具搭乘台鐵,車廂塞滿志工,大批人潮不約而同在光復站下車,暖舉被稱為「鏟子超人」。台鐵也宣布,自27日起至29日止,加開列車10班次,支援「超人們」抵達前線。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害,衛福部昨首度出動「無人機」成功送藥!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指出,2名安置在太巴塱國小臨時收容所的受災戶,一人下背痛發作、一人痛風急性發作,急需用藥,無人機昨下午4點出動,從花蓮光復糖廠起飛,僅花3分鐘就將藥物精準送到病患手中。
台南市特搜隊前進花蓮光復鄉災區,26日執行大區域搜索勤務,災區1名林姓志工因長時工作體力不支,突然意識虛弱癱倒,特搜隊員立刻攙扶他至附近的慈濟救護站,初步診斷為低血壓,緊急後送醫院救治。
樺加沙颱風後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首當其衝遭逢劇烈衝擊,農業部統計,全台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總計2億5408萬元,其中花蓮縣損失2億5378萬元、占比99.9%,台東縣損失30萬元、占0.1%;光復國中嚴重損害,損失金額達6000萬元。衛福部也啟動8大應變措施,指派專人進駐花蓮前進協調所、強化災後防疫。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發生溢流,6000萬噸水量傾瀉而出釀災情。衛福部已啟動8大應變措施,包括撤離孤島地區洗腎患者或孕產婦、調度災難醫療隊、災區看診開藥及評估無人機送藥、災民收容安置與心理照護、啟動社工關懷等,確保民眾就醫與用藥權益,投入心理照護、救災復原。
9日起在恆春半島進行3天的核安演習,今(10)日進入第2天,以輻射外洩、民眾疏散、防護站開設、民眾避難安置為狀況,同時因地震等複合性多重災害發生,恆春半島成孤島,國軍出動UH-60M黑鷹直升機。恆春鎮大光國小老師以恆春民謠編成核安防護宣導讓小朋友傳唱,增加學童對核災應變的能力。
總統府今(4)日召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由衛福部長石崇良報告上次會議列管事項辦理情形。針對「持續推動自行車道的布建計畫」,石崇良表示,該計畫主要由交通部主辦,預計每年持續增加55公里自行車騎乘空間供國人使用,以環島或多元路線作為主幹,分年建置串聯台灣的自行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