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教書的搜尋結果,共387

  • 蘆洲湧蓮寺觀音佛祖遶境祈福  劉和然、蘇巧慧同台較勁

    蘆洲湧蓮寺觀音佛祖遶境祈福 劉和然、蘇巧慧同台較勁

    新北市蘆洲區湧蓮寺今(7)日舉辦觀音佛祖出家紀念日遶境活動,甫發布新形象照、爭取國民黨提名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代表市長侯友宜前來致意並參香祈福,剛由民進黨選對會拍板徵召參選新北市長的立法委員蘇巧慧也抵達現場,兩人在明顯表態後,首度在地方大型慶典活動中同台亮相,也為地方的宗教繞境活動增添不少政治味。

  • 風采.神采.詩采(下)紀念葉嘉瑩老師

    風采.神采.詩采(下)紀念葉嘉瑩老師

     葉老師聽了顧先生所有的課,畢業後再回校旁聽,前後六年,記下了八本筆記,無論到哪兒,隨身攜帶,是她教學工作和生活奮鬥中的力量。她時常想把太老師所論詩歌本質、美學精髓、品評鑑賞及創作方法都整理出來。多年後,她做到了。首先是簡易小本《駝庵詩話》之問世。然後與顧家小女兒顧之京合作,陸續出版顧先生的文集、文論。在台灣也發行了厚重兩大冊《迦陵學詩筆記》,上冊「詩學」、下冊「詞曲」。讓我們這些追尋老師、時而學習之的老學生,有幸循跡進入太老師深厚的學問與才情,溫習葉老師從年輕到老,為詩歌奔騰的心靈。捧讀後也才了解,這師徒二位曠世奇才,奇的是什麼?甭提功名利祿,著述創作也不在話下,卻是他們傳承古典詩歌神髓,奉獻一生的使命感!

  • 風采.神采.詩采(上)紀念葉嘉瑩老師

    風采.神采.詩采(上)紀念葉嘉瑩老師

     民國五十四年,1965-66,我們大二。不用麥克風的時代,窗欄杆上也坐著四面八方趕來旁聽葉嘉瑩老師詩選課的人。班上同學先去占好前面座位,難道詩是苦悶的象徵嗎?當時才大二的學生,也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界定文學或創作的意義,但我們對一己幽微的生命是有感受的。老師的詩選課不僅是蒼茫少年時的心靈安慰,也是啟發我們對人世間各種情境與情感的領悟,逐漸建立自身思想和洞察力的過程。

  • 60歲老師擁800萬退休 一步走錯人生慘崩塌

    60歲老師擁800萬退休 一步走錯人生慘崩塌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速,越來越多人開始規劃退休後的資產,希望透過投資理財讓晚年財富成長。然而,理財市場充斥著高報酬的誘惑與資訊陷阱,若缺乏足夠知識與風險意識,辛苦累積的退休金往往可能化為泡影,日本一位退休教師的真實案例,是許多人警惕的鏡子。

  • 特教生注意力分散 數位教學挑戰高

    特教生注意力分散 數位教學挑戰高

    新冠疫情後全球興起AI教育浪潮,但對於特教老師而言挑戰更大,因為特教生上課時狀況多,現在AI教材介入,學生們更容易分心,因此如何以數位教材精準教學成為重要課題;台南大學特教系副教授蔡淑妃分析,AI僅能作為教學工具,背後還是得透過老師下指令輸出教材,相對來說,老師得精進專業度,否則恐因不熟悉運用AI而逐漸被淘汰。

  • 師怨學生上課「越來越不認真」 呂捷自爆過去經驗 一票人有共鳴

    師怨學生上課「越來越不認真」 呂捷自爆過去經驗 一票人有共鳴

    美國職棒2025年世界大賽第三戰今日開打,雙方激戰18局6小時39分鐘,最後由道奇以6比5奪下勝利。補教名師呂捷分享,有學長抱怨學生上課都在偷看比賽,感嘆學生越來越不認真,讓他忍不住回憶,自己2015年第一屆12強比賽時,也曾有過類似經歷,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 賴清德被點名魯莽   郭正亮揭作者背景:明年等著看

    賴清德被點名魯莽 郭正亮揭作者背景:明年等著看

    美國《時代》雜誌23日刊登一篇由華府智庫「國防重點」學者高德斯坦撰寫的投書分析文,稱總統賴清德是「魯莽的領導人」,綠營認為該文章僅是投書,不代表《時代》立場。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國防重點」是美國軍方公認最親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智庫,作者高德斯坦的論點在美國越來越普遍,「明年等著看,一定會變成主流」。

  • 《降玆妙相》佛畫師生聯展 啟動心靈交會

    《降玆妙相》佛畫師生聯展 啟動心靈交會

     在傳統與當代之間,佛畫以一種深沉而靜謐的方式延續著東方美學的血脈。12月13日至22日《降玆妙相:陳俊吉、周忻恩、張凱棠、邱瓊瑢、陳淑芬、李宜珈師生佛畫聯展》,於台北市萬華區中國時報大樓二樓中庭展出,呈現師徒共修、藝道互映的結晶。

  • 台中校園濫訴頻傳近半不成立

    台中校園濫訴頻傳近半不成立

     近年來全台校園濫訴頻傳,台中市113學年度家長對教師投訴共計271案,其中近半不成立或不予受理,議員憂心親師教育信任持續崩壞,要求教育局研議制度遏止低門檻濫訴問題。台中市教育局指出,已函知學校應先初步調查,若情節明顯未達《教師法》解聘等程度,應不予受理。

  • 台中校園投訴近半無效 教育局:學校應先初步調查

    台中校園投訴近半無效 教育局:學校應先初步調查

    全台校園濫訴頻傳,台中市113學年家長對教師投訴271案,其中近半不成立或不予受理,多位議員憂心親師教育信任正在崩壞中,要求教育局對學校設定受理門檻。台中市教育局指出,已函知學校應先初步調查,若情節明顯未達《教師法》解聘等程度,應不予受理。

  • 讓我接住妳

    讓我接住妳

     颱風後一日,我素服便鞋,搭上台鐵區間車,南下去看妳,一路陽光燦燦,但鐵道旁斷垣殘壁,沒有整理的野草蔓生攀爬,我想妳的心也如此凌亂頹圮。

  • 校園濫訴增 許淑華:匿名可不受理

    校園濫訴增 許淑華:匿名可不受理

     南投縣議員簡千翔、林儒暘等人21日在議會縣政總質詢關心教育議題,其中校事會議造成濫訴,形同私設刑堂,抹煞教書熱情,有人因此自殘或輕生,甚至不願執教鞭,學校尚未因少子化廢校,先面臨找不到老師窘境。縣府強調,匿名檢舉且未具體陳述事實,學校可不受理,並透過輔導機制關懷老師。

  • 校事會議變「私設刑堂」!南投議員批:濫訴逼老師寧可裸辭

    校事會議變「私設刑堂」!南投議員批:濫訴逼老師寧可裸辭

    南投縣議員們21日質詢,校事會議造成濫訴,形同私設刑堂,小案大辦,抹煞教書熱情,有人因壓力大自殘或輕生,許多老師寧可裸辭,也不願執教鞭,「沒有人願意當老師了」!南投縣長許淑華強調,匿名檢舉且未具體陳述事實,學校可不受理,將透過輔導機制關懷老師。

  • 楊振寧差54歲二婚轟動 家人坦然祝福

    楊振寧差54歲二婚轟動 家人坦然祝福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18日辭世,他在現代物理學發展貢獻卓著,學術地位與影響力跨越一個世紀,婚姻故事也為人關注討論。2004年以82歲高齡與28歲碩士研究生翁帆登記結婚,兩人相差54歲的「祖孫戀」引起轟動。楊振寧還曾透露第一任妻子杜致禮見過翁帆,當時對她的印象很好,也因此促成他之後下定決心和翁帆結婚。

  • 楊振寧一生兩段婚姻   二婚差54歲「祖孫戀」轟動華人社會

    楊振寧一生兩段婚姻 二婚差54歲「祖孫戀」轟動華人社會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18日因病在北京辭世,享嵩壽103歲。他在現代物理學發展貢獻卓著,學術地位與影響力跨越一個世紀,同時婚姻故事也為人所關注討論。2004年以82歲高齡與年僅28歲碩士研究生的翁帆登記結婚,兩人相差54歲的「祖孫戀」轟動華人社會。楊振寧還曾透露,是因為前妻杜致禮,他才下定決心和翁帆結婚。

  • 倒垃圾的驚艷

    倒垃圾的驚艷

     大家念中小學時應該都有當值日生的經驗,不外擦黑板、扛便當或倒垃圾。每回輪到放學前跟同學去垃圾場,不免懷疑下面是否會有寶藏。在步兵學校受預官訓時,好奇的小貓終於如願了。一回在放假的前夜自習得罪值星班長,被罰次日一大早清理垃圾場才准外出。臭氣沖天挖了半天,終於看到不見天日的水泥地底就只有白蛆,訝異竟然可以用水清洗乾淨,就差沒有打蠟。

  • 施正鋒專欄》倒垃圾的驚艷

    施正鋒專欄》倒垃圾的驚艷

    大家念中小學時應該都有當值日生的經驗,不外擦黑板、扛便當或倒垃圾。每回輪到放學前跟同學去垃圾場,不免懷疑下面是否會有寶藏。在步兵學校受預官訓時,好奇的小貓終於如願了。一回在放假的前夜自習得罪值星班長,被罰次日一大早清理垃圾場才准外出。臭氣沖天挖了半天,終於看到不見天日的水泥地底就只有扭來扭去的白蛆,訝異竟然可以用水清洗乾淨,就差沒有打蠟。

  • 持螺絲起子夜闖科大 女無任職紀錄被逮辯稱「想重溫校園」

    持螺絲起子夜闖科大 女無任職紀錄被逮辯稱「想重溫校園」

    58歲夏姓女子本(10)月12日晚間10時許跑到宏國德霖科技大學教學樓內,手持螺絲起子開鎖闖入校內時被學校發現報警,夏女自稱是以前的教職員「想回去回憶」,被警方以竊盜未遂、侵入住宅等罪移送新北地檢署。

  • 「非升即走」讓博士們逃離高校?大陸教育內卷下的體制陷阱

    「非升即走」讓博士們逃離高校?大陸教育內卷下的體制陷阱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培養一個博士,大約要投入近10年的時間,他們出於對靈活工作時間安排的嚮往或對繼續從事科研的興趣,會選擇進入高校擔任教職。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發現,進入相對高層次的高校工作,學校實施嚴格的「非升即走」制度,沒有達到考核指標,就會面臨被降職或解聘的風險,大家只能不斷「卷」論文和課題。

  • 黨主席辯論》國民黨主席是泛藍共主?如何爭取民眾支持?  5人激烈交鋒

    黨主席辯論》國民黨主席是泛藍共主?如何爭取民眾支持? 5人激烈交鋒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舉行,今(11)日迎來辯論會最終場。周錫瑋犀利提問,國民黨黨主席最重要任務就是能在大選勝選,2024國民黨得票率3成、民進黨4成、民眾黨2成5。請問藍綠白基本論述有何不同?是否有共同論述?國民黨黨主席是否應該是泛藍共主?你們準備好了嗎?能獲得最大的支持嗎?國民黨2020、2024大選得票率都沒超過4成,請問要如何做,才能爭取民眾最大的支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