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旅遊警示的搜尋結果,共205筆
今年秋天,國人最愛去旅遊的日本各地充斥著關於熊的恐怖故事,包括熊闖入超市、殺害農民、襲擊溫泉渡假村的工作人員等,已有超過100人在熊的襲擊中受傷,12人死亡,創下紀錄。而日本熊所構成的威脅也已在海外廣為人知,英國政府已向欲前往日本的國人發出旅遊警告。對此,我國觀光署也呼籲台人赴日旅遊注意安全。
針對兩岸觀光旅遊何時能夠恢復,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日上午在廣播節目「POP撞新聞」受訪時表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是政府政策,一直沒有改變,但希望兩岸能先由觀光小兩會溝通,以利後續政策開放執行。他也當場透露,今年以來,已有133名國人赴陸失聯、遭拘留等,案件數是去年的2倍多,強調台灣民眾赴陸旅遊安全是政府最重視的部分。
尼泊爾近日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動盪,外交部今天表示,目前掌握到我旅客及僑民安全無虞,目前主要城市已經恢復平靜,首都加德滿都機場也恢復運作。外交部9月10日起已調升尼泊爾旅遊警示為橙色,籲請國人避免非必要的旅行,外交部也會持續注意相關政情發展。
韓國「全國機場勞工聯合會」宣布,本月19日起將展開罷工行動,一路持續至中秋假期。由於赴韓旅遊國人眾多,外交部今天提醒國人注意航班是否有異動;此外,針對有YouTuber在韓國遭搭訕並且被甩巴掌,外交部表示相當關切,我駐韓國代表處已與韓國警方聯繫,促請依法辦理,也會提供必要的協助。
尼泊爾近期爆發嚴重暴動,至今已造成至少22人不幸喪生,並直接導致該國總理辭去職務。有國人發文求救,提到自己所居住的飯店不幸遭到炸毀,雖平安無事,但由於當地航班全面停飛,暫時無法順利搭機返回台灣,向外交部尋求協助,卻遲遲未獲得有效的幫助。對此,外交部稍早也做出回應。
墨西哥當局正在調查中部普艾布拉州與特拉斯卡拉州交界地區發現的6顆人頭被斬的事件。特拉斯卡拉州檢察官辦公室在X平台表示,這6顆人頭屬於男性,但未再提供更多細節。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在日文官網發布「台灣扒手橫行」旅遊警示,提醒日本人遊台要小心保管貴重物品。北市警方11日主動拜會該協會,表示將加強防竊,希望日本人可安心來台觀光。警方統計,今年至8月上旬,台北市警局受理11件日籍旅客在台遭竊案,新北市警局5件,其中士林夜市5件最多,九份3件居次。
屈公病肆掠中國廣東,疾病管制署昨(4)日將該地區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一級注意(Watch)至第二級警示(Alert),同樣為二級的還包括法屬留尼旺島、巴西。
大陸屈公病疫情延燒,引發關注,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對廣東發布二級旅遊警示。兒科醫師吳昌騰指出,屈公病不只有成人才會得,連新生兒也可能被蚊子叮咬而染病,一名12天大的男嬰因為感染屈公病而臉部變黑,還有重症個案出現嚴重肝衰竭須換肝保命,提醒夏天要注意防蚊。
為防堵大陸對台統戰滲透,陸委會3日表示,鑑於中國大陸對港澳掌控日深,且對台統戰滲透之企圖明顯,為保護全體公務人員及提高風險意識,擬修正《行政院所屬公務人員赴港澳注意事項》,未來不分平、假日及事由,公務人員赴港澳均應於行前通報所屬機關,及完成人事差勤系統登錄。
泰國與柬埔寨邊境衝突持續升溫!雙方24日爆發武裝交火後,局勢急轉直下,泰軍25日再出動F-16戰機,接連空襲柬境內4個軍事據點,柬方面則譴責泰軍使用國際禁用的集束彈。泰代總理普譚警告,若局勢繼續升級,跨境交火恐發展成戰爭。不過,普譚也說有信心,衝突不會升級為全面戰爭。
疾管署公布,國內境外移入登革熱新增12例,創下今年單周新高,且今年出現首例來自大陸的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來自廣州,因參觀當地動物園遭蚊子叮咬而感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年廣東登革熱疫情提早一個月報到,是警訊,且廣東登革熱屈公病疫情也在升溫,因此宣布,今起提升廣東旅遊疫情警示到一級「注意」,請民眾赴廣東注意防蚊。
位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下的拉達克,擁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村落,少數旅行社會帶旅客前往村落與居民互動、做菜,或進行山間徒步健行,深入了解在地人的生活之餘,也感受山居生活的寧靜。
自從寶萊塢喜劇電影《三個傻瓜》在2009年上映後,片中取景地「班公湖」(又稱班公錯)因此廣為人知,成為印度當地的旅遊勝地之一。前往班公湖的路段有些「原始」,部分需溯溪而過或為全石子路,十分考驗司機技術,然而只要看到那湛藍得充滿不同層次的湖面,又會覺得長時間的拉車實在是「太值得了」!
國內出現20年來首見的諾氏瘧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公布,一名30多歲外籍男性,六月時,至菲律賓巴拉望島旅遊,為了賞鳥在叢林中遭到蚊子叮咬,來台探親時,因頭痛、發燒、茶色尿兩度就醫,檢驗發現為諾氏瘧原蟲感染,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現在正值旅遊旺季,即日起提升菲律賓瘧疾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由於台灣沒有該疾病宿主,評估在台灣傳播風險極低。
以色列上周五(13日)大規模空襲伊朗,伊朗也全力回擊,雙方衝突白熱化,引發兩國境內外國僑民緊張,包括中、泰、日、韓、俄羅斯、波蘭、立陶宛等許多國家採取行動或敦促公民即刻離開,捷克、斯洛伐克已有撤僑航班載運自以色列撤離的民眾抵境,成為全球首批接回僑民的國家。以、伊持續關閉領空,外國人只能取道陸、海離境。衝突爆發首日以來,至少600多名外籍人士經由2020年以來就關閉陸上邊境的亞塞拜然避險逃命。
以色列與伊朗互相轟炸邁入第5天,情勢持續升溫,美國昨(16)日調升以色列旅遊警示至最高的「第4級」,敦促公民「不要前往」,中國大陸駐以使館今(17)日也呼籲公民儘快透過陸路離開以色列。另外,以色列16日轟炸伊朗電視台釀成1人死亡後,伊朗國營媒體隨後警告以國2家電視台員工「應立刻疏散」。
外交部3日發文宣傳赴以色列度假打工計畫,在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後,13日宣布暫緩該計畫並調升旅遊警示,遭到國民黨陣營批評「把國人推去戰場打工」、「對中東局勢掌握完全不足」。有涉外官員反批國際觀不足,稱外交不是用來國內政治鬥爭潑髒水的工具。但外界仍質疑不斷。
以色列與伊朗戰事有擴大趨勢,外交部6月1日宣布啟動「台灣以色列度假打工計畫」,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外交部表示,該計畫依據當時旅遊警示等級及安全評估所作決定,與韓國、紐西蘭、澳洲等對以政策一致,不過目前已宣布暫緩實施,也並未默默刪文。
以色列於12日深夜至13日凌晨,空襲伊朗境內數十個與核計畫和其他軍事設施相關的目標,並將此次行動命名為「雄獅崛起」(Rising Lion)。伊朗也展開報復,發動約100架無人機攻擊以色列領土。伊軍方稱,以色列和美國將付出「沉重代價」。伊朗並已正式退出與美國的核談判。以、伊劍拔弩張,中東大戰再度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