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早期介入的搜尋結果,共91筆
衛福部推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近年流動率偏高,核心原因仍與待遇有關。他期盼健保總額提高後,衛福部可調整給付結構,改善過去不同工卻同酬的問題,未來可針對較高負荷、較複雜的手術或醫療行為給予較高點值,讓給付更反映實際工作量與專業難度。也希望在2030年前,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
據內政部警政署2025年1月至8月統計,全台青少年嫌疑犯人數達1萬790人創歷年新高,其中更有逾8成的少年在離開矯正學校三年內,再度陷入高風險處境。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如果,還有選擇」特展,邀請藝人夏于喬擔任愛心大使,共同呼籲社會關注高風險青少年的處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被理解與被接納的環境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秋圃文教基金會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自103年起合作推動「視障者跨齡重建及訓練服務計畫」,10年來協助無數視障幼兒、學生。團隊長期努力終獲成果,催生國教署於5月啟動「2至8歲兒童視覺障礙專業支持服務試辦計畫」,不過僅限期執行到明年12月,全教總接下來也將與教育部及衛福部再討論,爭取制度常態化,讓更多視障孩子及早獲得協助。
隨著台灣正從高齡邁向超高齡社會,科技如何與醫療共創銀髮數位新服務,經濟部產發署主祕陳國軒、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與台大醫院遠距中心主任何奕倫、資策會數轉院主任蔡明宏於2025數位賦能論壇高峰對談中,聚焦需求驅動、從痛點出發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來推進健康樂活的願景。
隨著AI與物聯網(IoT)技術的快速發展,數位健康產業正迎來新一波變革。今年於 TAITRONICS X AIoT Taiwan 展中,醫聯網將在「智慧健康生活館」亮相,以「職場健康新生活(Workplace Wellness 4.0)」為主軸,推動科技結合健康管理,打造數位化、一站式的預防醫學服務模式。
糖尿病是造成腎臟病的原因之一,但有不少人擔心吃藥得吃一輩子或傷腎而不積極服藥,但其實正是要配合醫囑服藥,才能控制好血糖數值、有機會實現不用藥的狀態。他分享一位30多歲男子,糖化血色素一度飆到13.2%,但靠著堅守飲食、運動和用藥原則,一年半後就完全不用吃藥,也瘦得非常健康。
隨著高齡人口愈來愈多,老年眼睛退化、病變問題也跟著加劇。台灣眼科醫學會指出,65歲以上國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盛行率高達10%,每10人就有1人確診,其中「濕性黃斑部病變」雖僅占1成,但卻導致9成嚴重視力喪失,堪稱視力的「無聲殺手」。
桃園市大園區一名國小男童,上月中疑似在家中浴室休克昏倒,送醫搶救數天仍宣告不治,醫院發現他身上有多處新舊傷痕,因曾有家暴通報記錄懷疑男童死因不單純,檢警已介入調查。卻有鄰居爆料社工家訪時僅在公園陪男童遊玩,並未落實調查導致憾事。桃市社會局今天表示,該案在去年4月接獲通報,社工即校訪及家訪了解案情,絕非訪視僅有陪玩。
根據衛福部統計,113年自殺死亡人數超過4千人,較去年增加164人,自殺也在14年後重回國人十大死因,15到64歲青壯年自殺死亡人數全面上升,反映出青壯世代所承受的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風險不容忽視。專家指出,大部分自殺死亡者未有機會進關訪系統,尤其男性高達近8成,可能和不願求助有關。
國內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台灣小學一年級學童近視率達19.8%,小六更高達70.6%,18歲以下青少年視力不良比率更高達87%。醫師提醒,早期介入是控制近視惡化的關鍵,建議家長自孩子3歲起安排眼科檢查。
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風險與財務挑戰已經日益顯著,因此做好完整的規劃,也才能實現「健康變老」,這不單單是個人關注議題,更是整體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而有完整保險保障才能打造第二人生。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研究發現,發病4年以內的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細胞還沒有被「油死」之前,只要能減重,清掉內臟脂肪,有機會讓胰臟功能恢復正常,逆轉糖尿病,其中並發現,減重超過15公斤的患者,高達86%成功逆轉糖尿病。
三高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小覷,國民健康署目前提供30歲以上民眾成人健康檢查,但醫院第一線觀察,青壯年工作忙碌或健康意識不足,長者則因交通與資訊落差,導致受檢意願低。
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出現水腫、高血壓、蛋白尿、尿毒症等臨床表現,加上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對腎臟造成損害,可能發展成末期腎病,甚至需要腹膜透析。面對身體變化與功能退化,職能治療師可協助病友維持或提升生活品質。
桃園市衛生局與桃園市財團法人觀光發展基金會合作,25日辦理「桃園心活力,家庭小遊憩」精神病友家庭維繫活動,讓精神病友與照顧者一同走出日常的緊繃與壓力,在大自然懷抱中促進身心放鬆與彼此理解。衛生局副局長黃翠咪到場與家屬們勉勵,並呼籲社會大眾一同提升對精神疾病的理解與支持。
1名8個月大男嬰今(11)日中午出現嘔吐等情況,保母見狀連忙通報119送至輔大醫院急診室就醫,經檢查發現男嬰有顱內出血狀況且陷入昏迷,緊急開刀搶救。院方主動通報新北市家防中心,警方已將男嬰父母及保母帶回進一步釐清。
新北市輔大醫院今(11)日收治一名傷勢嚴重的8月大男嬰,疑似被虐待造成,目前昏迷、有嘔吐的狀況,新北市家防中心目前已介入了解。
桃園市1名年約60歲的男性長期有胸悶與呼吸不順的困擾,平躺時更感覺「吸不到空氣」,日前就醫檢查發現氣管右側有疑似腫塊陰影,並造成局部氣管偏移中線,進一步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一顆由甲狀腺右葉一路延伸進入到胸腔內,約為9x5公分如鵝蛋般大小的腫大結節,已明顯壓迫氣管,建議手術切除。該患者原被評估需切開胸骨才能切除,但擔憂術後疼痛影響生活,經親友介紹轉診至聯新國際醫院甲狀腺外科醫師林晏甥門診。
大腸癌連續21年高居台灣癌症死因前三名,醫師林志安指出,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確診,他分享案例,一位62歲的女性同時在胃、肝、大腸3處發現腫瘤,確診第4期大腸癌合併轉移,緊急手術後成功控制病灶、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