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晉任的搜尋結果,共191筆
海軍謝姓上尉隨軍艦出港執行任務期間,因攜帶手機進入戰情室,被懲處記1大過,他提起行政訴訟求翻案,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認為軍方處分依法有據,判決駁回。
陸軍、海軍及憲兵,過去都出現過兄弟檔將軍。但雙胞胎兄弟同一年,前後只差四個月晉升將軍絕對從所未見,今年真的出現了。
總統賴清德昨日主持「中華民國114年11月份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肯定國軍在「樺加沙」颱風造成災情的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彰顯「守護人民、服務人民」的國軍精神。賴總統表示,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期勉國軍持續提升不對稱戰力,導入先進科技與裝備,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守護臺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強調,當前,中共持續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灰色地帶侵擾。臺灣除了要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更要堅定反併吞、反侵略、反對推進統一。「我們強化國防不是為了挑釁,而是為了維持現狀,投資國防就是投資和平。」他強調要持續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等方向前進,讓國軍更加現代化與彈性化,唯有以實力守護和平,臺灣才能穩定前行。
內政部擬修正役男體位標準,未來BMI在15到45以內都要當兵,但熟知人事作業的現役士官幹部卻直言,過瘦或過胖的義務役增加,勢必讓軍中管理更困難,且國軍體適能及身體健康管理與考績、升遷、人事安排息息相關,若放寬體位標準,連帶國防部、軍醫局、鑑測單位等一連串規章都要大幅調整。
五胡亂華不僅讓西晉王朝陷入混亂,也深刻改變了北方民族的命運,匈奴、羯族、鮮卑、羌族、氐族五個胡族,各自以不同方式參與中原的爭霸,有的最終被滅或融入漢人,有的建立政權穩定生存,甚至成為北朝正統。這段歷史展示了政治混亂如何塑造民族興衰,也折射出統治方式、軍事策略與文化融合對民族存亡的關鍵影響。
總統在將官晉任典禮上高調讚揚「從二兵到中將」的勵志故事,表面上是階級流動的佳話,實則是體制失衡的遮羞布。台灣現役兵力約15萬,卻養出57位中將、明年還要衝到60;相形之下,以色列國防軍現役17萬、參謀總長「中將只有一人」。這不是誰比較會說故事,而是誰比較誠實面對結構。當兵源補不起來、戰鬥單位缺員成常態,我們選擇的對策竟然是「再升幾顆星」。把升官當解方,本身就是病徵。
國造潛艦「海鯤號」仍在測試階段,主要推手黃曙光28日驚傳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因海鯤號海測規畫已確定無法如期在9月完成,黃選在這個時機點請辭,頗有負起政治責任的意味。不過,據了解,去年520接受賴清德總統慰留的黃曙光,其實未受到重視與重用,或許也是他萌生去意的原因之一。
面對大陸文攻武嚇,賴清德總統今天要求國軍持續提升戰力,建構「可恃、可用、可信、全面」的防衛體系。也期許國軍「集中資源」、「縮短期程」,以機動、敏捷為原則,導入人工智慧、無人載具等新興科技,來提升臺灣在先進軍事科技、武器系統研發與製造的量能,讓國軍邁向更現代化、高效率的未來。
國軍政戰將領傳出異動,據指出,國防部政戰局長陳育琳中將於9月底提前退役,遺缺由陸軍政戰主任史順文中將升任;陸軍政戰主任則由陸軍政戰副主任樓偉傑少將升任,並晉升中將;海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劉慶斌中將屆齡退伍,遺缺由海軍艦隊指揮部政戰主任林傳盛升任,並晉任中將;上述人事安排預計於10月1日正式發布生效。
賴清德總統在府、院、黨與國安單位人事調整告一段落後,接著軍中上將職位將有波異動。據了解,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上將於12月1日屆齡退役,因此,國軍上將人事於年底前將有波異動;此外,海軍政戰主任劉慶斌中將於10月1日屆齡退役,其職缺將由海軍艦隊指揮部政戰主任林傳盛少將升任,同時晉任中將。
陸軍8軍團昨日舉行民國114年軍人節表揚大會暨晉任典禮,指揮官廖中將肯定官兵挺身衛國,挑起重擔,成為國人心中最安定的力量,彰顯軍人節是屬於每一位官兵重要且意義非凡的節日,更強調,軍人存在最主要的價值,就是建構一支可恃的國防武力,務須專注於戰訓本務,為未來的勝利厚實基礎,做好準備。
陸軍裝甲542旅昨日舉辦55週年隊慶暨親子日,除表揚績優人員,也同步舉辦明新科技大學畢業典禮,為完成在職進修學業的官兵撥穗,象徵進修學業有成。此外,現場設置CM11戰車模擬器等全民國防攤位,吸引不少眷屬體驗,有效深耕國防。
國軍政戰系統將領將有大幅調整,軍方人士今(28)日指出,原本要在明年2月才屆齡退伍的國防部政戰局長陳育琳中將,日前打報告向國防部長顧立雄申請提前到今年十月退伍,顧立雄已經予以慰留,但考量陳育琳康及照顧家庭等因素,預料年底以前將會卸任退伍,政戰局長一職看好由資深中將丶陸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史順文接任的可能性最高,屆時將牽動一連串的陸軍政戰將領調整。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申晋強及劉文靖兩名將官的晉任授階儀式,期許兩人在新職位上,發揮專長,強化戰略規劃及訓練機制,以靈活、積極的態度和作為,進一步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也呼籲全體官兵同心協力,以勤訓精練、科技戰力與戰術革新,展現國軍的專業與決心。
立法院通過軍人待遇提升案,遭行政院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賴清德總統今天表示,該方案,不僅在程序上有違憲疑慮,齊頭式的加薪方式,也可能導致薪資結構失衡。未來若釋憲結果合憲,政府將依法追溯補齊,如果確定違憲,會在兼顧國家安全、財政負擔以及整體經濟發展前提下,依照部隊的任務性質,持續完善官兵的待遇制度。
賴清德總統今天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肯定上個月「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再次強化「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他要求各級幹部深入分析各項演練的執行成效,檢討策進作為,讓部隊戰力再精進、軍事戰略更周延。也感謝國軍支援各項救災任務,展現軍民團結、共同守護家園的決心。
空軍副司令姜光華中將於8月屆齡退伍,連帶牽動其餘空軍將領調動。據透露,副司令遺缺,將由教準部指揮官顏有賢中將接任。教準部指揮官則由政戰主任董培倫中將接任。政戰主任則由虞德忠少將接任,並晉任中將。人令將於8月1日生效。
賴清德總統辦公室主任陳羿伶日前漢光演習結束後,在個人臉書PO文表示,本次演習是「打掉重練,一步步推進。一年來,加緊腳步推動改革。」PO文中還附上一張自己穿著全身綠色迷彩軍服的照片,網路熱議。
賴清德總統辦公室主任陳羿伶與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日前著陸軍迷彩服陪同賴清德總統視導漢光演習,遭質疑「沒有軍職卻著軍裝,是否涉違法」?郭雅慧20日表示,這是配合演訓需要,「為尊重專業及作業慣例」,並無違反規定或違法問題。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昨表示,他曾陪同前總統馬英九出席很多軍事演習與場合,但從未穿過軍服,不知慣例何來,也許是民進黨時期才有此「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