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網聯汽車的搜尋結果,共73筆
大陸央視30日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表示,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標準化將持續深入推進並提升開放水準。2025年以來,大陸加快推進汽車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制度修訂:包括自動駕駛系統、組合駕駛輔助等智慧網聯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研製,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電耗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隱藏式門把手安全要求等專項標準研製。
據《界面新聞》報導,廠房內機械臂有序舞動,工人們忙碌地裝配著零部件,一輛輛蔚來主力車型漸次下線。工廠的生產線正全力運轉,準備迎接第四季的交付高峰。這是《界面新聞》9月23日探訪蔚來先進製造合肥一工廠(F1工廠)時看到的一幕。
據《界面新聞》報導,9月19日,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發佈消息稱,因輔助駕駛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小米汽車決定召回2025年8月30日前生產的約11萬輛SU7標準版電動汽車,佔已售SU7車型總銷量的三成。
大陸工信部等8部門9月13日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4大方向18項措施,目標2025年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年增率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成長目標約20%。同時要讓汽車出口保持穩定增長,汽車製造業增加值約6%,再持續「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2026年促使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汽車關稅戰,打亂全球汽車產業布局,但大陸仍對該產業前景充滿信心。根據工信部等八部門13日公布的官方文件,大陸將力爭今年汽車銷量成長約3%至3,23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年增約20%至1,550萬輛。同時,將推進智慧聯網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准L3級車型生產准入。
大陸工信部等8部門13日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年增率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成長目標約20%。同時要讓汽車出口保持穩定增長,汽車製造業增加值約在6%,並持續進行「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2026年促使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
中新網5日報導,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5日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廣東省廣州南沙建設發展工作委員會(省南沙工委)副主任孫志洋表示,港澳各界密切關注、大力支持,累計逾過3100家港澳企業投資南沙、紮根南沙、共用南沙發展機遇。
在第八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上海新一批智慧網聯汽車示範營運牌照,27日正式發放。小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賽可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成為首批獲准企業。
大陸科技大廠小米首款SUV車型YU7近日開賣後,熱度遠超2024年的SU7,但產能與交付成為YU7的最大考驗。陸媒報導,小米汽車二期工廠建設已進入最後階段,並於6月完工,預計7月投產。小米人力資源供應商透露,二期工廠正在大規模徵才,為量產做準備。
大陸官方近期關注汽車產業價格戰「內捲」,但仍積極促消費,大陸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3日發布《關於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預計6月中旬起,將選取滿足鄉村使用需求、品質可靠的新能源車型124款,以此補齊鄉村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的短缺,並組織試乘試駕,售後維保,充換電與信貸金融服務等企業等協同下鄉。
大陸官方近期關注汽車產業價格戰「內捲」,也仍積極促消費,大陸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3日發佈《關於開展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將選取滿足鄉村地區使用需求、口碑好、品質可靠的新能源車型,透過展覽展示、試乘試駕,並組織售後維保服務企業,充換電服務企業,保險、信貸等金融服務企業協同下鄉。
據澎湃新聞報導,面積僅佔大陸全國4%的長三角擁有9座「GDP兆元級(人民幣,下同)城市」,數量是大陸全國的三分之一,GDP合計量約為大陸全國的七分之一。目前,9市統計部門均已發佈第一季經濟運行情況,各地生產供給較快增長,市場需求穩步改善,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上海等7市的當期增速超過去年全年或持平。
中國在向電動車轉型方面繼續引領潮流。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Audi展示引領在當地和全球這一趨勢的最前沿,同時保持內燃機汽車市場的強大地位。Audi及其2家當地合作夥伴一汽和上汽集團展出的產品陣容,共包括了19款車型。其中包括Audi A5L、A5L Sportback、Q5L和A6L e-tron以及AUDI E5 Sportback。
大陸商務部18日公布「關於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支持電信服務及相關數位產業開放發展。擴大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擴大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對外開放力道,推動AI加快產業化應用。加強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據交易、數據安全等創新探索,完善配套市場服務體系,鼓勵發展關聯業務和業態。
「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30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發布,指出統計截至2024年底,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歸國留學人員數量為122.85萬人,目前處於就業狀態的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有60%在AI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領域。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日政策解讀大陸「推動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指出,今年以來,以5G為代表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截至去年8月底,大陸5G基站總數達404.2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32.1%。
大陸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26至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2025年工作重點,包含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提升產業科技創新、前瞻佈局未來產業,並加力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政策落實,同時2025年要力爭累計建成5G基站450萬座以上。
大陸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部署11項重點任務,要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推進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承受適應能力強、恢復速度快的韌性城市,目標2030年要讓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建成一批高水準韌性城市。
德國福斯汽車執行長布魯莫(Oliver Blume)近日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福斯汽車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和比亞迪並駕齊驅,實現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他強調,中國仍然將會在未來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個驅動引擎。
德國福斯汽車執行長布魯莫(Oliver Blume)10日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福斯汽車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和比亞迪並駕齊驅,實現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他強調,中國仍然將會在未來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個驅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