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醫院的搜尋結果,共180筆
即將於12月初登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年迎來史上首度「全球醫院代表團」大規模來台,初步統計,有十個國際產業協會、五個國際醫院協會都是首度來台,最大的歐盟私立醫院聯盟,旗下有6,000家醫院成員;另外,葡萄牙、奧地利、希臘、比利時等國醫院協會皆派員來台,與台灣醫院及生醫產業進行深度技術交流。
鴻海(2317)以科技持續推動「智慧醫療×長照服務×科技創新」整合應用,今(3)日與馬偕紀念醫院、祥寶尊榮長照集團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攜手導入AI穿戴式監測、遠距醫療平台與外骨骼肌力輔助裝置,共同建構智慧長照一體化示範模式,開啟長照醫療新時代。
明基佳世達集團醫療大艦隊旗下中英醫療社團法人,中英醫院於10/28舉行新莊院區動土典禮,宣布正式啟動遷址擴建計畫。
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今年11月7日將於政大公企中心盛大登場,今年主題以「醫療數位與綠能雙軸轉型」為核心,聚焦ESG永續、智慧醫院、病人安全、照護創新與健保變革5大方向。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台灣醫療正面臨人口老化、人才短缺等前所未有的挑戰,醫療改革勢在必行,盼透過醫界最具代表性的學術盛會讓各界對話,找出讓台灣醫療更具韌性的行動。
資拓宏宇(6614)今天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11月下旬上市。該公司長期深耕智慧政府、智慧金融、智慧醫療與智慧城市四大業務版圖,董事長吳麗秀表示,公司主要客戶涵蓋行政院所屬中央二級機關、縣市政府、銀行、國營企業、部立醫院及區域醫院、交通及水利單位,合作模式以大型系統建置、長期維運與顧問規畫為主。隨著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後,公司也持續擴張海外市場,目前已協助銀行前進美、日、澳、新、馬等十個國家,也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至史瓦帝尼、巴拉圭、菲律賓、瓜地馬拉等國。
國立清華大學預計在桃園航空城設置醫院,8月公告招商後,10月20日流標,教育局將重簽MOU,要求一定期限內啟動計畫,或列出詳細計畫辦法,否則將收回土地。清大回應,將積極尋求中央及地方政府協助,及校友、潛力合作廠商的支持,持續推動下一輪招商作業。
鴻海智慧醫療布局再下一城,23日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此合作結合鴻海在AI、雲端與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北榮珍貴的臨床數據與研究能量;鴻海也宣布捐贈3億元經費,分三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鴻海(2317)今(23)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3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盼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AI正在改變醫療現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AI暨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張詩聖指出,AI不僅能協助急診縮短黃金救治時間,更已廣泛應用於心導管分析、腦出血判讀、睡眠監測與護理紀錄等臨床場域,實現「智慧醫院」的願景。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本(10)月17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17屆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醫療資訊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以「醫療資訊平台化:轉型、整合與創新」為主軸,集結國內外重量級專家,深入探討如何運用數據整合與平台化技術,推動智慧醫療新格局,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這場盛會不僅是台灣醫療資訊年度盛事,更是承續王永慶創辦人前瞻理念、推動醫療數位轉型的重要歷程。
為緬懷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的卓越願景,並勉勵長庚人持續追求創新與卓越,長庚醫療體系每年舉辦「長庚醫學週」,作為體系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學術盛會。今年邁入第十七屆的2025長庚醫學週,於10月16日至19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盛大舉行,主題為「癌症醫學領航:創新、挑戰、卓越」。為期四天的活動吸引超過2500位國內外醫療專家、學者及青年研究者齊聚,深入探討當代醫學教育、癌症治療、實證研究與智慧醫療等前沿議題。
桃園市長張善政宣布市立醫院建設已獲衛福部原則同意,象徵地方醫療資源重大突破。新醫院可提升區域醫療量能,減輕大型醫院壓力,讓市民就醫更方便,吸引醫療及相關產業進駐。對房地產而言,優質醫療設施的設立有助提升生活機能與區域形象,帶動人口成長與商業活動,也增加周邊住宅與店面需求。隨著建設逐步落實,醫院周邊地區房市將受惠,成為自住與投資族群關注的新興熱區。
巴拉圭共和國眾議院議長拉托雷(Raúl Luis Latorre Martínez)9日上午率領包括外交委員會主席阿納斯克、台巴友好委員會主席噶瑪拉在內的18人國會代表團,應邀來台參加雙十國慶,並專程參訪臺北榮民總醫院。此次訪團為巴國歷來規模最大的國會出訪,充分展現巴拉圭對臺灣醫療實力與雙邊合作的高度重視。
鴻海擴大智慧醫療版圖,今年已有多項成果,像是在2025 GTC Taipei大會發表AI護理協作機器人、智慧醫院數位孿生及醫學影像AI模型等;另與諾貝爾視光科技合作,打造智慧視覺照護體系,展現從臨床場域到醫療生態系的全方位布局。
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2月宣布要在八德霄裡公園蓋市立醫院,8月親率隊爭取,終獲衛福部來函同意核定499張一般急性病床,將以自建自營方式營運,都市計畫變更案也進行中,預計年底報內政部審議,接著會設計規畫和編列預算,拚2033年完工。
長佳智能(6841)與群聯電子(8299)合資成立的長聯科技,於日前長佳智能法說會中發表首款生成式AI照護型機器人原型機,預計10月起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地驗證POC,若一切順利推進,明年第一季即可進入量產階段。
台中市首座市立醫院「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由中國醫藥大學以BOT方式興建與經營,將自9月24日起試營運。北院區為老人暨綜合醫療大樓,營運初期開放內、外、兒科、婦產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急診及臨床病理科等8科門診及急診服務,核定急性病床數499床,試營運只收治100床。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與全球數據平台Statista共同發布的「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排行榜」正式放榜,台灣此次共有13家醫院入榜,在30國逾千家醫院中,擠進前350名,不僅比去年多5家,而台灣成績最好的竟非台大醫院,而是由台中榮民總醫院再次蟬聯全台最佳寶座,名次較去(2024)年躍進14名至第85名,不僅優於台大的第299名,也是全台唯一擠入全球百強的醫院。
佳世達集團17日首次舉行智慧醫療論壇,該集團結合旗下邁達特、浚鴻數據、達宣智慧,並攜手AWS的雲端運算、機器學習和資安架構,建構涵蓋醫院營運、醫材設備、到精準健康服務的智慧健康生態圈。現已於多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醫療機構展開試點,透過電子病歷、醫療影像與智慧病房管理系統的雲端部署,提升醫療數據整合與決策效率,加速醫療產業數位轉型。
2025菲律賓台灣形象展疫後回歸,也是第三度於菲律賓舉辦台灣形象展,於9月17日起至19日假馬尼拉SMX展覽中心登場,參展規模邀集超過145家台灣企業,瞄準5大主軸,為綠色永續、農漁科技、智慧科技、大健康產業、智慧生活,今年本展特別凸顯台菲產業互補的優勢,隨著菲律賓內需市場持續成長與基礎建設加速推進,台灣企業以創新技術、優質服務正逐步深耕菲律賓市場。貿協預期展覽將吸引超過一萬名買主與觀眾造訪,並創造超過5270萬美元潛在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