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曾繁城的搜尋結果,共63筆
台積電(2330)股價近期屢創新高,也讓內部高階主管與董事的財富跟著水漲船高。根據證交所8月公告資料,台積電共有26位董監事與經理人持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董事曾繁城,他與創辦人張忠謀共事多年,手中握有2.95萬張股票,市值達371.35億元,堪稱台積電內部最富有的董事。
最近接連看了幾部紀錄片,包括《造山者》、《春雨424》、《傷痕─老兵的故事》,以及《離亂之歌》。這些作品不約而同指向一件事—在歷史的縫隙裡尋找應被記住的人和事,重新建構台灣的集體記憶。
最近接連看了幾部紀錄片,包括《造山者》、《春雨424》、《傷痕─老兵的故事》,以及《離亂之歌》。這些作品不約而同指向一件事—在歷史的縫隙裡尋找應被記住的人和事,重新建構台灣的集體記憶。
歷時五年精心製作,由清華大學教授暨兩屆金馬獎得主蕭菊貞執導的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日前於台中舉行特別放映會。此次特映由清大中文系校友涂蔚慷慨贊助,旨在將這部見證台灣精神與科技崛起的作品,分享給更多在地觀眾。
金獎導演蕭菊貞執導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今(13日)舉行媒體試片,連同上週末在台北及新竹兩場意義非凡的特映會,現已累積上千人搶先觀賞、口碑炸裂,電影尚未正式上映就已引起熱烈討論。知名分析師陸行之也受邀觀影,並公開發文表示「請不要再胡扯台灣偷走美國的半導體技術」,他坦言:「我研究台灣及全球半導體產業近30年,都不完全知道這些歷史歷程。」看到幾段當時年輕人因中美斷交對國家的使命抱負及起心動念,真的感動到淚轉盈眶。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主辦今年「2025台積心築藝術季」,今年主題為「A.I-Art & I」,18日起至6月29日將帶來近70場演出。同時,也首度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清大合作,將內部直徑15公尺、高9公尺的全台唯一移動式戶外沉浸式體驗劇場「C-LAB 穹頂劇場」移至清大台積館大草坪展出,輪番播映60場數位影像作品。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年初創下1160元歷史新高價,近來受到川普關稅戰等議題衝擊股價拉回,今(24)日終場下跌20元至1075元,但仍站穩千金股行列,高層身價跟著水漲船高,統計顯示,持股最多的是81歲的董事曾繁城,董事長魏哲家的持股排名第四。
台積電董事會將於美國時間2月11日(台灣時間2月12日)召開,市場預估,2024年第四季配息暫定4.5元水準,若經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同意,有望調高至5元,不僅較前一季增加0.5元,更再創史上新高,單季釋出資金活水近1,300億元。
台積電元老級高階主管曾繁城持有29,473張台積電股票,若以龍年封關的1135元計算,持股市值高達334.43億。曾繁城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重要戰友,且根據張忠謀自傳下冊所述,曾繁城是催生分紅制度的重要推手。
科技業大老們有錢有閒之後,吃、喝已不再是單純的填飽肚子,而是品味與理念的展現;愈來愈多科技業大老闆「斜槓」當餐廳老闆、當酒商賣酒,甚至醉心於釀酒。
《富比士》(Forbes)的台灣創富故事中,半導體行業扮演了重要角色,講到半導體,就不得不提台灣晶圓教父,台灣富豪常客、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尤其去年7月股價衝上千元,擠身千金股,2025年1月更一度衝上1160元,市值飛越30兆元,截至22日台股封關日,張忠謀身價比去年大增6成,從16名一舉衝上第10名。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日舉行全球唯一場次新書發表會,他火力全開,左評英特爾、右批三星。談及擘劃半導體產業遠景,張忠謀認為,英特爾對未來策略沒有定見,並且「他們沒有諮詢(Consult)我」,但強調始終將英特爾當成朋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日出席新書發表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到場支持,會前被媒體問到英特爾過去與台積電的競爭關係,直言「英特爾打不過台積電」,並表示已經多次向張忠謀當面祝福。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歷時6年完成的自傳下冊,書中2次提到徵詢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到台積電擔任CEO;今(9)日舉行新書發表會,包括前總統蔡英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等多位政商巨頭受邀出席力挺,而黃仁勳的專機目前還在杜拜,外界猜測是否可能驚喜現身。
備受矚目的《張忠謀自傳:下冊》於11月29日正式出版,歷時六年書寫的巨著,涵蓋台積電創立與崛起的全貌,揭露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從職場挫折到帶領台灣站上全球半導體頂峰的心路歷程。9日將舉行全球唯一場次的新書發表會,出席貴賓備受各界關注。被視為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的重要推手,自傳近20萬字的內容透過簡潔而真摯的筆觸,描繪科技巨擘的堅韌與洞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新書《張忠謀自傳下冊》新書發表會預計將在12月9日於台北舉行,重量級嘉賓名單出爐,除夫人張淑芬女士外,現任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董事曾繁城也將到場;由執筆人張忠謀親自進行新書導讀,而前總統蔡英文將於現場分享觀後心得。
時隔26年,張忠謀今年於天下文化終於推出自傳下冊,在自傳中談及台積電創辦歷程,且在《遠見雜誌》12月號的專訪中,不僅透露寫自傳的過程中常掉淚,也透露曾經歷5年3次辭職,自喻為「過河卒子」的惆悵,他表示當年「我三次辭職,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70歲迎來半退休生活,他拋下震撼彈,並指出,正與母校美國柏克萊大學校長研議成立智庫,研究國家工業策略。
針對川普放話加徵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商品關稅,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26日出席第18屆潘文淵獎頒獎典禮時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不會有什麼變化」。他進一步分析,台灣與美國半導體產業利益基本類似,目前看起來,川普2.0與我們目標相同,台灣半導體成功、就是美國半導體業的成功。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26日獲得潘文淵獎,在獲獎感言中談到會加入台積電,主要是前執行長蔡力行及現任董事曾繁城的邀請,也感謝創辦人張忠謀給予參與公司各方面的經營,在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時,一度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