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有通膨的搜尋結果,共151筆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接受《六十分鐘》(60 Minutes)專訪時宣稱:「我們現在沒有通膨,我們的雜貨價格下降了。」然而根據官方數據,這兩項說法皆與事實不符。分析指出,川普正重蹈拜登政府的政治覆轍——否認通膨對民眾生活造成的實際傷害。
公股銀行今年前三季獲利大多較去年同期成長,立委16日關心公股銀明年度調薪計畫。據了解,往年若軍公教調薪,泛公股銀多會循往例配合全體調薪,如今年啟動全面加薪,明年應無全面調薪計畫,但仍有既有年度晉級加薪,平均幅度約落在2%~4%,依員工職級而定。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最新演說立場更偏鴿,強調就業市場持續惡化,華爾街解讀是在替聯準會在10月底降息鋪路。鮑爾同時暗示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縮表,意味量化緊縮(QT)行動即將劃下句點。
美國總統川普再簽行政命令,H1B簽證費用提高到10萬美元,引起軒然大波。此項高額簽證費用新政,將使美國企業聘用印度、中國、韓國、台灣等地人才的成本上升,尤其是利用H1B簽證聘僱人數最多的印度人,可能重創印度的科技及外包服務業、美國的科技產業。美國由於服務業高度發達,科技人才的培養相對有限,川普此一作法若長期實施,肯定不利於美國吸引海外科技人才。
反映生產端價格的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8月數據低於預期,相較前月明顯降溫,總體PPI月增率甚至出現負值,這凸顯示企業在面臨關稅成本上升壓力下仍保持價格克制,美國通膨並未因為關稅失控,這也使得聯準會下周降息已是大勢所趨。
反映生產端價格的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8月數據低於預期,相較前月明顯降溫,總體PPI月率甚至出現負值。這顯示美國通膨未因關稅失控,聯準會下周降息是大勢所趨。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川普實施的全球關稅大多屬於違法行為,這次裁決為川普大規模互惠關稅計畫投下變數,華爾街分析師也指出,投資人已逐漸意識到關稅帶來的影響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這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週五推翻了美國總統川普的多項歷史性關稅政策,認定他逾越越總統權限,川普回應稱「如果這些關稅被取消,將會是我們國家的徹底災難。」。對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嘲諷回應了。
台股27日收史上新高,公股銀行指出,短線因美國對台灣晶片關稅內容尚不明朗,台股仍面臨震盪走跌的壓力;不過,下半年為傳統消費性電子旺季,外銷數據顯示全球AI需求強勁,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具有供應鏈優勢,中長線持續看好台股表現。
國泰金(2882)今天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李長庚指出,對於台幣波動,因為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新制,加上金管會措施,匯率的變動影響性將會越來越中性。而因為4月川普解放日、對等關稅實施後,主要因應市場波動,國壽手上現金部位占總投資金額比重大幅攀升到5.2%,未來資產配置仍將以海外固定收益為主,風險性資產依照市場變化做機動性調整。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決策反覆、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亦要求各國半導體產業赴美投資上兆美元。面臨此一困境,台灣若只見招拆招,將面臨左支右絀的窘境,政府和企業必須聯手合作,推動更大格局的戰略,才能維繫台灣競爭力於不墜。
美國川普新政府成立,在這半年內的政策施行,讓台灣的經濟發展,除了毛利較高的部分半導體產業外,其他大部分產業都深受其影響,且力道強勁,因客戶改變消費習慣,成為剛需採購的營運模式,紅海巿場形成,擠壓價格結構,各產業段加工差嚴重不足。
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台灣稅率為20%。對此,台化(1326)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市場不確定變數趨緩,需求會陸續出來,但供應鏈、訂單將呈現新型態,業者必需抓住這種轉變;尤其,國家間的稅率差會影響供應鏈,台灣與韓國差5%是個挑戰。
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關鍵48小時」,除8月1日關稅大限考驗外,美國重要就業與經濟數據、美日央行利率決策與四大科技巨擘財報將陸續出爐。金融服務公司Jones Trading分析師歐魯克(Mike O'Rourke)直言,「本周是今年最關鍵一周」,將為下半年市場行情定調。
美國第2季GDP成長3%,優於市場預期,激勵周三(30日)美股主要指數開盤走高,但隨著聯準會(Fed)宣布最新利率決策的時間逼近,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主要指數小幅波動,道瓊工業指數早盤紅翻黑。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在聯準會(Fed)開會前夕持續施壓,表示聰明人會在本周降息,降息之後會讓美國經濟更好,但Fed恐要讓總統川普再度失望,因為市場預料其利率將持續按兵不動。但市場聚焦鷹鴿交鋒下,是否釋出明確的9月降息訊號引人矚目。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9月利率仍舊凍結機率已跌到4成以下。
羽絨及機能服飾廠光隆(8916)生產基地所在的越南、印尼對等關稅出爐,稅率分別落在20%、19%,光隆營運吃定心丸。光隆指出,客戶下單信心有望逐步回溫,目前第三季訂單已接完。今年成衣、羽絨訂單成長可期。
美國總統川普透過關稅戰,介入各國政經結構調整,長遠而言,將影響全球產業發展與投資趨勢。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19日在網路節目《下班國際線》提到,川普要做的一方面是要打消國債,另外一方面,川普在打的是一個全球地緣經濟的版圖重新整理,叫做「唯美國獨尊的再全球化」。
美國聯準會10日公布6月政策會議紀要,揭示內部對利率政策日益分歧,核心爭點圍繞關稅對通膨是否為長期影響。美媒分析,儘管美國近期關稅政策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和緩,但整體經濟政策環境的快速變化,仍為聯準會的決策增添高度不確定性,市場對7月降息預期也已大幅降溫。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於美東時間六日接受CNN訪問時表示,川普新關稅政策的90天暫緩執行期限將於七月九日截止,接下來的幾天將向大概100個國家發送關稅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