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服務輸出的搜尋結果,共51筆
AI需求大爆發,主計總處10月31日公布第3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7.64%,較8月預測2.91%大幅上修4.73個百分點,為近17季以來次高增幅;主計總處官員表示,AI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加上關稅衝擊減緩,商品出口表現遠優於預期;若依陸續出爐各季經濟成長率上修概估數字估算,全年經濟成長率是「坐五望六」。
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發布今(2025)年第四季台灣經濟預測,大幅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5.45%,不僅較第三季時估測的3.05%,大增2.4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高於主計總處、中央銀行的預測,更是國內主要經濟機構的最高估值。今年成長模式亦調整為「內外皆溫」情勢,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勢開高走低,預估年增率1.81%。
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發布今(2025)年第4季臺灣經濟預測,一如預期,大幅上修今年全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5.45%,不僅較第3季期間估測3.05%,增加2.4個百分點,更高於主計總處、中央銀行的預測值,更是國內主要經濟機構的估值。
對等關稅衝擊漸減,台經院25日發布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6.8點,終止連五跌,上揚1.17點。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主要是關稅、匯率等利空淡化,至於外界關注232關稅,推測風險不大。
川普將公布「232條款」調查結果,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25日指出,川普說法反覆,但高階半導體具價格轉嫁能力,加上AI軍備競賽推動需求,最關鍵的是「美國要用台灣硬體做自己的軟體生意」,推估衝擊不會如想像中大,但提醒川普出招是組合拳,「關稅、匯率一起來」,台灣廠商無法掉以輕心,要有持久戰的準備。
廠務與工程整合服務商信紘科技(6667)看準全球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擴產潮,積極深化「綠色製程建廠解決方案(Turnkey)」布局,並同步推進國際化戰略,鎖定中國、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等主要建廠熱區,搶佔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化帶來的龐大商機。公司指出,今年來不論在台灣本地或海外市場,擴廠詢單與簽約節奏皆明顯加快,在手訂單能見度已攀至新高,為未來營運成長樂觀。
受惠關稅戰廠商拉貨潮,出口表現優於預期,主計總處7月31日公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7.96%,不僅較5月預測的5.23%,大幅拉升2.73個百分點,也創近4年來同期新高;學者警示,「這恐怕是關稅風暴前的榮景」,台灣關稅尚未公布,全球經貿局勢不確定,全年是否保3仍待觀察。
網通股王智邦(2345)6月營收達245.43億元,首度突破200億元大關,並創下歷史新高,較5月營收182.8億元大幅成長34.3%,年增184.8%,這也是智邦連續四個月刷新歷史營收紀錄。上半年總營收達1,033.6億元,年增138.9%,再創同期新高,接近2024年全年目標營收1,104億元。
缺乏天然資源與市場規模的台灣,出口永遠是經濟成長的引擎。回顧歷史,直接貿易或間接貿易,最終市場還是比我們更先進、更高所得的國家。唯當今,全球化告終,川普2.0以「對等關稅」與「大而美法案」代表的經濟戰略大變革與地緣政治博弈,讓世界市場瞬間變成極高不確定性,且更碎片化。
因應商業服務業市場快速變化,經濟部中小及創新企業署發布「創新服務業品牌價值計畫」輔導商業服務業進行品牌行銷推廣以及品牌輸出,促成跨境銷售,帶動整體營收。法人指出,國內已經開始推動服務業品輸出的企業,又最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讓人聯想到的就是鄉林建設,其自創高端酒店品牌的涵碧樓文創度假酒店,鄉林集團準備導入「輕資產經營」的資產操作戰略。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號召有線電視業者打團體戰,力邀凱擘、中嘉、TBC、台灣大、台數科、大豐電等籌組有線寬頻大平台,台數科5日表示,外界流傳「籌組並加入籌組行列」之說法與事實不符,董事長廖紫岑強調,下半年台數科集團重點發展將會跟科技界深度異業結盟,朝海外智慧科技輸出的方向前進。
網通股王智邦(2345)於今日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黃國修主持。他表示,智邦的成長動能主要來自AI產業的蓬勃發展,看好AI將持續推動全球網路進化,而AI與網路技術密不可分,這正是智邦的優勢所在。展望2025年,智邦將持續以ODM服務、JDM服務、開放基礎架構部門,以及戰略技術投入與合作等「四大支柱」作為發展策略,穩健拓展布局。此外,股東會也通過去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1元。
全球旅遊復甦與資產配置多元化需求升溫,台灣建設與房仲業者積極跨足海外飯店與酒店式公寓市場,從馬來西亞、大陸到美國、甚至推進至永續旅遊的新藍海─沙巴與環灘島。亞昕國際、鄉林建設、大陸建設與信義房屋,正以不同的布局與策略,搶攻國際觀光與房地產商機。
疫後外貿復甦、航運費用上漲,竟能帶給台灣對美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改善!自民國100年起算,台美服務貿易逆差約48億美元,及至113年金額已降到2.2億美元,明顯低於過往平均。財政部分析,主因是航空運輸順差擴大帶來的加持力道。
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公布去年貿易排名,我國官方摘取其中商品出、進口情況做了簡要說明,看似平淡無事。然而,WTO所公布的不只商品貿易排名,也公布服務貿易排名,去年我國服務輸出排名掉到世界第30名,這是名次最差的一年。
1999年底世界貿易組織(WTO)在西雅圖召開部長會議,總統柯林頓向反對自由化的傳統產業勞工表示:「美國人口只占全球4%,但GDP卻占全球22%,若不把多出來的產品賣給其他96%的國家人民,美國的經濟將無法成長。」他呼籲那些敵視自由貿易者要理性思考。
對等關稅重燃貿易保護主義,引爆全球市場劇烈震盪,外界開始思考除科技產業,台灣是否還有其他產業能撐起經濟成長的新支柱?專家指出,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品質早已在國際間享有盛名,是名副其實的「醫療優等生」。過去台灣醫療輸出多停留在「個別技術移轉」,缺乏制度性、系統化的長期經營,可透過「以醫帶商」策略,帶動醫材、藥品甚至高端設備廠商共同出海,開拓東南亞百億市場商機。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對等關稅,個別國家依其對美所享有順差大小課徵不同的關稅稅率,即或對美國逆差者如新加坡、英國、澳洲、巴西等國也得上繳10%的關稅,此舉讓全球貿易大開倒車。
1787年美國各州代表聚集於費城修憲,爭議十分激烈,憲法最終能順利通過係得力於華盛頓與富蘭克林,富蘭克林隨後表示:「主席座位後方油畫裡的太陽,讓人很難辨認究竟是夕陽還是旭日,但如今我終於知道它是東升的旭日,而非西沉的夕陽。」
香港統計處3日公布預先估計數字,2024年第四季GDP年增2.4%,增幅較第三季的1.9%擴大,2024年全年GDP年增2.5%,符合港府預期。港府發言人表示,雖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但預期2025年香港經濟有望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