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謀偉的搜尋結果,共09筆
AI無人載具市場需求持續上升,工研院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聚焦臺灣如何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出席院士包括施振榮主席、林耕華、林本堅、史欽泰、王康隆、張有德、楊育民、楊振通、劉德音、林憲銘、蕭慈飛、海英俊、李謀偉、劉克振、吳明賢、陳適安、童子賢、米玉傑、余俊彥、蔡長海、羅唯仁、倪衍玄。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AI無人載具的市場需求不斷推升,工研院日前舉辦第14屆院士會議,會中針對臺灣深耕AI無人載具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院士們認為,AI無人載具是臺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應持三大策略全速前進。
李長榮集團第五屆李謀偉科學論壇5日圓滿落幕,展現集團及李謀偉、楊賽芬伉儷對促進科學交流與國際合作的不懈支持。本次論壇聚集國際頂尖科學家與國內外青年學者,共同推動跨學科合作、促進創新研究,並深化生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之應用影響力,期盼成為驅動科學創新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孵化器。
針對高雄氣爆高雄市政府提起之損害賠償案(案號: 107年度重上字第97號宇股),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7日判決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應負賠償責任,但賠償金額降低。
針對高雄氣爆高雄市政府提起的損害賠償案,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於昨(17)日判決李長榮化工應負賠償責任,但賠償金額降低,公司仍感遺憾,並期盼最高法院釐清責任歸屬,還本公司公道。
針對高雄氣爆高雄市政府提起之損害賠償案(案號: 107年度重上字第102號洪股、107年度重上字第110號列股),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於10日判決李長榮化工應負賠償責任,本公司深感遺憾,將委請律師依法提起上訴,以維公司信譽及股東權益。
2014年高雄氣爆事故,釀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高市府提起代位求償訴訟分為6案,其中對李長榮化工與華運及中油求償,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今(10)日部分宣判,認定中油無責,榮化與華運改判決僅獲賠2847萬元,可上訴。對此,李長榮今回應,對此判決深表遺憾,將上訴,盼最高法院還公道。
李長榮化工主要本土股東李長榮家族,11日透過李長榮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與日本電解簽訂合作同盟合約,提供融資950萬美元(近新台幣2.95億元)於日本電解旗下之電解美國(DENKAI AMERICA INC),除了促進雙方合作同盟關係,分享李長榮集團在美國的建廠與營運經驗,也將由集團成員之一李長榮科技取得日本電解技術權。
李長榮集團公司宣布與日本電解簽訂合作同盟合約,融資950萬美元於日本電解旗下之電解美國(DENKAI AMERICA INC,日本電解與電解美國後稱電解集團),榮科(4989)將透過技術合作,取得日本電解技術授權,並促進雙方合作同盟關係,分享李長榮集團在美國的建廠與營運經驗,榮科今天盤中股價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