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應然的搜尋結果,共44筆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患者在周日、國定假日就醫,上路首日全台僅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表示,未來會加強宣導,也需地方衛生局、醫師團體、各醫院共同推廣。專家則認為,衛福部可統整假日開診的基層診所,幫助民眾分流就醫。
流感、新冠疫苗首度在10月1日同步開打,衛福部鼓勵民眾「左流右新」,但開打第一天各醫院打氣平平,流感疫苗接種數普遍不如去年,新冠疫苗接種數更是慘澹。醫師呼籲,流感已提前進入流行期,民眾應提高警覺盡速接種,並強調疫苗副作用微乎其微,保護效果更重要!
首波大罷免以「25比0」宣告失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點名6閣員下台,其中1人為衛福部長邱泰源。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等醫師公會聯合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基層醫療協會等11大醫界團體發出聲明,聲援邱泰源。醫界團體認為,衛福部在邱泰源帶領下,展現對台灣人民健康最大的承諾和行動力,回應了醫療界殷切期待。
教育部6月同意以公費生名額設系的清華、中興、中山3校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並將國防醫學系自總量管制忽略不計,醫界擔心此舉將打破行之有年的1300名員額,增至1600人,雖然教育部重申,1300人總量未變,但醫界批評教育部只計算了高中考醫學系者,未將國防退伍及海外回來醫師納入統計,根本是避重就輕、過於狹隘。
教育部今年6月同意原以公費生名額設系的清華、中興、中山3校學士後醫學系,改為自費一般生,招生名額增為35名,並將國防醫學系自總量管制忽略不計。醫師公會、基層診所代表共同發聲明反對,擔憂將打破行之有年的1300名員額,重蹈南韓醫師罷工的覆轍。
近期Youtube上出現一些影片,稱用鹽水漱口能夠殺菌、消滅病毒、活化免疫細胞、改善鼻炎、治療打呼、口臭,如果再加上小蘇打粉,還能防蛀牙。對此,醫師指出,影片中鹽水濃度僅有0.5%,無法殺菌,只有清洗口腔的作用,和「一般清水漱口」差不多,且事實上要高濃度的鹽水才有殺菌效果,但這也無法時常使用,否則會造成口腔細胞受損。
立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國定假日將新增4+1天。西醫基層擔憂,假日增加後,開診成本將提高,醞釀提案下修基層合理門診量,希望從一個月25天減少至24或23天,但大醫院擔心病患湧入,希望落實分級醫療因應。藥界則以連鎖藥局營運成本增加影響較大,不過整體可降低藥師過勞,仍樂觀看待。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國民黨所提《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未來國定假日將新增4+1天,除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外,還新增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醫界擔憂,假日增加後,開診成本也提高,員工上班會需要2倍薪、補休,已在醞釀向健保署提案下修西醫基層合理門診量,希望從一個月25天減少至24或23天。
健保特管法修法吵不停!健保署研擬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醫院、診所聘雇醫事人員薪資若未達最低投保薪資且未公開,就不予特約。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昨日表達反對,批評健保署將薪資納入特約條件是「濫權」;健保署表示,目前正在蒐集意見中,5月8日會再開第二次會議,邀集各方一起討論。
越來越多民眾重視定期健檢,但臨床觀察,要拍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檢查,許多人要等一個月。衛福部醫事司今日(21)下午開會討論,是否開放醫院外的醫療機構,如診所、健檢中心設置CT及MRI,讓急需檢查的患者和自費健檢民眾分流,然而放射師與醫院各協會意見不同,會議暫無定論。
流感肆虐引發疫苗搶打潮,行政院緊急加購10萬劑公費疫苗,訂於20日開打。感染科醫師提醒,3月到6月可能有第二波流感疫情,高風險族群應該及早打疫苗。基層醫師則觀察,近期流感疫苗詢問度已趨緩,10萬劑是否打得完很難說。據了解,若開打後評估打氣不佳,疾管署預計在228連假前開放全民接種。
疾管署增購1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2月20日開打,但今年10月起,即將改為接種三價疫苗。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今年2月打疫苗是「還去年的債」,下個秋冬流感病毒株已經不同,並不能「省下一針」,今年10月必須再打一針,才能有足夠保護力。
台灣爆發麻疹群聚事件,緊急匡列逾3000名接觸者,甚至因數量太多無法全面追蹤,只能呼籲足跡重疊者自主健康管理,結果引起民眾恐慌,搶打麻疹疫苗。感染科醫師指出,1980年前出生的人多已自然感染具免疫力,不需要再接種。
麻疹疫情狂燒,加上有個案搭高鐵趴趴走,讓民眾爭相搶打疫苗,基層醫師建議疾管署釋出公費麻疹疫苗,提供給25~43歲民眾,並排出優先次序,醫療人員、航空機組人員等高風險對象先施打。衛福部表示,目前自費疫苗尚有2.7萬劑,爆發大流行機率不大,籲民眾不需要搶打。
麻疹疫情狂燒,某醫院群聚案不斷擴大,還有境外個案搭高鐵趴趴走,讓民眾繃緊神經,全台各地診所接到不斷接到詢問有沒有麻疹疫苗可打的電話,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建議疾管署釋出公費麻疹疫苗,提供給25~50歲民眾,排出優先次序,讓醫療人員、航空機組人員等高風險對象優先接種,並同時向廠商採購。
公費流感疫苗元旦起開放全民施打,疾管署統計,接種情況是去年的2至3倍多,打氣相當旺。醫師觀察,僅少數人因國光疫苗變色問題、高端疫苗過去的爭議,而傾向選擇進口疫苗。隨著解封,許多人都想出國玩,日本現在也在流行期,提醒民眾出國前2周就要先接種疫苗,才有足夠時間產生保護力。
公費流感疫苗元旦起開放全民施打,滿6個月以上,都能免費接種,目前進入第3天,打氣比去年還旺盛,今年的接種情況是去年的2~3倍多。醫師觀察,僅少數人因國光疫苗變色問題、高端疫苗過去的爭議,而傾向選擇進口疫苗。隨著疫情解封,許多人都想要出國玩,尤其日本現在也在流行期,提醒民眾,出國前至少2周就要先接種疫苗,把握近期接種,才有足夠時間產生保護力。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起開打,卻受到強颱山陀兒攪局,近日又有國光疫苗出包,打氣不若往年一開打就強強滾。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公費流感疫苗今年品牌最多,但民眾卻有選品牌效應,每天都有人打來問,「今天打什麼」,聽到不是國外的就不打。醫師憂心,如今疫苗打氣低迷,一旦秋冬爆發疫情,將影響民眾健康。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10月1日起開打,卻受到強颱山陀兒攪局,近日又有國產疫苗出包,打氣不若往年一開打就強強滾。基層醫療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公費流感疫苗今年品牌多,其中有國外品牌一劑要一千多元的,也有兩家國產的,民眾打電話來問「今天打什麼」,聽到不是國外的就不打。
醫界爭取調高診所藥事服務費,要求政府比照社區藥局,調劑藥品從39點提高到54點,避免「同工不同酬」,卻遭藥師公會反對,憂讓醫藥分業開倒車,雙方都揚言走上街頭。8月底藥師公會等代表更前往健保署開會。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今天(22日)表示,規畫先了解藥界意見後,預計本周和醫界開會,最後再聚集雙方與會,重點是必須「站在患者的利益」來尋求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