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聚變的搜尋結果,共42筆
據大陸駐美國大使館11月4日消息,謝鋒大使在上海舉行的美陸貿易全國委員會2025年度中國運營大會交流晚宴上,透過網路視訊發表了「雲」致辭。對於陸美先前元首會晤、高層經貿磋商達成的共識,謝鋒呼籲美方,「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也不能節外生枝,不要打零和博弈的小算盤,更不要動損人利己的壞心思。」謝鋒也把話挑明,「台灣、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希望美方不挑事、不越界。」謝鋒還對美國工商界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做「早起鳥」,抓住歷史機遇;二是做「推進器」,助力雙邊關係;三是做「催化劑」,促進友好交往。
剛於23日閉幕的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新華社28日公布建議全文,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並就上述建議提出說明,強調未來五年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同時在提振消費、擴大投資、改善民生、綠色轉型等議題也多有著墨。
中國新聞網報導,可控核聚變裝置被喻為「人造太陽」,代表著人類探索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向,其關鍵核心材料製備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28日透露,該所戎利建研究員團隊最近突破可控核聚變用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REBCO)用金屬基帶技術瓶頸,實現了「人造太陽」關鍵核心材料大陸國產化製備。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3日閉幕後宣布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稿,在美國持續對中國加強科技封鎖下,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重中之重。大陸官員24日透露,該時期要推動量子科技、人工智慧、高階算力晶片等發展,並致力在半導體、高階儀器等全產業鏈進行關鍵技術突破,希望能在未來10年,再造一個中國高技術產業。
大陸科技部部長陰和俊24日表示,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的建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十五五」時期,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更針對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4方面作出部署,以及全面實施「人工智慧+」行動。
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24日出席「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了4方面重點任務,包含了「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
中國大陸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對全球稀有金屬供應鏈的衝擊,專營鎢、鈷回收冶煉的聯友金屬(7610)成為市場焦點,今(13)日以107元跳空漲停開出,強勢鎖住。
在中美科技競賽的背景下,大陸希望在未來產業取得先機,各科技重鎮紛紛加快布局。上海政府11日公布推動未來產業的相關方案,重點鎖定矽基光電子、第四代半導體、6G、核融合(大陸稱核聚變)、量子科技等產業,目標到2027年,能發展出20家左右未來產業生態的主導型企業。
聯友金屬(7610)9日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6億元,其中鎢酸鈉加工及自售出貨佔比為57:43,本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8%,主要在於第三季鎢酸鈉的平均售價(換算台幣售價)較去年同期增加51%,以及今年的新產品——電池級硫酸鈷持續穏定出貨所致。
據央視新聞報導,這個大陸國慶中秋假期,中國多領域捷報頻傳,多項大國重器實現重要突破。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用電量持續攀高,為滿足迅速增加的用電需求,大陸也加入全球研究發展核融合發電的行列。
823公投台灣民眾投出434萬1,432票贊成延役核三電廠、占投票人數74.17%。但很可惜,未達投票權人總額1/4以上門檻,此次公投仍有1,500萬民眾未出來投票。台灣能源結構保持一定比例核能,應是台灣未來人民的心聲。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北京宣稱多項指標提前達標,從養老保險覆蓋率到5G建設,皆展現制度與技術成果。然而收官並不完美: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市持續探底、地方債務累積、人口負成長成為結構現實。十四五的成功在技術與基建,未竟之業在制度與社會,這張成績單為十五五埋下挑戰,也促使中國重新定義現代化。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年,北京宣稱多項指標提前達標,從養老保險覆蓋率到5G建設,皆展現制度與技術成果。然而收官並不完美:青年失業居高不下、房市持續探底、地方債務累積、人口負成長成為結構現實。十四五的成功在技術與基建,未竟之業在制度與社會,這張成績單為十五五埋下挑戰,也促使中國重新定義現代化。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9日報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呂文斌、研究員蘇銘共同撰文指出,能源問題是各國安全優先領域,抓住能源就抓住國家發展和安全戰略牛鼻子。中共十八大以來,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能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據澎湃新聞報導,截至9月1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11605.6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96.43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11129.2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57.53億元;兩市合計22734.9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53.96億元。
最近大陸網路有一個段子,說明為啥中國不在川普對華禁止晶片出口之時,就對美展開稀土制裁?原因竟然是彼時中國尚無法製造氦氣,要等到2024年,中國企業成功提取純度達99.999%的超純氦氣,可滿足國內高端需求。
全球晶片戰開打,科技產業供應鏈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華為(HUAWEI)創辦人任正非,本月10日罕見接受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專訪,並稱華為的晶片仍落後美國一個世代,「但北京卻具備許多AI優勢」。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也在一場科技展訪談上,解讀任正非的意思,認為他(任)的想法是,就算美國選擇不要參與大陸市場,華為仍有實力可以覆蓋大陸、甚至其他市場的需求。
美中在倫敦經貿磋商是否鬆綁「晶片管制」之際,大陸《人民日報》10日在頭版刊登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專訪。任正非直言,美國誇大華為成績,華為晶片還是落後美國一個世代,但他也強調,中國沒必要擔心晶片問題,因為透過軟體計算輔助,還是能與先進晶片水準相當;況且軟體是卡不住脖子的,未來會有更多開源軟體提供支援。
中美在倫敦經貿磋商之際,大陸《人民日報》10日在頭版刊登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專訪。任正非表示,華為晶片還落後美國一個世代,但他也稱,沒必要擔心晶片問題,因為透過疊加和集群等方法,計算結果能是與先進晶片水準相當;況且軟體是卡不住脖子的,將來是千百種開源軟體滿足整個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