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植林的搜尋結果,共73筆
46歲林先生因擴張型心肌病變,導致心臟功能急劇惡化,8月起數度心臟驟停,台大醫院先將壞死心室全部移除、切掉半顆心臟,再成功利用「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創下亞洲首例。患者術後雖無心跳、量不到血壓,但能靠雙輔助器穩定提供連續血流,已能進食與行走,正住院等待心臟移植救命。
位於仕豐南路與仕豐路成功巷交會處的「公兒10公園兼兒童遊戲場」已於10月正式完工開放,面積約0.18公頃,打造出結合自然綠意與共融遊戲的精緻場域,讓鄰里居民多一處溫馨互動的公共空間!工務局公園處指出,公園以「共融式公園」為設計理念,充分利用現有平坦地形與社區環境特色,規劃出適合各年齡層的休閒空間。
企業參與森林碳匯以取得減量額度,在農業部及環境部跨部會合作下,已有多元法規及方法學管道,環境部最新審議修正後再通過「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這是繼既有的「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去年12月新增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竹林經營」方法學,再新增的途徑之一。
為促進民間投入造林工作,達成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出「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修正案,環境部19日審議修正後通過,並將名稱修正為「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可適用於6年非森林狀態、崩塌等天然災害導致林地裸露或移除外來入侵樹種後復育造林等,預估每年每公頃約有10公噸碳權。
印度煤炭部及其國有企業(PSU)正透過推動永續採礦,最大限度地減少碳足跡,並確保採礦後的土地利用,能符合印度的環境目標和國際承諾。
新北市第九選區光復里傳出大罷免票數「寫反」誤植,中選會回應若有錯置,經該區公所請新北市選委會更正及初審,新北市選委會今(29)日研判是主任管理員的疏忽造成。但立委林德對於兩單位回答批評是「將責任推卸給基層」,要求中選會應協助釐清選務疑慮。
海草床和紅樹林不只是生態保育的搖籃,更是吸碳高手!我國海洋碳匯政策邁入制度化重要里程碑,由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手提出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藍碳方法學,已於7月24日獲環境部正式通過,成為台灣首套具科學依據的藍碳碳匯計算標準,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注入新動能。
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合提報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藍碳方法學,24日經環境部審議通過,成為我國首套具科學依據與操作可行性的藍碳制度指引。藍碳指的是如紅樹林與海草床等海岸生態系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自然碳匯,由於其碳吸存效率遠高於陸域森林,已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新趨勢。台灣擁有廣大海洋與沿岸資源,在藍碳發展上具備天然優勢,未來將成為淨零轉型過程中重要的自然解方。
如何對抗全球暖化?人們常常會說到「種樹」,但是樹木會落葉,會枯萎,在枯葉枯枝腐敗後,又會釋放二氧化碳,所以效果不彰。然而科學家發現,一種在肯亞的無花果樹,竟然可以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石頭,這或許是對抗二氧化碳的新希望。
台灣西部沿海地區長年面臨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與極端氣候等多重挑戰,導致大片土地逐漸失去農林利用價值,為找出可持續的復育解方,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近年於轄下嘉義研究中心四湖試驗站積極推動「雙管齊下」的復育模式,結合天然更新與人工造林,打造兼具生態功能與土地利用潛力的新型造林模式。
全長約3公里的滿茶古道,曾因風災與地形變遷而一度荒蕪,歷經滿州觀光促進會兩年努力勘查與修復,在墾丁國家公園與林業試驗所攜手合作下重現風貌。從港口吊橋出發,陡坡而上可遠眺茶園與太平洋壯麗景致,涼風拂面中感受山海交會的壯闊。
為邁向淨零碳排,農業部、海委會提出「紅樹林減碳方法學」,環境部今(12)日召開第3次審查會議,最終經過討論,審查委員建議本案補正部分內容包括限縮適用範圍、明確界定紅樹林邊境等再行送審。
我國為邁向淨零碳排,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其中也包含「植林增碳匯」措施,然而紅樹林是否真能成為淨零碳排助力,卻引發政府與民間學者意見分歧,博士李晨光也提出4大觀點直指,我國受限於自然環境,再怎麼努力增加紅樹林面積,對我國減碳目標的貢獻仍不到1%,且還會造成其餘負面影響。
環境部於今(12)日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審查會,但卻遭民團指出,此草案爭議極大,若倉促通過,將可能誤導企業投入錯誤策略,反而造成對生物多樣性與原生棲地的傷害。
為響應全球環保減碳趨勢,北台8縣市發起「為地球種下一棵樹—百萬人種百萬樹」,號召全民踴躍種樹,為地球盡一分心力,22日在新北市府宣布活動開跑;百萬人種樹活動將持續到2026年4月,透過專屬網站提供免費苗木及媒合公有土地。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植樹不只是短期行動,更是為後代創建健康的生活環境。
為響應全球環保減碳趨勢,北台8縣市共同發起「為地球種下一棵樹—百萬人種百萬樹」,共同合作推動經濟、環境議題,號召全民種樹。22日新北市長侯友宜及7縣市代表宣布活動起跑,活動將持續到2026年4月,透過專屬網站,提供免費苗木及媒合公有土地。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植樹不只是短期行動,更是為後代創建健康的生活環境。
為鼓勵企業將資源投注於造林及森林經營等增匯行動,環境部公開「造林與植林碳匯」、「加強森林經營碳匯」、「竹林經營碳匯」及「低蓄積林增匯」四項本土溫室氣體減量方法。環境部11日說明,各方案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綠碳管理及經營活動,期以減量額度作為推動綠碳動能之一。
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永續承諾下,玉山金控連續七年攜手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下稱林業保育署)共同推動「一生一樹,玉山植樹」計畫,3月5日由玉山金控風險長謝冠仁號召40位玉山志工,於北投區國有林親手種下臺灣馬鞍樹、厚葉石斑木、山芙蓉等臺灣原生種樹苗,以實際參與生態保育行動,共創臺灣生態永續發展。
台南市疑中毒猝死的林姓國一生3日在台南市立殯儀館解剖相驗,由胡晟榮擔任相驗檢察官,高姓國中校長到場向家屬致意遭碰軟釘子,林家人臉色鐵青拒與校方對話,高校長離去時低調表示上午先到學生靈堂上香,再到殯儀館向家屬表達慰問。
農業部及海委會今天送環境部審查紅樹林方法學,環團以台北、新竹及雲林為例指出,紅樹林影響排洪、破壞招潮蟹棲地,擔憂各地種植後難以控管,有審議委員表示,按照申請單位設定的復育條件,恐怕全台都適合種植。該案最後經閉門討論,決議修正後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