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植物學的搜尋結果,共62筆
日本關東地區茨城縣的常陸海濱公園,每年四月下旬的粉蝶花海謝幕後,原地刨除枯萎花株,整地之後再改種「地膚」幼株;32000棵鮮綠的「地膚」幼株,在歷經夏季的滋養與成長後,漸漸長成圓球狀的外形,並在入秋時分由綠轉紅,10月中、下旬正式進任最佳觀賞期。
2025台灣設計展即將於10月10日在彰化登場,今年以「彰化行」為主題,展期長達17天,展區包括彰化市、鹿港鎮、田中及田尾的彰南展區,3大展區各具特色,其中擁有5大亮點的「田尾行」,將田尾聞名的花卉產業融入其中,要讓民眾親身體驗田尾花鄉的生活氛圍,縣長王惠美盼展現彰化獨特花鄉魅力,迎接國內外遊客。
2025台灣設計展即將於10月10日在彰化登場,今年以「彰化行」為主題,展期長達17天,展區包括彰化市、鹿港鎮及、田中及田尾的彰南展區,3大展區各具特色,其中擁有5大亮點的「田尾行」,將田尾聞名的花卉產業融入其中,要讓民眾親身體驗田尾花鄉的生活氛圍,縣長王惠美期待開展後迎接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展現彰化獨特的花鄉魅力。
屏東縣獅子鄉48件原民文物,流傳海外被瑞典收藏,如今終於回到故鄉,1日在獅子鄉文物館舉辦「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鄉長朱宏恩表示,他當時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看到排灣族文化,熱淚盈眶,彷彿祖靈在向他訴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KICACEPELIW 從海那邊.歡迎回家-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典藏排灣族百年文物重返獅子鄉特展」今(1)日在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館正式揭幕。鄉長朱宏恩表示,他當時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看到百年排灣族文化,熱淚盈眶,彷彿祖靈在向他訴說著百年的故事,對排灣族而言,文物不只是器物,它們是祖靈的印記、歷史的見證、文化的靈魂,承載著祖先的智慧與生活方式,也蘊含著族群的精神與價值。
一趟值得銘記的旅程,必須以愉悅的心情為開端。行程可以隨興,讓靈感引領雙腳去探索,但隨身小物,卻絕不能將就。一個質感細膩的皮革護照夾、一瓶隱隱散發香氣的旅行香水,或是一副輕盈而俐落的墨鏡,它們安撫著長程旅途的倦意,它們不僅是旅行的工具,更是個人風格的延伸以及對生活的追求。《Choix》推薦質感旅人必備小物,將旅行提升至另一層次。
張彬彬和虞書欣攜手演出甜寵劇《兩個人的小森林》,活潑開朗虞書欣為了拉近兩人距離、增進默契,不只親自送上自己的簽名寫真,還特別叮嚀張彬彬「這很難拿到,要好好珍惜」,可愛指數破表。
作者/丹尼爾.路易斯譯者/嚴麗娟出版社/商周出版
國立歷史博物館今(14)日與日本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共同呈現跨國策劃的「台灣蘭花百姿-台北展」,展覽以台灣蘭花為主軸,集結台日兩地自然科學與藝術文化領域珍貴藏品,囊括不同時代、媒材、以蘭為題的作品,以及蘭科植物標本與植物畫,展出逾200件文物,是史博館重新開館後,首次國際跨域合作策展,即日起展出至9月7日,歡迎民眾前來感受蘭花文化的雅緻與多元,探索這段跨越山林與城市、傳統與當代、科學與藝術的文化旅程。
現在台灣人前往日本旅遊的型態已在轉變中,目光逐漸從一線城市轉往鄉野或自然景點。從2023年開始與台灣虎航、高知縣合作包機的燦星旅遊,今(2025)年歡慶獨家包機直飛日本高知航線邁入第三年,特別舉辦「燦星旅遊攜手台虎高知邁向新篇章」感恩茶會,高知縣知事濵田省司、台灣虎航代表、觀光親善大使劉克襄等人皆共襄盛舉。現場還宣布獨家一檔8/9出發的「日本夏日祭典系列」高知夜來祭雙路線行程,並首度公開針對台灣旅客的「龍馬護照」專屬限定方案,期望掀起夏旅風潮。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春櫻、夏荷、秋楓、冬梅是四季著名的賞花遊,時值進入仲夏,正是賞荷蓮的時期!許多人弄不清荷花與蓮花的不同,事實上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蓮」和「荷」指的是同一種植物,但提醒「蓮花」與「睡蓮」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而賞荷最佳時間為清晨,大約上午 5 點到 7 點左右荷花開始綻放,此時花朵會呈現最嬌嫩、最完整、最飽滿的姿態,而且清晨的陽光較為柔和,花瓣和葉片上也可能還會殘留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為蓮花增添一分清雅和靈動,並且清晨荷蓮香氣最濃郁,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除此之外,許多蓮花在上午 10 點到中午時分就會逐漸閉合,故想欣賞荷蓮之美,建議清晨!新北市農業局在賞荷的之際,推薦「此處」,並分享荷花美拍3秘訣,邀請民眾把握花期來賞花。
太陽漸漸下山,基隆廟口夜市像閃閃發光的噴泉在唱歌。
暖化的世界有個殘酷的口號:「不適應、不移動,就死去。」然而,有些物種比較容易移動,有些則否。「氣候變遷速度」代表一個物種必須以那個速度移動,才能追上自己的氣候棲位。對自然資源保護主義人士來說,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就像諾亞與方舟的狀況——儘管方舟遠遠不夠大。這便是策略生態學這個新興領域在做的事——種植樹木根據的不是目前的氣候,而是對未來的猜測。
作者/史蒂芬.A.哈里斯出版社/二十張文化
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近期看了二部電影,一部是「絕地救援(The Martian)」、另一部是「周處除三害」。
來自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植物藝術家齊聚一堂的「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Botanical Art Worldwide, BAW 2025)正式啟動!台灣今年首次參與這場全球同步展覽,展覽首度落地彰化,由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TABA)策劃,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協力支持,已在成美藝廊隆重開幕。
為響應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樣性日與6月5日世界環境日,裕隆汽車於5月14日與卓蘭鎮公所、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林保署新竹分署、水利署等單位,在大安溪生態公園舉辦「卓蘭天然植群復育」植樹活動,由總經理率領近百位員工、供應商與客戶,種下2,000株臺灣原生樹種,實踐SDGs目標,營造友善棲地、守護生物多樣性。
2025第27屆台北電影節招牌競賽「國際新導演競賽」今(13)日公布入選名單及評審團陣容,共10部片入選,其中導演潘客印執導的《我家的事》,以及朱駿騰操刀的《河鰻》從44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將代表台灣角逐大獎。
在春分隔日晴朗明亮的午後,我們等在文藝春秋本館的大廳,還在跟編輯打招呼,作家三浦紫苑從大門走來。三浦身著金色緞面刺繡外套,搭配宛如畫卷般充滿藝術感的長裙,從容地迎面走來。她的頭髮俐落地向後紮起,更顯容光煥發。在為時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她真摯地回答每個提問,偶爾伴隨些許手勢,有時微微瞇起眼睛,輕輕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