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歐洲能源的搜尋結果,共61

  • 埃克森美孚攜手希臘鑽探天然氣 美高官:將俄氣「全趕出」西歐

    埃克森美孚攜手希臘鑽探天然氣 美高官:將俄氣「全趕出」西歐

    美國石油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近日與以色列Energean及以及希臘Helleniq Energy簽署協議,將在希臘西部外海展開天然氣勘探,顯示美國正積極擴大在地中海的能源布局,配合川普政府取代俄羅斯對歐洲供氣的戰略。

  • 美、德訂單大減 螺絲廠只能苦撐

     今年以來國內螺絲業受到對等關稅、新台幣匯率、鋼鋁關稅等因素影響,出口量持續下滑,特別是前兩大出口國美國及德國,分別因為關稅衝擊以及汽車產業弱化,螺絲需求量大減,讓國內業者流失大量訂單。

  • 化石能源發電逾8成 環團促政策環評

    化石能源發電逾8成 環團促政策環評

     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去年全球平均潔淨能源發電占比40.8%,創下歷史新高,我國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卻突破8成,加上今年邁入非核家園,呈現雪上加霜窘境,立法院預算中心建議台灣應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環團則指出,台灣已經「天然氣上癮」,預估2032年台灣人均儲氣量更將超越日韓,威脅台灣的能源安全與自主,呼籲政府盡速針對能源開發案展開政策環評,不要一路綠燈全開護航到底,阻力再大也要做。

  • 《國際金融》擔憂美政府關門 歐股小漲收盤

    29日,歐洲股市收盤小漲,其中,醫療保健和精品類股走高,但銀行和能源族群卻相對疲弱。另外,美國政府即將關門也讓歐洲投資人擔憂,因為多項重要經濟數據可能無法按時發布。開高的STOXX 600指數,最後收在555.53點,指小漲1.01點或0.18%。

  • 寧德時代派2000人赴歐建廠 西班牙官員讚汽車電池領先者

    寧德時代派2000人赴歐建廠 西班牙官員讚汽車電池領先者

    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27日一篇專題報導稱,中國企業已派遣了數千名工人前往歐洲建設尖端汽車電池工廠,歐洲大陸急需這些工廠來重振其汽車工業。報導認為,這種大規模的勞動力流動,與中國派遣工人前往非洲建設基礎設施的做法如出一轍,既凸顯了歐洲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技能和專業知識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暴露了歐洲對中國技術的依賴。

  • 德中液化天然氣合作可能挑釁美國

    德中液化天然氣合作可能挑釁美國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德國《世界報》報導,上周四,德國國有能源公司SEFE(前身為Gazprom Germania)在米蘭能源展會上與中國石化旗下貿易公司UNIPEC簽署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合作協議。雙方強調將建立長期戰略夥伴關係,通過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市場互補優勢,優化LNG組合並提升效率。專家表示,該協議可被美國解讀為德中共同挑釁美國。

  • 習普會 簽署30年天然氣管線協議

    習普會 簽署30年天然氣管線協議

     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3日在北京登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日會見出席閱兵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對購買俄國原油的國家課徵次級關稅,中俄仍簽署能源等逾20份合作文件,兩國正式宣布共建全球規模最大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預計每年可向中國輸送5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長達30年。

  • 「北溪」管線破壞案 義大利逮烏克蘭男子送德國受審

    「北溪」管線破壞案 義大利逮烏克蘭男子送德國受審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同年9月,波羅的海海底天然氣管線「北溪」1號與2號管路同一天爆炸,起初傳言稱是俄國人所為,後來德國媒體揭露為烏克蘭安全部門祕密策畫。德國檢察總長21日宣布,義大利警方逮捕1名涉嫌協調北溪天然氣管線破壞行動的烏克蘭籍男子,將移送德國受審。義大利證實已逮捕一名嫌疑人。這起導致俄國與西方國家緊張關係加劇的事件至此有了重大突破。

  • 中美論壇社》美國關稅戰 歐盟為什麼「跪」了?(瀟楓)

    中美論壇社》美國關稅戰 歐盟為什麼「跪」了?(瀟楓)

    7月2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vonder Leyen)在英國的Turnberry會見了美國Trump總統,在此之前,7月24日她與歐州理事會主席一同曾到訪中國,7月25日她與Trump總統通了電話,在英國,二人的會晤中,Trump親口表示:美國與歐盟達成初步關稅協議:歐盟的關稅從30%降為15%,歐盟承諾3年內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但鋁材關稅依然維持25%,這是繼日本之後,歐盟也趕在8月1日前與美國完成了關稅談判,歐盟「贏得」關稅降低與日本的「勝利」如出一轍,拿錢買美國的「關稅減低」。

  • 中印恐挨500%關稅 川普祭俄最狠「次級制裁」引爆4大傷

    中印恐挨500%關稅 川普祭俄最狠「次級制裁」引爆4大傷

    美國總統川普昨(14)日威脅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就要祭出100%關稅,並且對進口俄油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他所謂的「次級制裁」,很可能指的是美國議員提出對中國、印度等俄油買家實施500%關稅的法案,若法案通過、實施,將是西方制裁俄羅斯政策的重大轉向。

  • 推台版ETS 碳交所與歐EEX簽署MOU

    推台版ETS 碳交所與歐EEX簽署MOU

     在碳費政策上路之後,完善的碳交易市場、台灣版本的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機制(TW ETS)是環境部積極醞釀的下一步。而碳權交易所宣布攜手強援合作,和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簽署MOU,取經歐盟20年ETS經驗打造完善的交易機制、探索全球共同市場。

  • 碳費後下一步!碳交所、歐洲能交所簽MOU 推台版ETS

    碳費後下一步!碳交所、歐洲能交所簽MOU 推台版ETS

    在碳費政策上路之後,為更健全台灣碳交易市場、台版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機制(TW ETS)也持續醞釀。碳權交易所(TCX)宣布,與歐洲能源交易所(EEX)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取經歐盟成功經驗來建構規劃TW ETS。

  • 《電零組》萬旭配息0.2元 預計下半年營運較上半年改善

    萬旭(6134)股東會通過每股配息0.2元,美國對等關稅造成全球總體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萬旭經營策略維持「保守推進」,萬旭董事長張程欽表示,下半年大陸車市逐步穩定回溫,美國關稅政策也會漸趨明朗,市場狀況審慎樂觀,營運面會較上半年改善。

  • 頭條揭密》德國來了!擴軍助推北約轉型:將成歐洲防衛整合支柱

    頭條揭密》德國來了!擴軍助推北約轉型:將成歐洲防衛整合支柱

    新上任的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宣布要在2031年前將聯邦國防軍打造成歐洲最強常規武力,並把國防預算目標提高至GDP的5%,這項宣示在德國與歐美國家獲得廣泛支持。在北約面臨轉型之際,德國挾其強大的經濟、工業與軍事能力,將成為北約在歐洲最重要的力量,即便美國持續轉向孤立主義,德國仍具備實力來聯合英、法、意等國共同成為歐洲安全體系的要角。

  • 社評/不要加速格陵蘭冰原崩塌

    社評/不要加速格陵蘭冰原崩塌

     西班牙和葡萄牙日前突然大停電,引發各國對能源穩定問題的關切與討論。不久前在倫敦舉行的能源峰會上,美國官員認為防止全球暖化的政策,限制了能源的穩定供應。自川普上台,美國在能源方面選擇了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是一場事關全球能源的經濟與話語權之爭。

  • 旺報社評》不要加速格陵蘭冰原崩塌

    旺報社評》不要加速格陵蘭冰原崩塌

     西班牙和葡萄牙日前突然大停電,引發各國對能源穩定問題的關切與討論。不久前在倫敦舉行的能源峰會上,美國官員認為防止全球暖化的政策,限制了能源的穩定供應。自川普上台,美國在能源方面選擇了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是一場事關全球能源的經濟與話語權之爭。

  • 國泰調查 股民信心急凍 近半看衰台股

    國泰調查 股民信心急凍 近半看衰台股

     股民信心創30個月新低,根據國泰金控21日發布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庶民指標)結果顯示,受到4月川普對等關稅負面衝擊,股市樂觀情緒及風險偏好同步大幅走弱,民眾對台股樂觀指數降至-23.3,為2022年11月以來新低,風險偏好指數走弱至3.4,且有48.9%認為未來半年台股會持續下跌。

  • 股民信心創30個月新低 半數看壞台股未來半年走勢

    股民信心創30個月新低 半數看壞台股未來半年走勢

    股民信心創30個月新低!根據國泰金控21日發布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庶民指標)結果顯示,今年4月受川普對等關稅負面衝擊影響,股市樂觀情緒及風險偏好同步大幅走弱,民眾對於台股的樂觀指數下降至-23.3,是2022年10月(-33.8)以來的次高、2022年11月以來新低點,風險偏好指數亦走弱至3.4,且有48.9%的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台股表現會持續下跌。

  • 美風力+太陽能供電量 去年首度超越燃煤

     根據歐洲能源智庫Ember最新報告顯示,去年美國的風力與太陽能供電量首度超越燃煤發電,風電與太陽能合計占美國整體電力比重攀升至17%,而燃煤則降至15%的歷史新低紀錄。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