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正極材料的搜尋結果,共122筆
近年大陸透過實施稀土管制與禁止出口對抗美國貿易與科技戰,外媒報導指出,實際上大陸所能實施手段更不止關鍵礦產,點名包含在鋰離子電池、成熟制程晶片和醫藥原料藥等3大領域也同樣佔據的絕對掌控地位,足以對美國「卡脖子」(chokehold)。
大陸除了依靠稀土掌控全球供應鏈,還在三大關鍵產業擁有絕對優勢,可以在必要時施加出口管制,對競爭國的經濟造成衝擊。雖然其他國家可透過高成本尋求替代品,但在某些關鍵環節,幾乎無法在大陸以外找到供應商。
立凱-KY(5227)出售龜山工業區約2300多坪土地及廠房,交易預定於2025年完成並認列收益,其預估處分利益約5億元,可望帶動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立凱周四股價衝上漲停價,重返30元大關,創下一個月以來高價。而展望後續營運,立凱-KY可望受惠短期國際業者轉單及中長期建立非紅供應鏈之需求,營運可望具轉機題材,但實績顯現仍待時間醞釀。市場評估後續觀察三大重點,其一排除一次性收益後,本業虧損改善狀況及趨勢;其次後續對外籌資及實際建廠進度是否符合公司管理層預期;最後為美中關係發展與雙方政策變化。
立凱-KY(5227)總經理朱瑞陽表示,地緣政治下,中國大陸把磷酸鐵鋰正負極材料、製造設備都列入管制,給予立凱電很好的市場機會。原本立凱電以授權布局,很多客戶希望我們能自行生產第四代電池,目前正掌握訂單,並評估自行生產和授權生產兩邊並進。
10月9日中國大陸宣布,將自11月8日起實施部分鋰離子電池、關鍵正負極材料及製造設備出口管制,範圍包括重量能量密度大於等於300Wh/kg的可充放電鋰離子電池(包含電芯與電池組)及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也限制出口電池正極材料,包括磷酸鐵鋰(LFP)、磷酸錳鐵鋰(LMFP)等製備技術。
據觀察者網報導, 中國上週祭出一系列貿易反擊措施,給了白宮震撼一擊。在收緊稀土出口管制之餘,中方對高端鋰離子電池的出口管控,被視作打擊美國單邊霸凌的又一張王牌。彭博社在10月11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指出,中方對部分鋰電池及相關材料實施的出口限制將於下月生效,鑒於中國在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以及美國對電池儲能需求的激增,此舉可能對美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豐田汽車公司宣佈,他們在「全固態電池」的研發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預計明年就能推出以這種電池為動力的新一代電動車。由於固態電池在安全性、充電效率都比現在的鋰離子電池要好上許多,因此行業專家甚至將固態電池技術譽為「電動車行業的聖杯」。
康普位於越南廣寧省的越南廠(VINACOREMAX)17日開幕,主要生產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硫酸鎳,設計年產能為2.5萬噸。康普董事長何基丞表示,越南廠9月已開始試產,同步進行客戶稽核,樣品驗證完成後,將陸續出貨。
大陸正在推動新能源產業「反內捲」,其中,降低電池用磷酸鐵鋰產能備受市場關注。據陸媒報導,磷酸鐵鋰材料分會近日召開會議,探討出清磷酸鐵鋰「落後」產能。
大陸正在推動新能源「反內捲」,其中,降低磷酸鐵鋰產能備受市場關注。據陸媒報導,磷酸鐵鋰材料分會理事會近日召開會議,探討的產能出清主要是磷酸鐵鋰行業的落後產能。
HCM泓辰材料(3616)深耕粉體設備領域28年,一向為客戶提供高效、穩定及創新解決方案。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泓辰在南港一館四樓N1130攤位展出「智慧生產戰情中心」,創新的智慧管理系統不僅用於泓辰自有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也成功導入台灣中油鋰電池LTO負極材料工廠,成為跨產業智慧製造的優良典範。
稀有金屬鎢、鈷回收冶煉大廠聯友金屬(7610)於8月19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9月上旬掛牌創新板上市。
聯友金屬(7610)即將在9月上旬在創新板掛牌上市,總經理吳永中18日指出,今年第二季在產項之一的鎢酸鈉平均售價上漲、出貨量季增2成貢獻下,加上新產品電池級硫酸鈷開始出貨,營運已轉虧為盈。下半年在鎢酸鈉平均售價維持高檔及隨硫酸鈷放量出貨,聯友樂觀業績將優於上半年。
鋰智財供應商立凱-KY(5227)周四更新最新客戶認證進度,截至目前,立凱-KY累計有效開發客戶達94家,其中62家為主要合作客戶,全球布局涵蓋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與台灣。與2025年初相比,新增兩家具指標性的歐美車廠客戶,反映去中化趨勢及高關稅政策帶動供應鏈重組效應。
興櫃市場本周沒有新兵報到,由老將上演衝刺行情,周漲幅冠軍為電子零組件業的美強光(6915)以31.92%超前,二、三名為化學工業的天弘化(7742)、光電業的梭特(6812),分別上漲31.37%、26.06%緊追在後。
大陸商務部、科技部日前調整發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引發美媒關注。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導稱,其中部分限制似乎主要針對的是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上游工藝技術,中國旨在通過此舉鞏固其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中國正試圖提高外國公司取得中國領先技術的門檻。
立凱-KY(5227)周四晚間假櫃買中心召開櫃買中心重訊記者會,立凱-KY代重要子公司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說明標售桃園市桃園區興華路2-1號土地及廠房,於開標後以新台幣8.2518億元(未稅)之最高價出售,並與出價對象安騰資產有限公司完成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本次處分不動產主要為整合資源、活化資產並充實營運資金,對於提升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皆具有正面助益,交易完成入帳第三季、第四季,預估處分利益約5億元,實際金額待會計師查核確認,將可貢獻EPS約7元,助力下半年單季轉虧為盈。
電池正極材料廠泓辰材料(3616)董事長陳宏力表示,中國大陸商務部15日正式公告「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限制出口,泓辰正積極建置磷酸鋰錳鐵(LMFP)示範產線,2026年啟動自動化與量產準備,有望在極少數非中供應鏈搶下更多商機。
中國商務部公告限制出口「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以及5項提煉鋰技術,這些是製造電動車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的關鍵技術,即日起未經中國官方許可,禁止出口。泓辰表示,公司正積極建置磷酸鋰錳鐵(LMFP)示範產線,將凸顯公司在台灣能源自主政策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為確保新能源電池技術持續領跑全球,大陸商務部會同科技部15日公布最新調整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新增「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納入限制類技術條目。公告指出,因該技術在敏感領域正愈來愈多地得到應用,納入限制類有利於統籌發展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