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毒性蛋白的搜尋結果,共09

  • 白內障拖不得 醫曝「熟透」四災難:開刀也沒救

    白內障拖不得 醫曝「熟透」四災難:開刀也沒救

    白內障是一種伴隨長壽而來的困擾,水晶體因老化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但部分患者對於開刀治療,卻是能拖就拖。眼科醫師粘靖旻提醒,白內障若拖太久不處理,水晶體會變成「毒蛋白」,引起嚴重眼內發炎反應,更可怕的是,過熟的白內障會變得非常堅硬,增加手術困難度,甚至造成失明。

  • 台灣失智人口將破68萬!醫教14招可延緩45%發病機率

    台灣失智人口將破68萬!醫教14招可延緩45%發病機率

    全台約35萬人失智,其中6成為阿茲海默症,隨著新藥出現,部分患者迎來治療轉機。醫師指出,從輕度認知障礙惡化成輕度阿茲海默症,平均僅需3至5年,此時期是黃金期,應儘速就醫確診、搭配適當治療,日常透過增加社交互動等14種方式,有助預防或延遲45%失智個案發生。

  • 吃蛋防退化 減少腦內毒蛋白 失智風險大降47%

    吃蛋防退化 減少腦內毒蛋白 失智風險大降47%

    雞蛋是平價又優質的蛋白質食物,最新研究發現,吃雞蛋還有助於預防大腦退化,每周至少吃一次蛋以上的老人,可能能降低約47%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風險,而且常吃蛋的老人,大腦內的異常的毒性蛋白質,例如「β-澱粉狀蛋白」和「Tau蛋白」的累積,都明顯比不常吃蛋的人低。

  • 運動防失智!研究:腦內毒性蛋白降6成 黃金時間曝

    運動防失智!研究:腦內毒性蛋白降6成 黃金時間曝

    防失智未必只能靠藥物。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讓失智小鼠運動2個月,小鼠腦內兩種毒性蛋白能有效降低,其中最令人害怕的類澱粉蛋白,甚至能降低約6成,且讓這些小鼠再做迷宮測試,也發現牠們的記憶力變好,證明大腦病變真的有改善,建議要防失智,每周至少要運動150分鐘,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都可以。

  • 大腦排毒黃金時段別錯過 醫推1睡法:效率最高

    大腦排毒黃金時段別錯過 醫推1睡法:效率最高

    熬夜不睡覺,可能會錯過大腦排毒的黃金時段。醫師陳韋達指出,大腦有一套名為膠淋巴系統的排毒機制,主要在睡眠期間運作,晚上11點至凌晨2、3點是其最有效率的時間,睡姿則以側睡為佳。

  • 果蠅、小鼠實驗驗證!陽明交大找到帕金森氏症治療新靶點

    果蠅、小鼠實驗驗證!陽明交大找到帕金森氏症治療新靶點

    繼成功找出與阿茲海默症記憶退化相關的關鍵基因後,陽明交大再度於失智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次的成果聚焦於另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帕金森氏症」。研究團隊發現一條清除毒蛋白路徑,可以避免多巴胺神經元死亡。

  • 哈佛研究揭吃紅肉易失智 醫推2替代品:降2成風險

    哈佛研究揭吃紅肉易失智 醫推2替代品:降2成風險

    你還在常吃火腿麵包、炸排骨便當嗎?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吃超過1份未加工紅肉(相當於1塊肥皂大小),會增加16%的認知功能下降風險,但若將每天1份紅肉替換成堅果或豆類,可使罹患失智風險減少19%,認知衰退風險減少21%,並讓大腦老化速度放慢約1.4年。建議每天吃紅肉盡量不超過1份,加工肉最好別吃。

  • 吃加工紅肉易失智 哈佛研究揭2替代品:大降2成風險

    吃加工紅肉易失智 哈佛研究揭2替代品:大降2成風險

    人人都怕老來會失智。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吃超過4分之1份、約23克的加工紅肉,例如培根、熱狗、香腸,與增加13%的失智及14%的認知衰退風險有關,若改以堅果或豆類取代1份紅肉,可使失智風險下降19%,認知衰退風險降低21%,並使大腦老化速度變慢約1.4年。

  • 坐著也能防失智!名醫:每次5分鐘「帕、踏、卡、啊」

    坐著也能防失智!名醫:每次5分鐘「帕、踏、卡、啊」

    失智症會造成家人沈重負擔,預防失智症要趁早做起。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分享「健口操」,每天利用「帕、踏、卡、啊」的發音訓練,訓練臉部與口腔的肌肉,有助預防失智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