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氣候對話的搜尋結果,共10

  • 因應極端氣候 引入氣候弱勢保險

    因應極端氣候 引入氣候弱勢保險

     風災豪雨揭偏鄉「氣候弱勢」,建議引進創新財務工具打造韌性支援。

  • 中美氣候會談登場 專家憂美大選恐破壞成果

     中美氣候會談登場,美國氣候特使波德斯達(John Podesta)於4日至6日訪問中國,與中國氣候變遷事務特使劉振民討論展開雙邊務實合作等議題。但專家擔憂,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初舉行,選舉恐將破壞中美兩國努力達成的氣候領域成果。

  • 中國產品競爭力 李強:非政策補貼

    中國產品競爭力 李強:非政策補貼

     西方國家抨擊中國透過補貼政策,把廉價電動汽車銷往海外,大陸總理李強反駁,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不是「補」出來的。大陸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則呼籲美國,「電動車加稅」引入氣變談判,不利全球合作。德國交通部長維辛也支持中國,批評歐盟的關稅政策是破壞性做法。

  • 陸氣候特使籲美:「電動車加稅」引入氣變談判不利全球合作

    世界經濟論壇第15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25日在大陸遼寧大連開幕,大陸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表示,中方並不希望美國把加徵新能源車關稅的問題,引進到多邊氣候變化談判中,並希望透過雙邊談判解決。談到氣候合作的前景,他也坦言,「明年地緣政治局勢或將更緊張」。

  • 中美重啟氣候會談 劉振民赴美

    中美重啟氣候會談 劉振民赴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歐尋求穩定中歐關係之際,在中美關係方面,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也於7日率團啟程前往美國,會見美國氣候特使波德斯達(John Podesta),重啟雙邊氣候會談。這也是美中新任氣候特使首度正式會晤。

  • 社評/創造和平 兩岸需自信交流

    社評/創造和平 兩岸需自信交流

     賴清德勝選後的第一個星期,雖然出現諾魯斷交、大陸軍機壓境、國安單位針對台獨發出嚴厲警告等施壓行為,但未出現明顯的「地動山搖」,背後有3個原因:第一,美中高層溝通順暢,關係穩定;第二,大陸冷靜評估;第三,賴清德在兩岸議題上保持安靜。但當下的「平靜」能否持續仍是未知數,畢竟上述3個原因並不穩定。

  • 旺報社評》創造和平 兩岸需自信交流

    旺報社評》創造和平 兩岸需自信交流

     賴清德勝選後的第一個星期,雖然出現諾魯斷交、大陸軍機壓境、國安單位針對台獨發出嚴厲警告等施壓行為,但未出現明顯的「地動山搖」,背後有3個原因:第一,美中高層溝通順暢,關係穩定;第二,大陸冷靜評估;第三,賴清德在兩岸議題上保持安靜。但當下的「平靜」能否持續仍是未知數,畢竟上述3個原因並不穩定。

  • 賴缺席教育政策座談 挨轟傲慢無賴

    賴缺席教育政策座談 挨轟傲慢無賴

     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暨57個教育團體14日舉辦教育政策座談會,國民黨、民眾黨以預錄影片、視訊等方式參與,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陣營卻臨時缺席。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競辦批賴漠視教育;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陣營則質疑,柯的片段在公共電視被消失,要求文化部調查。

  • 教育座談會獨缺賴清德 侯辦批:漠視教育心中沒有下一代

    教育座談會獨缺賴清德 侯辦批:漠視教育心中沒有下一代

    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暨57個教育團體14日舉辦教育政策座談會,國民黨、民眾黨以預錄影片、視訊等方式參與,然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未派代表,引發主辦單位批評「未能將攸關孩子未來發展的教育政策列為優先考量」。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吳亮賢表示,賴清德先前臨時缺席氣候論壇,這次直接漠視孩子教育,難怪賴清德曾說「我要選的是未來4年總統,不是未來10年」,如此「賴」皮語錄,早已自曝心中沒有下一代。

  • 聯合國COP28峰會在即 美媒:美中氣候合作面臨考驗

    聯合國COP28峰會在即 美媒:美中氣候合作面臨考驗

    《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締約方會議11月30日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召開,為期近兩周,近兩百個國家的領袖、外交官及氣候特使將與會出席。外界關注,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能否在本屆峰會克服分歧,在氣候變遷問題上取得共識?自由亞洲電台引述學者分析稱,美中氣候合作面臨重重考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