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搜尋結果,共292筆
一年一度的全球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1月10日在巴西開幕,未來兩週全球都將聚焦於氣候變遷議題。回顧10年前COP20通過了巴黎協議,希望在本世紀末全球溫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最好以1.5度為目標。如果以後者為目標,則全球必須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近來世界多國天災不斷,我國近年來也發生旱災、風災、洪災等氣候危機,數十個公民團體1日發起「為氣候而走」,其中就提到面對日益頻繁的氣候災害,社會需要不只是災後重建,政府應結合防災等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氣候調適」思維,更疾呼2035年減碳應達52%。
「紐西蘭國際事務協會」(NZIIA)與「紐西蘭亞洲基金會」(Asia New Zealand Foundation)合作,30日在基督城辦理氣候變遷研討會,我國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也在會中發表「打造全球韌性:台灣防災管理與氣候合作」專題演講,並以近期的風災及「鏟子超人」善舉,表達台灣與太平洋島國共同須面對氣候風災的挑戰。
由貿協與SEMI旗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29日至31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1、4樓盛大登場。展會集結450家國內外指標企業,使用近1600個攤位;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淨零轉型、低碳能源已經是企業競爭力的起點。
自環境部去年宣布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規畫2030年減碳目標為28±2%,賴清德總統也在今年宣布國家自訂貢獻(NDC 3.0),預計2035年減碳38±2%,環境部今天下午將在台中舉辦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環團對照國際氣候組織標準,並整理各國繳交NDC內容,今天舉辦記者會點出台灣NDC 3.0共3項不及格、2項有進步空間,呼籲政府提高2035年減碳目標至52%。
台灣大(3045)攜手策略夥伴精誠(6214),協助網通設備大廠台林電通導入雲端碳管理系統,完成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第三方查證。本案由台灣大統籌執行,結合系統整合經驗與專業顧問服務,依循ISO 14064-1標準,將碳盤查報告與清冊製作時程,從傳統6至8個月縮短至1至2個月,效率提升逾八成。透過教育訓練,台林電通也培養出內部永續小組,強化自主碳盤查能力,為永續治理奠定基礎。
國際法院(ICJ)應聯合國大會之請,就國家氣候義務提出歷史性諮詢意見,雖無強制拘束力,卻具高度權威,為全球氣候治理立下里程碑。反觀我國,雖有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卻只見政策虛應、司法自廢武功。ICJ一記警鐘,對我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集體失能當頭棒喝,筆者不得不為一言:
國際法院(ICJ)應聯合國大會之請,就國家氣候義務提出歷史性諮詢意見,雖無強制拘束力,卻具高度權威,為全球氣候治理立下里程碑。反觀我國,雖有2023年《氣候變遷因應法》,卻只見政策虛應、司法自廢武功。ICJ一記警鐘,對我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集體失能,當頭棒喝,筆者不得不為一言:
隨國際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政府主關部門亦透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強化企業碳盤查義務,並推動「企業淨零行動手冊」引導產業轉型,經濟部能源局與工研院合作推動氫能技術研發,如700公斤級加氫站開發計畫,便擇定「元寧企業」參與氫能基礎建設。
上月初丹娜絲颱風襲擊南台灣災損尚未復原,近日西南氣流豪雨再讓災情雪上加霜;無獨有偶,中國北京近日發生洪災導致多人傷亡;同時間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發生規模8.8地震後,引發太平洋沿岸日本及台灣發布海嘯警報。面對不斷上演「極端環境」,人類唯有從災害中不斷學習,才能建立「跨域韌性」防災作為。
823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調查指出,有66.1%民眾支持發展核電以因應2050淨零碳排、較去年增加7.8%,支持的民眾中又有52.5%支持啟動核四、50%民眾支持重啟核一核二核三。
為了因應世界趨勢,我國已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定2050年要達淨零碳排,而其中電力碳排為重中之中,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調查指出,有66.1%(約2/3)民眾支持發展核電以因應2050淨零碳排、較去年增加7.8%,支持的民眾中又有52.5%支持啟動核四、50%民眾支持重啟核一核二核三。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公布我國對等關稅為32%,雖然宣布暫緩實施,我方稅率也還在談判,但之後就會上路。環境部長彭啓明18日出席「邁向淨零減汙共利雙贏策略的新方向研討會」致詞時表示,目前正在討論2035年第三期國家自定減碳目標(NDC3.0),並規畫2032年達32%±2%、2035年達38%±2%,但若台美關稅談判不佳,±2%區間調整,恐會變成±3%。
面對全球「淨零碳排」已成不可逆趨勢,企業不再只是喊口號,而是面臨實質的碳盤查壓力與永續責任,嘉義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看準綠領人才將成未來核心競爭力,近日特別開設「ESG永續報告書暨碳管理師」以及「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暨ISO 14067碳足跡雙主導查證員」專業課程,協助企業與在地人才掌握綠色轉型關鍵技能。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成為政策主軸,綠色經濟的浪潮正全面席捲各大產業,從製造、能源到金融、科技皆面臨永續轉型壓力,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預測,2030年前全球將新增1.2億個綠色工作機會,綠領人才已成為下一個世代最關鍵的競爭力指標。
自1994年林義雄先生反核絕食起,民進黨便奉「非核家園」為神主牌。2002年制定《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如今,在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位總統接力下,隨著核三廠2號機於今年5月17日除役,三十年大夢似已圓滿。
自1994年林義雄先生反核絕食起,民進黨便奉「非核家園」為神主牌。2002年制定《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如今,在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位總統接力下,隨著核三廠2號機於今年5月17日除役,三十年大夢似已圓滿。
為因應國際環保公約《蒙特婁議定書》的《基加利修正案》,環境部宣布自7月1日起,未經核准者不得輸入或輸出氫氟碳化物(HFCs),此舉象徵正式將HFCs納入溫室氣體管理體系,強化氣候治理力度。
我國碳費將於2026年上路,預估徵收464家工廠,為了加速減碳,氣候變遷因應法設計「自主減量計畫」,只要提出來經審查後即可用價格較低的價惠費率收取,但截至26日為止,申請家數僅有364家、未達整體8成。環境部提醒,有意願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的業者,應於今年6月30日前填具申請表並正式行文提出登記申請,即可先保留優惠費率資格,再於8月31日前完成計畫書的補件作業。
日前國內媒體雜誌公布「2025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我們取得「教育、環保、道路交通、經濟就業、醫療衛生、觀光休閒、警政治安、消防公安」八大面向平均滿意度六都第一、六都唯一五星級縣市長的佳績,創下9年來新高。在另一滿意度調查中,我們也以高滿意度蟬聯六都金獎,非常感謝市民朋友的支持以及市府團隊同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