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氫燃料電池的搜尋結果,共183

  • 台達電 推AI資料中心高韌性微電網解方

    台達電 推AI資料中心高韌性微電網解方

     台達電上周在Energy Taiwan 2025國際智慧能源週,以「賦能永續,驅動未來」為核心理念,展示整合多重來源、分散式能源管理及雙向電力傳輸的完整智慧電網應用體系。

  • 《電零組》Energy Taiwan 2025 台達電展現AI電網實力

    台達電(2308)於Energy Taiwan 2025展出整合旗下能源解決方案與服務,呈現多來源、分散式、雙向傳輸的智慧電網應用場景,涵蓋AI資料中心、高耗能廠辦、電網級應用、兆瓦(MW)充電基礎設施與能源顧問服務。

  • 響應碳排 奇裕打造節、創、儲淨零策略

    響應碳排 奇裕打造節、創、儲淨零策略

     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浪潮下,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與推動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的共同目標,長期投入ESG創新解決方案的奇裕集團,觀察到在台電電價不斷上漲、太陽能躉購費率卻調降的市場環境下,唯有同時兼顧「節能、創能、儲能」,才能打造真正有效的淨零策略。

  • 海外ETF強勢 主題式受青睞

    海外ETF強勢 主題式受青睞

     今年海外ETF表現強勁,主題式ETF表現尤其吸睛,投資主題緊跟長期趨勢與波段動能,投信法人表示,觀察近半年表現最強前十名海外ETF,投資主題涵蓋數位支付、太空衛星、電動車、清潔能源等新科技領域。

  • BMW iX5 Hydrogen從試點車隊到量產

    BMW iX5 Hydrogen從試點車隊到量產

    BMW集團正在推出同時擁有五種不同的傳動系統技術選擇的車系。新款BMW X5將是首款為客戶提供純電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油、柴油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的車系。HyMoS大規模氫能交通計劃(Hydrogen Mobility at Scale)旨在促進大都市區氫生態系統和加氫站的發展,目標是在德國進行初步試點實施。

  • 成新科技 揪夥研發 躍雷射加工領航者

    成新科技 揪夥研發 躍雷射加工領航者

     成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秉持「技術創新、品質為本、永續經營」的核心理念,持續深耕先進金屬製程與異質材料接合技術,積極布局綠能、半導體、航太與無人載具等新興產業,面對全球產業電動化與減碳轉型趨勢,公司將「技術價值商業化」視為成長核心動能,鎖定氫燃料電池、半導體與高階應用市場,致力成為台灣雷射製程與自動化系統整合的關鍵推手。

  • AI能耗暴增 供電結構接招

    AI能耗暴增 供電結構接招

     AI算力急速推升全球能源需求,超大規模業者已相繼規劃GW(GigaWatt)級資料中心,最快2026年陸續啟用。Meta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與亥伯龍(Hyperion)計畫,總容量目標達6GW;OpenAI與甲骨文推動的星門(Stargate)計畫,則設定4年內達10GW。DIGITIMES研究指出,龐大電力消耗將使現有能源基礎建設難以支撐,AI資料中心能源策略勢必加速邁向分散式低碳供電模式。

  • 《科技》2026年AI資料中心用電跨入GW級 能源策略分散低碳供電成趨勢

    AI資料中心用電需求將於2026年跨入GW級規模,DIGITIMES預期,AI資料中心能源策略將加速邁向分散式低碳供電模式,整合太陽能、風能等間歇性再生能源,或是地熱、核能等穩定基載電力,氫燃料電池現場供電,搭配儲能系統與微電網架構,強化能源自主性與調度彈性。

  • 《科技》AI用電需求明年將跨入GW級規模 分散式低碳能源成關鍵解方

    目前Meta、OpenAI皆已規劃GW級別AI資料中心,最快於2026年啟用。Meta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亥伯龍(Hyperion)計畫,預計兩項資料中心計畫容量目標共計為6GW,而OpenAI和甲骨文等共同推動的星門計畫(Stargate),目標資料中心容量目標4年內達10GW。面對AI資料中心龐大的電力需求,現有的能源基礎建設將無法支撐,DIGITIMES預期,AI資料中心能源策略將加速邁向分散式低碳供電模式。

  • 優化全球布局 百德機械戰力強

     百德機械日前接受華南永昌證券邀請舉辦今年度法人說明會,百德機械總經理謝天昕表示,展望今年航太應用可穩健持續成長,透過成立波蘭子公司,深化航太、軍工供應鏈布局,並且推出100%歐洲設計、製造機台Velo 3000,瞄準布局歐洲戰後基礎建設與軍工利基,更進一步與台系電源供應商合作。

  • 成新科技 引領高階雷射焊接

    成新科技 引領高階雷射焊接

     隨著全球製造業加速朝電動化、綠能化轉型,成新科技以「技術創新、品質為本、永續經營」為核心理念,深耕先進金屬製程與異質材料接合技術,並鎖定氫燃料電池、半導體、無人載具及航太等高階應用領域,致力將「技術價值商業化」,成為台灣雷射製程與自動化系統整合的重要推手。

  • 《產業》中美補助將終止 新能源車明年增幅恐放緩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車(NEV)新車銷量達486.8 萬輛,年增30%。若計入油電混合車(HEV),第二季電動車(EV)銷量更達645.6萬輛,占全球汽車總銷量29%。單計純電車(BEV)單季銷量達328萬輛,年成長39%;單計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銷量為158.7萬輛,年增15%。展望電動車後市,中國、美國各項補助減少,電動車產業缺乏發展前景。整體而言,預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為1970萬輛,年增21%,預期2026年的增長幅度將放緩至14%。

  • HYUNDAI 於台南啟動氫能巴士試乘與產學合作 全方位加速零碳公共運輸生態系

    HYUNDAI 於台南啟動氫能巴士試乘與產學合作 全方位加速零碳公共運輸生態系

    南陽實業6日在台南舉辦「HYUNDAI 氫能巴士台南試乘發表會暨動力產學啟動典禮」,正式導入 HYUNDAI ELEC CITY 氫燃料電池巴士,並結合亞太 ESG 行動聯盟、崑山科技大學、台南市政府交通局與南科管理局,啟動示範運行與產學研平台,加速建構台灣零碳公共運輸生態系。

  • 《產業》HYUNDAI台南啟動氫能巴士試乘 加速零碳公共運輸生態系

    HYUNDAI汽車台灣總代理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假台南舉辦「HYUNDAI氫能巴士台南試乘發表會暨動力產學啟動典禮」,正式導入HYUNDAI ELEC CITY氫燃料電池巴士,並結合亞太ESG行動聯盟、崑山科技大學、台南市政府交通局與南科管理局,啟動示範運行與產學研平台,加速建構台灣零碳公共運輸生態系。

  • 弘鉅 打造氫能商用車新典範

    弘鉅 打造氫能商用車新典範

     在「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上,弘鉅汽車正式發表全新氫燃料電池大客車,展現台灣企業在淨零轉型與氫能交通應用上的技術實力。該車款由弘鉅主導設計與整車製造,結合首都客運營運需求,並整合中興電工新能源事業群提供的核心動力系統,為氫能車輛在地化導入奠定關鍵基礎。

  • HYUNDAI ELEC CITY FCEV領航淨零新未來 亮相「2025 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

    HYUNDAI ELEC CITY FCEV領航淨零新未來 亮相「2025 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

    由交通部主辦的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今日(22日)在高雄展覽館隆重舉行。論壇聚焦全球淨零轉型下的大眾運輸革新,邀集政府機關、產業界與研究機構之意見領袖,深入探討氫能與電能巴士的國際趨勢、政策藍圖、基礎設施佈建與技術演進。現場同步舉辦「氫能巴士試乘體驗」,讓民眾親身感受零碳排大客車的先進科技與平穩乘坐體驗,共同描繪台灣未來城市運輸藍圖。

  • 《櫃買市場》櫃買中心聯手資誠 辦新創企業媒合會

    櫃檯買賣中心(Taipei Exchange)今天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台南攜手舉辦「創新領航x資本助力 創新公司媒合會」,並邀請美萌科技公司董事長魏聰哲分享由創櫃板成功進入資本市場經驗,讓參與之新創企業能有不同面向之啟發。

  • 《產業》HYUNDAI氫能巴士售近2000台 加速台灣公共運輸邁淨零

    由交通部主辦的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登場,論壇聚焦全球淨零轉型下的大眾運輸革新,深入探討氫能與電能巴士的國際趨勢、政策藍圖、基礎設施布建與技術演進。三陽工業(2206)旗下代理現代汽車Hyundai的南陽實業特別引進HYUNDAI ELEC CITY FCEV低底盤巴士,HYUNDAI氫燃料電池低底盤市區公車已銷售超過1350台,若包含國道巴士,銷售總數更接近2000台。南陽實業將結合Hyundai汽車完整的氫能產品線與全球商轉經驗,積極與政府及運輸業者合作,攜手加速台灣公共運輸邁向淨零新紀元。

  • 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傳統觀念認為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氫氣已成為可再生、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大陸氫能生產與消費均快速成長,2024年突破3650萬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 旺報社評》中國9個世界第一 系列四: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旺報社評》中國9個世界第一 系列四:氫能實力引領全球能源革命

    傳統觀念認為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氫氣已成為可再生、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大陸氫能生產與消費均快速成長,2024年突破3650萬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