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水利設施的搜尋結果,共181筆
彰化縣政府推動「八堡一圳水岸廊道」建設,打通二水鄉復興村斷點,5日由縣長王惠美等人啟用。廊道以「硯墨之道」為主題,融合二水石硯產業、水圳景觀和書法元素,打造兼具休閒、文化與騎乘體驗的新景點。
彰化縣政府推動「八堡一圳水岸廊道建置工程」,以總經費2612萬元,打通二水鄉復興村廊道斷點,今天由縣長王惠美啟用。王惠美表示,廊道以「硯墨之道」為主題,融入二水石硯文化、水圳景觀與書法意象,串聯三鐵跑水自行車道及二水鄉觀光自行車道,打造成結合文化、散步與自行車的全新水岸空間。
立法院社福及環境委員會10月23日考察馬頭山非法棄置案時,立委柯志恩、陳菁徽要求環境部與農田水利署赴旗山麗湖採水樣檢測,然而原訂以技術性方式划船至湖中央多點採樣、檢測重金屬等項目的行動,卻因環境部人員未攜帶檢測儀器、且稱未獲授權實際採樣,農田水利署人員稱非管轄範圍而未能完成,現場爆發不滿並決議由學界先行採樣保存,待比對與後續處理。
立法院會10月31日三讀通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所需經費上限為新台幣300億元,相關中央部會需在條例施行後2個月內提出重建計畫,執行至2027年3月31日止。朝野立委紛紛喊話,希望用最快速度完成重建工作,讓災民早日回到原有的安定生活。
綠能當道,台東縣以發展屋頂型太陽能、小水利及地熱為主,縣府近年陸續舉辦多場論壇、跨國考察。不過,縣議員簡維國今(27)日質詢時質疑「恐淪為口號」,缺乏明確目標;財經處長章正文則回應,小水力涉及部落組織與電業合作,加上中央政策尚未完善,需長期推進。
由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臺灣水利產業發展促進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論壇暨產業展覽」,10月17日至18日在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舉行,吸引產官學研界近300人與會。論壇聚焦小水力發電在能源轉型與地方永續發展中的角色,並透過產業展覽,展現國內完整的技術與系統整合能量。展覽內容依產業屬性區分為能源公司、顧問公司、設備商與系統商等四大領域,呈現臺灣在小水力發電領域的發展面貌與專業分工。
桃園市政府於2022年公告登錄「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為文化景觀,今年再將「水中土地公(屢豐宮)」新增納入文化景觀「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的重要元素。文化局表示,由於該廟位於文化景觀範圍內的水域中,其特殊位置更凸顯陂圳水系與信仰文化的融合,具有高度文化價值及地方認同。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為協助災民災後復原,行政院會今(9)天拍板通過「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將條例所需經費上限600億元多增加250億元。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這是最快可以協助災民的方式,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強調用最快的速度、最簡便的方式,對災民提供最大的協助,希望立委可以盡快審查。
中秋節前夕,賴清德總統馬不停蹄勘災,5日先南下嘉義、台南視察風災復原,下午再赴花蓮縣光復鄉勘災並加碼提供每戶20萬元修繕經費。對於中央發下豪語要在秋節前完成家戶清淤,花蓮縣長徐榛蔚憂心地說,災區連日來只清除7.6萬噸淤泥,還有600萬立方米待清,而且排水不通,颱風大雨再來恐造成馬太鞍溪「土堤巨牆」崩塌再度釀災,會勘簡報要結束時,她拉住賴清德疾呼,「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清。」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地區,目前大部分災區重建已到收尾階段,賴清德總統5日到七股區西寮里,實地關心災後重建情形,勉勵市府為重建工程收尾,他並際到一戶政府媒合廠商協助修復的受災戶查訪修復情況,受災戶感謝政府協助,賴清德送給受災戶一份中秋禮盒及一床棉被賀節;隨後賴清德也視察他7月來勘災時答應設置的水利設施修建進度。
賴清德總統今(5)日先後前往嘉義及台南關心丹娜絲風災後房舍修繕狀況及水利設施復建情形,賴清德表示,明天就是中秋節,今天特別來視察丹娜絲風災後,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修復重建的情形,目前多數人的房屋都已完成修繕,少數尚未修復的政府也會持續提供協助。
農田水利署成功把水利設施變成綠色能源的供應站,利用台中后里圳的地勢落差與水流,設置地下化小水力發電系統,讓引水發電與農田灌溉可以並存,9月30日正式啟用,由農水署署長蔡昇甫主持,每年預計可發電約42萬度。
台中市后里圳地下化小水力發電設施30日啟用,利用水流高低落差推動渦輪機,每年可發電約36萬度,這座「看不見的電廠」不影響灌溉功能,還能增加穩定綠能供給。
現代台灣小水力發電是繼太陽光電、風電之後而發展出之第三大再生能源,追溯國家再生能源策略之發展過程,小水力發電早從10年前在農水系統的圳路上開始推動,其裝置容量雖小至10~300kw之間,但數量卻在將近百座之多,此階段的成果在奠定「川流式發電」的設備、技術、能力之基礎。
經濟部水利署19日提出對小水力發電的最新策略,聚焦於結合現有水利設施、發揮防災韌性,並納入社區參與,以期在經濟、環境與社會三方面達到永續平衡。
台南市中西區華平路、民權路口近30公頃的學產基金養殖地,中央與台南市地政局計畫將轉型為「台南科技產業專區」,配合產業轉型與科技政策,導入科技產業之產品研發、測試、數位軟體、生物科技等產業研發專區,形塑研發創新聚落,成為銜接南科的關鍵腹地。
台南市中西區華平路、民權路口近30公頃之低度使用學產基金養殖地,中央與台南市地政局計畫將轉型為「台南科技產業專區」,配合產業轉型與科技政策,導入科技產業之產品研發、實驗測試、企業營運總部、半導體IC設計、數位軟體、生物科技、新興科技等產業研發專區,形塑研發創新聚落,成為銜接南科的關鍵腹地。
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襲台,造成雲林多條大排水位暴漲潰堤,災情嚴重,立委丁學忠8日邀水利署副署長陳建成、縣政府及地方民代,針對水利復建工程會勘,丁強調雲林海線11個鄉鎮中就有8個鄉鎮出現災情,共41件水利復建工程亟須中央協助,希望中央全力協助地方,加速災後復原重建。
新聞提要■印度政府擔憂,中國於雅魯藏布江興建的超級水壩會影響自己旱季水量,決定也在相鄰地區興建大壩以對。
大陸央視報導,全年糧食產量大頭在秋糧,距大面積收穫大約1個月時間,中國大陸各主產區因地制宜加強田管,全力爭取秋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