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汽車產量的搜尋結果,共108

  • 《韓股》三星帶頭衝 韓股首破4100

    韓股31日開盤雖開在平盤之下,但逢低承接的買單隨即進駐,翻紅的大盤最後收在4,107.5點,漲20.61點或0.5%,韓股漲破4100點關卡,是以前從未沒有過的。另外,韓元小升。

  • 《韓股》無懼李在明APEC示警 汽車率韓股翻紅

    韓股31日開盤雖開在平盤之下,但逢低承接的買單隨即進駐,翻紅的大盤目前在4,110.28點,漲23.39點或0.57%。另外,韓元則走貶。

  • 《國際產業》Stellantis呼籲歐盟放寬碳排規定 支援汽車生產

    Stellantis集團執行長菲洛薩(Antonio Filosa)周一宣布,在義大利新增聘400名員工,並確認要在該國提高產量的計畫。他同時警告歐盟,碳排放的規定需要改變,以支援該地區的汽車生產。

  • 陸Q3經濟成長4.8% 優預期

    陸Q3經濟成長4.8% 優預期

     大陸統計局20日揭曉最新經濟成績單,第三季GDP年增率4.8%,優於預期的4.7%,但為今年以來最低增速。今年前三季GDP增長5.2%,雖有望達成官方設定的5%左右全年增長目標,但穩增長挑戰依舊嚴峻,預料第四季官方將再加碼寬鬆政策。

  • 「造車第一省」換人做 安徽上半年汽車產量149.95萬輛

    「造車第一省」換人做 安徽上半年汽車產量149.95萬輛

    據《界面新聞》報導,廠房內機械臂有序舞動,工人們忙碌地裝配著零部件,一輛輛蔚來主力車型漸次下線。工廠的生產線正全力運轉,準備迎接第四季的交付高峰。這是《界面新聞》9月23日探訪蔚來先進製造合肥一工廠(F1工廠)時看到的一幕。

  • 陸製造業產值上看34兆 全球15連霸

    陸製造業產值上看34兆 全球15連霸

     大陸工信部9日表示,「十四五」期間大陸製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達到8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34兆元),對全球製造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成,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2024年突破13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

  • 陸製造業產值上看34兆 總體規模連15年全球第一

    陸製造業產值上看34兆 總體規模連15年全球第一

    大陸工信部9日表示,「十四五」期間大陸製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達到8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34兆元),對全球製造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成,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2024年突破13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

  • 車市捲 比亞迪下調銷售目標

    車市捲 比亞迪下調銷售目標

     面對車市內捲,大陸汽車龍頭比亞迪銷量高歌猛進的光環逐漸黯淡。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比亞迪3月時告訴分析師的全年銷售目標為550萬輛,惟面對競爭對手的強勢追趕,目標多次下調,最新下調16%降至460萬輛,甚至低於市場預估。

  • 陸經濟降溫 三大指標失速

    陸經濟降溫 三大指標失速

     大陸統計局15日公布7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消費及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均較6月大幅下滑,且都遜於市場預期,失業率也出現惡化,經濟動能明顯減弱。專家指出,下半年要注意搶出口效應減弱以及「反內捲」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 比亞迪推遲匈牙利工廠量產計畫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將匈牙利新電動汽車工廠的量產計畫推遲至2026年,且頭兩年的產能將低於原本設計。另外,比亞迪土耳其新工廠因勞動力成本更低將比原定計畫更早投產,排產安排也將遠超其曾宣布的生產計劃。

  • 小米新電動車 台積4奈米助陣

    小米新電動車 台積4奈米助陣

     小米再推出新款電動車「YU7」,其智慧座艙SoC與輔助駕駛系統分別採用高通與輝達的解決方案,皆由台積電4奈米先進製程打造。該車搭載四合一的域控制模組,進一步整合電子電氣架構(E/E架構)。半導體業者指出,隨著汽車半導體含量不斷提升,加速處理器、特殊應用元件(ASIC)與感測器等IC需求增加,正逐步動搖以內燃機為核心的傳統車廠技術基礎。

  • 陸汽車零件供應商崛起 緊逼德、日

    陸汽車零件供應商崛起 緊逼德、日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面臨電動化、智慧駕駛、關稅爭議等重大挑戰,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快速崛起,逐步超越傳統強權德國、日本。國際諮詢公司Berylls by AlixPartners最新公布的「全球TOP 100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研究」指出,2024年中國零部件產業不僅維持高成長態勢,更有四家企業闖進全球百強供應商榜單,顯示中國正成為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核心力量。

  • 德國失去優勢!陸企在車用零組件市場崛起 未來幾年將超越

    德國失去優勢!陸企在車用零組件市場崛起 未來幾年將超越

    據德國慕尼黑「墨丘利報」報導,在全球對比中,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失去競爭優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中國在未來幾年內將超越德國,取得更高的市占率。

  • 《國際產業》不畏川普關稅 豐田5月賣超好

    豐田汽車27日宣布,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實施新關稅政策,但美國等部分市場的需求還是很強勁,故全球銷售量已連續五個月都在成長的五月,創下單月販售最佳成績。

  • 《國際產業》混合動力車賣太好 豐田全球產量連4月成長

    豐田汽車29日宣布,因混合動力汽車需求強勁,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政策所引發的搶購熱潮,四月全球產量與銷售量已連續四個月成長。此份統計數據,也計入豐田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車品牌Lexus。

  • 應對汽車加徵25%關稅 本田重建供應鏈 生產線由加墨轉至美

    應對汽車加徵25%關稅 本田重建供應鏈 生產線由加墨轉至美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汽車額外加徵25%關稅,本田汽車(Honda)考慮將部分車款的生產工作由加拿大和墨西哥轉移至美國,計劃在二至三年間讓美國產量至多增加3成,目標是9成在美國銷售的汽車是本地生產。

  • 本田重建供應鏈 目標9成售美汽車在地生產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汽車額外加徵25%關稅,本田汽車(Honda)考慮將部分車款的生產工作由加拿大和墨西哥轉移至美國,計劃在2至3年間讓美國產量至多增加3成,目標是9成在美國銷售的汽車是本地生產。

  • 陸多個強省會人口增量趨前   貴陽成長近20萬居首

    陸多個強省會人口增量趨前 貴陽成長近20萬居首

    大陸《第一財經》3日報導,近日大陸各地陸續公布人口數據。有7個城市去年人口增量超過10萬人,多個強省會增長位居前列。中心城市依然保持對人口的集聚能力。貴陽去年常住人口增加19.96萬人居首。

  • 《韓股》外資買超 韓股小紅

    韓股18日開高後,一度最高漲至2,638.56點,但後繼無力下,指數愈走愈低,最後收在2,612.34點,只小漲1.65點或0.06%。另外,韓元走貶,外資買超4445.6億韓元。

  • 《韓股》韓股開高 無力上攻

    韓股18日開高後,一度最高漲至2,638.56點,但後繼無力下,指數愈走愈低,目前在2,614.68點,只小漲3.99點或0.15%。另外,韓元小幅走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