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治山防災的搜尋結果,共23筆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將招考8名森林護管員,即日起至10月30日受理通訊報名,通過術科測試、筆試及口試,起薪3萬3198元起,最高薪資4萬9797元,另可併計高山或偏遠地區加給、山地巡護作業費等再提高津貼。
苗栗縣政府23日縣務會議通過2026年度總預算案,歲入編列304.42億元,歲出編列302.12億元,較2025年度法定預算數277.27億元,增加24.85億元,增幅8.96%。總預算案將提交縣議會11月定期會審議。由於中央一般性補助款額度不明,因此縣府非常保守地編列明年度總預算,待補助款確定後再以追加方式編列。
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在南投縣長許淑華、立委游顥等人陪同下,視察信義鄉保甲林野溪土石流災情。卓榮泰說,去年凱米颱風後核定保甲林野溪整治工程,礙於土地等問題遲至今年5月才發包,盼縣府、地方協助,讓工程如期完成,並透露將編上千億元預算治水。
面對即將到來的汛期挑戰,農業部已完成各項防災整備工作,除完備災害緊急應變小組運作機制,及確保汛期間聯絡管道及設備之正常運作外,於治山防災、農田水利、農路林道、農漁畜產業及森林遊樂區等重點領域,各項防汛整備工作也已到位,更要求所屬機關密切注意天候狀況,即時掌握災情,並落實相關作業程序迅速因應;同時籲請農漁畜產業加強自主防災準備,以降低災害損失。
桃園市霞雲國小為教育部防災校園進階推廣學校,結合在地特色發展防災教育,並與社區擴大建立防災夥伴關係,藉由災後復建工程結合課程,更深入了解在地泰雅文化及永續環境的意義,落實防災教育之災前減災、災中應變、災後復原之災害管理理念。
苗栗縣通霄鎮前鎮長陳漢志涉分別透過辦理標租案或採購案機會,向廠商收受新台幣221萬4000元賄款,且已遭檢察官起訴或遭法官判刑,監察院今指出,陳漢志藉由辦理標租案及採購案之機會,收受廠商賄賂,違失情節重大,監察院通過蔡崇義、王幼玲、范巽綠委員所提彈劾案。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財劃法」,中央須釋出3754億元。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直言,修法後中央政府每年經常性收入將減少,包括國防經費、撥補勞保基金、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及興辦社宅專案計畫、少子女化對策、治安維護相關經費、健保財務協助方案等計畫都會受到影響,另基於錢隨事權移轉原則,中央所承接的省府業務 ,應一併移回各地方政府辦理。
歷年的颱風豪雨造成彰化縣田中鎮1704號區外保安林及流經其間的內灣坑溪受影響,河道、林地崩塌,為土石流潛勢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自2020年進行整治,並與學術單位合作,進行3年的環境監測,南投分署今(2)日表示,整治後土壤固碳效益及溪流水質提升,植生也逐漸恢復,整體生態系統更多樣化。
南投縣長許淑華21日主持縣務會議,工務處報告凱米颱風災修復建工程爭取中央補助款獲核定33.7億元,其中將近一半款項用於道路重建。許淑華說,縣府原提報災修金額39億餘元,中央初步核定31億餘元,經爭取共獲33.7億餘元,感謝中央提高補助金額,將加緊復建,讓民眾通行更安全,吸引遊客來觀光。
南投縣長許淑華21日主持縣務會議,工務處報告凱米颱風災修復建工程爭取中央補助款獲核定33.7億元。許淑華說,縣府原提報災修金額為39億餘元,中央初步核定31億餘元,經爭取共獲33.7億餘元,感謝中央提高補助金額,縣府加緊復建,讓通行更安全,吸引遊客來觀光。
南台灣一年一度的農村盛事「農島嶼」19日起一連2天在屏東縣勝利星村孫立人將軍行館前廣場登島,吸引上千人次前來走訪讀島嶼風格展區、體驗水果套袋手抄紙、海廢編織等,除探索特色創意聚落、眷村文化街區外,也體驗農村生活的視野。
環境部今年7月提出2024年版「國家環境保護計畫」草案,因刪除治山防災、生態保育、海洋保育內容,環團批評半套計畫,並指出空氣品質指標(AQI)、PM2.5目標值過於寬鬆。環境部回應,只要是應做的事都不會逃避,但環團提出期望值較難達成,將加強溝通,上述3議題也都有部會主責,才從本次草案中刪除。
環境部制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屬於國家上位制度型計畫,旨在檢視我國環境保護議題,制定國家環境願景、目標及策略,因上次修訂已是4年前,環境部今天舉辦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修正草案研商會議。環團指出,該計畫刪除治山防災、生態保育、海洋保育內容,而且多項目標、績效指標寬鬆,例如針對PM2.5設定的減量幅度,僅過去10年的1成多,根本是半套計畫。
凱米颱風造成南投多處災情,縣內有近40所學校受損嚴重,以及山區多條聯外道路中斷,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27日)下午水里、信義鄉羅娜村勘災,承諾全力支持地方災後重建,也強調對道路搶修部分,除應急趕快搶通外,也希望與治山防災、水土保持工程整體規畫、跨部會一起努力讓災後重建工程可以整體進行。
農業部12日辦理112年度優良農建工程獎頒獎典禮,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共拿下,治山防災類「雪山坑防砂壩整建工程」優等、「裡冷溪下游治理工程」佳作及設施類「甲區44林班林業灌溉使用及森林保護水池工程」佳作等3個獎項,創下該分署連續10年的得獎紀錄。
農業部12日舉行「112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頒獎典禮,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的治山防災工程分別2將獲獎,其中「巒大區第25、26林班坑溝整治工程」獲特優,「埔里區11、12林班坑溝整治工程」獲優等,還有第一線同仁獲個人貢獻獎殊榮,南投分署已連續17年獲獎肯定。
國土法上路將是回歸國人對土地使用的正確與適法性。農業部2日表示,土地法源明確後,農業施政資源將集中投注在農業發展地區,除了農地賦稅優惠、三保一金、低利貸款等農民專屬的權益,農業發展地區實際從事農業的農民,將享有更多的政府資源投入。依照當地農業經營條件,將最優良的農地劃在農一,才是最照顧農民的負責任態度與作法。
國土計畫法將在明年上路,內政部要求地方提交草案的期限為6月30日,但全台22個縣市,僅4個縣市如期遞交國土功能分區圖,雲林縣縣長張麗善日前投書指出,國土計畫農業發展地區的劃設將會限制雲林的發展機會,農業部指出,國土計畫法是配合國家及地方發展需要,讓國土資源能有效率、有秩序引導各項發展,對於各縣市政府劃設結果,農業部表示尊重,應依照縣市產業發展需求合理劃設,才不會犧牲農民既有權益及享有未來農業資源的機會,卻換來一個不大可能實現的想像。
強震導致花蓮縣境內新增「萬榮鄉萬里溪上游」及「秀林鄉木瓜溪上游」2處堰塞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3日表示,經調查認為堰塞湖距離下游聚落仍有距離,不致造成立即危險,但對下游行水區內活動人員有直接影響,已通報堰塞湖下游權責機關,將持續監測,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花蓮震後再逢臺灣地區汛期,農業部23日表示,0403花蓮震災導致花蓮縣境內新增「萬榮鄉萬里溪上游」及「秀林鄉木瓜溪上游」2處堰塞湖,使得112年發布的5處國有林班地內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再增加需監測的標的,已指派專人監控,適時於颱風期間發布紅、黃色警戒預報,提供地方政府預警因應及辦理防災整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