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法官論壇的搜尋結果,共43筆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8日獲交保後,台北地檢署9日列出5大理由向台北地院提起抗告,但「法官論壇」今(10)日9點25分出現一篇標題為「邪教抵禦對策」的標題,暗諷「白蓮教主出關,立即率眾攻擊檢方」不過也有法官留言,「檢方用那些荒謬到連同業人都看不下去的理由請求續押或抗告」、「怎麼先前都不用相同標準羈押更嚴重的重大經濟、貪汙要犯」「說論壇不能講政治的學長們,拜託你們快出來喔,這人在主動講政治呢!不要遇到同意識形態的人就縮起來喔」、「在侵蝕三權分立的人是誰,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去年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共有七大項,但未如前任總統蔡英文特別提及司法改革,他的司法政策都延續前任總統,但隨著許宗力等7名大法官去年10月任期屆滿離開至今,新政府快滿1周年,司法院正副院長、祕書長卻全部懸缺,司法院出現史無前例的亂象,多名優秀法官相繼選擇離開。
股市聞人鍾文智遭判刑30年5月定讞卻棄保潛逃,法界目前將防逃缺失指向台灣高等法院審判長邱忠義為首的合議庭未延長電子監控,且時隔5個多月才補上傳裁定書。司法院坦承有違失將究責,高院31日將召開自律會調查。「法官論壇」30日有文章痛批,邱忠義意圖嫁禍其他司法官,反而讓全體司法人員因他而再次蒙羞。
司法院前院長許宗力在內的7名大法官任期2024年10月31日屆滿後,台灣首次出現司法院正副院長等7名大法官、祕書長都出缺的狀況至今。總統府雖公告大法官提名徵才訊息,但並為正、副院長的大法官依例不在審薦範圍內,掌舵司法改革者仍由總統決定。基層法官期盼,總統該找能解決司法過勞的人做院長。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10日出席總統府院際協調,外界質疑謝恐讓司法淪為政治打手。不過,府方表示,謝強調是以司法院最高行政首長身分與會,並未提及《憲法訴訟法》釋憲進度,也希望未來在立法院行使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時,能夠順利進行。法界認為,謝銘洋的言論未逾越司法獨立,是個好的開始。
《憲訴法》新制23日經總統公布將生效,由於目前只有8名大法官,除非總統補齊大法官,否則未來憲法法庭將因不到10人參與評議面臨停擺。但有法官在「法官論壇」發文提及,憲法法庭停擺是好事,這幾年憲法法庭製造出來的案件,諸如刑法累犯、死刑限縮等實在「罄竹難書」,批評大法官只會增加法官的案源及工作壓力。
民進黨團有意在《憲法訴訟法》正式生效前的空窗期聲請釋憲,讓現有8名大法官能依舊法規定順利開會。但學者認為,法律只要通過,舊法已失效,程序法要從新;律師葉慶元也表示,大法官行使解釋憲法的權力,乃至於暫時停止法律效力的權力都來自憲訴法,大法官對於自己權力行使程序上的限制,若自行予以解除,這是嚴重的「自我擴權」。
司法院20日對《憲法訴訟法》修法稱「深表遺憾」,連日來在內部的「法官論壇」引發質疑。有法官認為,依往例可預見執政黨可能聲請釋憲,司法院卻在第一時間跳出來譴責新法,嚴重違反法官中立的角色。未來有關朝野對立的釋憲案,「民眾還相信你會公正審理嗎?」也有法官批大法官淪執政黨打手、自陷政治漩渦,才導致憲政危機。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收賄500萬元,傳出合議庭的審判長因病請假到退休惹議。面對立委質疑政治介入司法,桃園地院回應,起訴時是以公開抽籤分案,審判長江德民10月14日因病緊急住院,醫囑要休養1年才請辭刑14庭審判長,強調他向來戮力從公、勇於任事,對於外界誤會解讀深表遺憾。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收賄500萬元,卻傳出合議庭的審判長因病請假到退休惹議,面對立委質疑政治介入司法,桃園地院晚間回應,起訴時是以公開抽籤分案,審判長江德民10月14日因病緊急住院要住院和休養1年而請辭刑14庭審判長,強調他向來戮力從公、勇於任事,對於外界誤會解讀深表遺憾。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嫌收賄500萬,桃園地院29日首度開庭,卻傳出合議庭的審判長江德民因病請假到退休。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表示,這是要把燙手山芋往外丟,是否政治黑手介入司法?還是政治力實在太大,連法官要如何審案子、判案子都非常為難。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收賄500萬元,桃園地院29日首度開庭,由受命法官廖奕淳單獨連開3庭訊問3名被告,卻傳出合議庭的審判長因病請假到退休,桃院內部議論紛紛,關心誰要接下這燙手山芋,甚至在法官論壇開轟。桃院則解釋將依規定派任審判長。
司法院長許宗力在內的7名大法官任期10月31日屆滿,由於賴清德總統提名的繼任人選卡關,11月1日後將出現台灣首次司法院正副院長等7名大法官、祕書長都出缺的狀況,依法總統須指定一位現任大法官代理院長。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嫌收賄500萬,桃園地院29日首度開庭,由受命法官廖奕淳單獨連開3庭訊問3被告,卻傳出合議庭的審判長江德民因病請假到退休,桃院內部議論紛紛,關心誰要接下這燙手山芋,甚至在法官論壇發文開轟痛批。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說,法官工作負擔本來就大,又是鄭文燦案,當然都在躲。而鄭文燦子弟兵,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盧維屏被換掉,民進黨新媒體副主任詹賀舜也調職,政治上也難翻身了。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嫌收賄500萬,桃園地院昨(29)日首度開庭,由受命法官廖奕淳單獨連開3庭訊問3被告,卻傳出合議庭的審判長江德民因病請假到退休,桃院內部議論紛紛,關心誰要接下這燙手山芋,甚至在法官論壇發文開轟痛批犧牲通常股。桃院則解釋,打散重分案件約100多件,桃院刑事庭每股約分到2件,若將3法官重分要重排庭期、公訴人等,恐影響案件順利進行。
司法院長許宗力將於本月底卸任,但他8年任內無法解決「法官過勞」問題,法官承審案件不斷增加,身心都陸續出現狀況;最高法院刑事庭法官蔡憲德23日未參加合議庭評議,經緊急查看才發現他累倒在辦公室的座位,疑似急性中風,送醫急救後,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
憲法法庭針對死刑是否合憲作出宣判,認為死刑應「一致決」。輔大法律系教授張明偉21日表示,基於正當程序,死刑案件本來就應該採取一致決,現行制度不僅未採一致決,也不允許合議庭法官以不同意見書表達其立場,等於要讓不同意見的法官承擔多數意見的瑕疵,很不合理,未來修法應該讓法官能提出不同意見書。
憲法法庭昨(20)日針對死刑是否合憲作出宣判,認為死刑應一致決。而現行37名死囚該何去何從?輔大法律系教授張明偉表示,如果當初判決引用的法條合憲(例如殺人罪),除非被告犯罪時有精神問題,否則無法以此號憲法法庭判決救濟。
總統府昨公布大法官提名名單,副院長被提名人姚立明,曾助政治素人柯文哲成功入主台北市,但2024年總統大選時,擔任賴清德陣營的競總主委,被賴視為「能幫我打敗柯文哲」的選戰心腹,姚並不是一路挺綠,從政光譜變動劇烈,被稱「政治變色龍」,這次從賴競總主委一躍成司法院副院長,是名單中最具爭議的人選。
士林地方法院法官李昭然墜樓離世引發法官過勞問題,全國法官為此串聯發起「白花運動」,但司法院長許宗力當時說要法官「多多參與戶外活動,不要把自己整天綁在辦公室」,日前又說「能有健康的心態,就不會在法官論壇上面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再次點燃法官們的怒火,更期待賴清德總統即將提名並為司法院長的新大法官人選,應從司法實務考量,勿再是「綠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