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流離失所的搜尋結果,共464

  • 美中大咖不來 COP30難成氣候

    美中大咖不來 COP30難成氣候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10日正式登場,全球5萬名代表齊聚巴西城市貝倫(Belem)商討如何解決氣候危機。但美國總統川普選擇缺席,也不派高階官員參加,加上中國與印度僅派出代表團,兩國領袖也不會親自出席,令外界擔心這次會議最終成果可能令人失望。

  • 北宋百姓鬧饑荒 范仲淹出3奇招賑災 「奸商」全上當了

    北宋百姓鬧饑荒 范仲淹出3奇招賑災 「奸商」全上當了

    北宋年間,浙江爆發大饑荒,米價飆升、百姓饑餓,奸商趁機哄抬物價,官府也束手無策。然而,杭州知府范仲淹卻出奇制勝,他先假裝支持米價上漲,引誘外地商人運糧而來,再投放低價政府儲備糧抑制物價;同時雇用災民修繕衙署與寺廟,讓百姓以勞力換生計;最後藉娛樂與賽事帶動地方經濟。三招看似荒誕,卻讓杭州百姓在饑荒中安然度過困境,充分展現其非凡的政治與經濟智慧。

  • 不再含蓄了  耿爽點名美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障礙

    不再含蓄了 耿爽點名美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障礙

    據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7日消息,面對美國代表發言中的指責推責,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當天在安理會氣候與安全問題公開會上兩次追加發言進行駁斥。耿爽指出,美國大開歷史倒車,公然稱氣候變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兩度退出《巴黎協定》,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最大的障礙。

  • 立院通過300億重建條例 徐榛蔚:有專款才能讓光復重生

    立院通過300億重建條例 徐榛蔚:有專款才能讓光復重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嚴重,為協助災民復原家園,立法院今三讀通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經費上限達300億元,有光復等3鄉鎮適用,縣長徐榛蔚今赴議會報告光復救災後得知特別條例通過,感謝朝野支持,強調有專款才能有系統、有組織、有長遠的專業規畫,讓光復鄉重生、災區得到保障。

  • 《我們六個》原型「李月桂案」 恐怖小三燙死正宮20年後再殺丈夫

    《我們六個》原型「李月桂案」 恐怖小三燙死正宮20年後再殺丈夫

    《我們六個》自大愛台播畢後,接著在Netflix上映,再度引起高度討論,故事描述原本幸福的一家八口,因父親經商失敗、母親遭小三殺害,6個孩子在絕境中互相扶持、逆境成長的催淚歷程。這部劇改編自41年前轟動一時的真實社會案件「李月桂案」。劇中人物原型、現任國小學輔主任林作逸,是當年受害者郭富美的二兒子,他在《中時新聞網》專訪中,回憶了這段不堪回首的家庭悲劇。

  • 殘忍屠城血染黃土 太空也看得見!蘇丹2天2000人慘死

    殘忍屠城血染黃土 太空也看得見!蘇丹2天2000人慘死

    蘇丹悲慘內戰已持續3年,這個與台灣距離遙遠的國家位於非洲東北部,諸多百姓死於葬送於血腥交戰,國際組織關切。蘇丹西南部一座由政府軍死守的城市遭圍困1年半之後,26日遭實力強大的「快速支援部隊」(RSF)攻陷。與政府軍合作的民兵組織指控RSF大開殺戒,48小時殺害無辜平民逾2000人。法舍四處可見屠殺血跡,人造衛星從太空也能捕捉到,血染黃土慘不忍睹,專家認為堪比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慘劇。

  • 王毅藍廳論壇提5呼籲:全球治理將進入「南方時間」

    王毅藍廳論壇提5呼籲:全球治理將進入「南方時間」

    第23屆藍廳論壇27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他以《落實全球治理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指出,習近平主席上月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是中國面向時代課題的最新回答,為完善國際體系、推動全球合作、實現公正共治提供了中國方案。

  • 川普、安華見證 泰柬簽和平協議

    川普、安華見證 泰柬簽和平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26日抵達亞洲訪問第一站馬來西亞,首個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和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一起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和平協議」,川普在儀式上致詞時說,這對東南亞而言是歷史性的一天,並表示對於自己能參與其中並解決衝突感到榮幸。

  • 川普見證泰柬簽「和平協議」 與3國達貿易協議 含礦產投資

    川普見證泰柬簽「和平協議」 與3國達貿易協議 含礦產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今(26)日抵達馬來西亞第一站,便見證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和平協議」,他後續也和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議,與柬埔寨、大馬的協議則涵蓋關鍵礦產投資,其中美國對泰國、馬來西亞大部分商品仍維持19%對等關稅。川普曾以拒絕達成貿易協議來威脅泰柬停火,明確顯示他傾向以貿易協議作為手段,施壓他國。

  • 美國阿拉斯加遭遇罕見颱風  一民房颳進洪水中漂流

    美國阿拉斯加遭遇罕見颱風 一民房颳進洪水中漂流

    又是一起極端氣候造成的天氣災難,生成於日本東部的颱風下龍(Typhoon Halong,越南提供,即「下龍灣」),其殘餘風暴竟然一路向東挺進,猛烈襲擊了阿拉斯加,對當地靠海社區造成了罕見的颱風災害,一間房屋竟然從地基上被掀翻,直接颳進海灣裡,屋內的男人歷經了一場海上漂流記,所幸最後成功獲救。

  • 爺嬤捨身護童 更生人救鴨續愛

    爺嬤捨身護童 更生人救鴨續愛

     更生人出身的簡碧燕,近期揭露台中吳姓男子以改造弓弩射擊雞隻的虐殺影片,並報警蒐證送辦。她說,正因她看過最深的暴力,所以更無法對任何「以玩樂為名的殺戮」袖手旁觀,近期花連洪災,她也與團隊接手流離失所的14隻鴨子救援工作。

  • 川普稱「加薩戰爭結束!」 停火後面臨哪些挑戰?4個QA一次看懂

    川普稱「加薩戰爭結束!」 停火後面臨哪些挑戰?4個QA一次看懂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的停火協議,在上週五(10月10日)生效,雙方安排於當地時間10月13日,進行人質交換。

  • 加薩停火 20萬巴人重返廢墟家園 「無比喜悅」

    加薩停火 20萬巴人重返廢墟家園 「無比喜悅」

    數以萬計巴勒斯坦人在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生效後,週五(10日)開始從加薩南部踏上漫長而塵土飛揚的行程,前往加薩市。他們發現家園已成為廢墟,但能夠返回家園仍讓他們感到欣慰。

  • 加薩和平來臨?放人最新時間點曝光 後續3大難關超棘手

    加薩和平來臨?放人最新時間點曝光 後續3大難關超棘手

    加薩戰爭打了超過2年,多國數度調停均告破局。美國總統川普提出「20點計畫」後,8日宣布以色列與哈瑪斯已同意美方計畫的「第一階段」,包括彼此釋放人質與囚犯,時值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前一天,加薩走廊、以色列民間均歡欣不已。美方估計哈瑪斯下周一(13日)釋放以色列人質,以色列官員最新說法稱最快下周日(12日)或下周一。巴勒斯坦人士透露,以色列尚未提出釋囚名單。

  • 緬甸佛教節慶會眾抗議軍政府 竟遭滑翔傘開炸逾80人死傷

    緬甸佛教節慶會眾抗議軍政府 竟遭滑翔傘開炸逾80人死傷

    國際特赦組織、緬甸流亡政府8日證實,緬甸中部年度佛教節日「點燈節」一處活動現場6日有民眾表達抗議軍政府的立場,竟遭軍政府派出動力滑翔傘空襲現場。流亡政府向英國廣播公司(BBC)緬甸語頻道表示,至少24死47傷。土耳其新聞頻道Net Haberler稱已32死50傷。

  • 加薩戰爭滿2年 卡達稱釋放人質等同終戰 傳哈瑪斯提2要求

    加薩戰爭滿2年 卡達稱釋放人質等同終戰 傳哈瑪斯提2要求

    (20:05更新--消息人士說法、哈瑪斯回應)今天(10月7日)是巴勒斯坦激進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與以色列在地中海東岸加薩走廊交戰2周年,以方為消滅發瑪斯而轟擊圍困加薩的血腥戰爭還要打多久?在諾貝爾和平獎10日即將揭曉的此刻,以哈雙方與調解國今在埃及討論美方的「20點計畫」。長期居中斡旋的中東國家卡達表示,諸多細節待議,若哈瑪斯交還人質就意味戰爭結束。消息人士稱,哈瑪斯要求以色列開出撤軍時間表並保證結束戰爭。

  • 超低調選舉!敘利亞將選出「後阿塞德時代」首屆國會

    超低調選舉!敘利亞將選出「後阿塞德時代」首屆國會

    敘利亞選舉團成員將於5日舉行會議,選出新議員,這是該國擺脫巴沙爾·阿塞德政權的另一里程碑。不過,這場間接選舉,也是對現任政府包容性的一大考驗。

  • 安理會授權海地部署「鎮壓黑幫部隊」陸代表說話了

    安理會授權海地部署「鎮壓黑幫部隊」陸代表說話了

    聯合國新聞網美東時間9月30日消息,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在海地部署「鎮壓黑幫部隊」,取代由肯亞領導的多國安全支援團。這項決議由巴拿馬和美國共同起草,以12票贊成、3票棄權(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表決結果通過。中國大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表示,中方沒有阻攔決議草案通過,已是最大善意。

  • 五角大樓憂導彈庫存太少:若與中國打  得4倍產能

    五角大樓憂導彈庫存太少:若與中國打 得4倍產能

    據觀察者網引述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9日報導,消息人士指出,五角大樓正尋求加速增加導彈及12個關鍵系統的產量,要求國防承包商短期內將產能提升至當前的2倍甚至4倍,以防與中國爆發潛在衝突時庫存不足。然而,如此大規模增產的技術可行性和成本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

  • 教宗為台灣祈禱  林佳龍感謝

    教宗為台灣祈禱 林佳龍感謝

    教宗良十四世9月28 日上午主持禧年彌撒時,特別為台灣等受樺加沙颱風侵襲的國家祈禱。外交部今天表示,外交部長林佳龍代表賴清德總統由衷感謝教宗良十四世實踐天主普愛眾人之心,未來將持續與教廷共同推動人道援助及愛德服務工作,致力促進全人類普世價值的實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