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浙東的搜尋結果,共08筆
明朝第一謀士劉伯溫智慧過人,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倚重,素有「再世諸葛」之譽。然而,他一生最神祕且令人稱奇的預言,並非關乎國運,而是對劉氏家族未來的臨終囑語。劉伯溫斷言,劉家在他身後將沉寂數代,直至第九代方能出現奇才、重振家聲。未料百年之後竟然應驗,其第九代孫劉瑜憑藉卓越才識獲朝廷重用,精準預言至今仍讓世人驚歎不已。
民國44年(1955年)1月24日,是當年的大年初一,但台北街頭卻籠罩在哀傷緊張的氣氛裡。數日之前,江浙反共救國軍一江地區司令王生明率部在面積僅有1.2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島上,抵抗共軍絕對優勢兵力三棲進犯,守軍大部成仁,王生明拉發手榴彈自戕殉國,各界為之震悼。
「2024台北上海城市論壇」12月17日上午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雙城論壇」主題定調「智慧治理、永續未來」。上海副市長華源(率團)致詞表示,「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台胞福祉更有保障」。台北市長蔣萬安在主論壇結束前致詞強調,「和平是可貴的,衝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儘管曲折,但值得負重前行。盼望兩岸之間多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
石覺,廣西桂林人,民國15年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歷經國民革命軍各大戰役,轉戰珠江、長江、黃河流域及塞北地區22個省分,曾任作戰部隊長及司令官,身經百戰,戰功彪炳。任舟山防衛司令官時,因能確實掌握敵情,適時下達決心,將總預備隊投入登步島增援守軍,進而扭轉戰局。
在我「漢光40號」演習7月22至26日前一天,21日0842至2139時無人機共1架由我金門以南之台灣海峽中線南段經台灣西南至台灣防空識別區南南西邊緣轉東北經呂宋海峽到台灣防空識別區南南東轉北行,至花蓮以東區域擴大盤旋(日本防衛省圖示)持續北上至台灣東北處轉西北,從台灣海峽中線北段進入大陸。共軍無人機所經之空域,與日前媒體宣稱之共軍登陸艦船團行經花東海域相近,也對我演習前台灣東部軍事部署,進行戰場情蒐。
民國44年大陳島撤退來台,明年將是大陳義胞來台70周年,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昨日委請曾任永和市長的林德福立法委員,邀集中華大陳同鄉總會、新北市浙江同鄉會等大陳義胞後代研討大陳島撤退來台文化保存合作,書寫記錄他(她)們的生命故事,身為大陳第二代的陸委會梁文傑副主委、母親也出身大陳的張智倫立法委員有請父親張慶忠前立法委員代表、大陳子弟羅智強立法委員辦公室、大陳媳婦林楚茵立法委員辦公室共同與會。
最近遭到網路粉紅網民圍剿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近日在朋友圈發文悼念剛去世的母親,悼念文說,母親沒有基礎疾病,卻因為我被網暴,為我所憂,於3月11號下午去世,萬分悲痛,感謝大家的關心。
在中國浙江,對日抗戰的主要力量到底是誰?本文就以紀念碑和公墓來說話,告訴讀者國軍在這個中國最富庶省分曾經付出的代價和犧牲。縱使他們的紀念碑都被推到,縱使他們都被挫骨揚灰,但歷史就是歷史,沒有人能夠改寫,也沒有人能夠讓子孫後代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