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上交通線的搜尋結果,共29

  • 高市:台灣有事 可行使集體自衛權

    高市:台灣有事 可行使集體自衛權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答詢時,被問及「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否構成安保法制下的「存立危機事態」。高市明言,假設大陸對台實施海上封鎖,「如果是動用戰艦,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就有可能構成這種事態,從而可行使集體自衛權,換言之,即允許日本自衛隊出兵海外。

  • 海軍完成「114-2海強操演」 驗證聯合截擊、反封鎖等項目

    海軍完成「114-2海強操演」 驗證聯合截擊、反封鎖等項目

    海軍日前展開年度重點演訓「114-2海強操演」,順利完成立即備戰操演、防禦性布雷、海空警戒、海空聯合反潛、聯合截擊、聯合反封鎖及戰力重整等多項實兵驗證課目,展現官兵勤訓精練的成果。

  • 勗勉海軍 賴總統提未來國軍朝新四新方向全面提升戰力

    勗勉海軍 賴總統提未來國軍朝新四新方向全面提升戰力

    總統賴清德總統今(17日)上午前往高雄旗津營區勗勉海軍62.1水面作戰支隊,期勉他們成為「有榮耀、有紀律、有戰力」鋼鐵勁旅。他並強調,未來國軍將繼續朝向「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方向前進,整合新興兵力和裝備技術,全面提升戰力。

  • 與友盟合作 面對對岸司法隔離

    與友盟合作 面對對岸司法隔離

     面對可能的司法隔離或封鎖情境,政府應納入友盟因素並經常演練海軍與海巡的聯合應處作為。

  • 明年僅編119.5億元 海鯤潛艦第二艘恐有得等

    明年僅編119.5億元 海鯤潛艦第二艘恐有得等

     115年國防預算書昨日送達立法院,根據預算書內容,潛艦國造後續艦明年度預算有所調整,原先預計編列175億餘元,現編列119.5億元,減少約50億元;此舉代表海鯤號後續艦還在簽訂合約階段,明年應不致啟動第二艘建造。

  • 英國防大臣:準備好在太平洋地區作戰

    英國防大臣:準備好在太平洋地區作戰

     由美國與澳洲主導、集結19國的「護身軍刀」聯合軍演日前展開,英國派出最先進的「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參與,國防大臣希利昨表示,如果台灣爆發衝突,英國已做好在太平洋地區作戰的準備。我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評論漢光41號演習時則說,美國忽略海上交通線問題,不應將用於烏克蘭「抵抗作戰」戰略強加於台灣。

  • 國戰會論壇》美軍能擊沉兩艘中共航母 布萊爾哪來自信(蔡裕明)

    國戰會論壇》美軍能擊沉兩艘中共航母 布萊爾哪來自信(蔡裕明)

    來台參加「台海防衛兵推」的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直言,近日中共兩艘航母試圖透過遠航,展現衝破第二島鏈的能力,若現在是敵對狀態,這些船艦早就被美軍擊沉了。布萊爾的說法是否對於美軍戰力過於自信,值得探討。

  • 遼寧號衝硫磺島外海 前艦長1理由大膽預言:已先南下遶行關島

    遼寧號衝硫磺島外海 前艦長1理由大膽預言:已先南下遶行關島

    日本政府今(9)日宣布,大陸海軍遼寧號航母第一次駛過硫磺島以東的海域,日方也證實,遼寧號艦載機在硫磺島東南海域執行起降任務。對此,海軍潛艦長呂禮詩認為,若按照航行時數計算,遼寧號艦隊極可能已先南下繞行美國關島。

  • 印巴衝突的地緣連鎖效應

    印巴衝突的地緣連鎖效應

     2022年,歐洲爆發的俄烏衝突,不僅發端於長期累積的地緣、歷史與政治矛盾,更反映出俄羅斯試圖重塑自身區域影響力的野心;2023年,中東的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衝突則是宗教、領土爭議與外部勢力介入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而2025年5月的南亞印巴衝突,則突顯出大國間在戰略腹地爭奪上的激烈競爭。

  • 海納百川》俄烏、以哈與印巴衝突的地緣連鎖效應(魯云湘)

    海納百川》俄烏、以哈與印巴衝突的地緣連鎖效應(魯云湘)

    2022年,歐洲爆發的俄烏衝突,不僅發端於長期累積的地緣、歷史與政治矛盾,更反映出俄羅斯試圖重塑自身區域影響力的野心;2023年,中東的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衝突則是宗教、領土爭議與外部勢力介入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而2025年5月的南亞印巴衝突,則突顯出大國間在戰略腹地爭奪上的激烈競爭。

  • 傳LNG船因陸演習掉頭 經部駁斥

    傳LNG船因陸演習掉頭 經部駁斥

     繼1日無代號演習後,共軍昨在台灣海峽中南部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東部戰區實彈射擊模擬對台重要港口精確打擊,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成為假想目標。網傳1艘載運天然氣的LNG船因軍演掉頭迴避,經濟部2日駁斥,指該船是提早1天到港,才會在港外繞行,清晨已於永安港完成靠卸。

  • 海峽雷霆-2025A演練隔離「阻天然氣輸台」  專家:直擊台灣要害

    海峽雷霆-2025A演練隔離「阻天然氣輸台」 專家:直擊台灣要害

    中共晚間7時宣布兩天軍演結束。軍事專家盧德允表示,4月2日發布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在,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等科目,檢驗相關海警、海軍部隊的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等能力。這些官方用語,大家不要不當回事,它指的就是「Quarantine隔離」這個灰色地帶行動的作法,可有效阻斷台灣自外輸入能源,特別是重要不可或缺的天然氣。海峽雷霆才是歷年中共對台軍演裡面,最切合實際中共可能採取行動,也最直擊台灣要害的一次,國人千萬不要等閒視之。

  • 別把防衛韌性搞成全民皆兵

    別把防衛韌性搞成全民皆兵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中共解放軍已做好比以往更充分的準備以包圍台灣,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迫使其屈服。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任林碧瑩表示:「美國和台灣普遍有共識,只要中國願意,今天就能對台灣進行隔離或封鎖。」這報導並畫蛇添足地指出,空襲台灣基礎設施、海空抵近巡航監控航道、阻止商船進入和癱瘓網路等四大步驟,將封鎖台灣與攻台混而一談。

  • 時論廣場》別把防衛韌性搞成全民皆兵(蘭寧利)

    時論廣場》別把防衛韌性搞成全民皆兵(蘭寧利)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中共解放軍已做好比以往更充分的準備,以包圍台灣,切斷台灣對外聯繫,迫使其屈服。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計畫主任林碧瑩表示:「我認為美國和台灣普遍有共識,只要中國願意,今天就能對台灣進行隔離或封鎖。」這個報導並畫蛇添足地指出,空襲台灣基礎設施、海空抵近巡航監控航道、阻止商船進入和癱瘓網路等四大步驟,將封鎖台灣與攻台混而一談。

  • 海軍反潛航空大隊升格成少將編階指揮部   將採購新型反潛直升機

    海軍反潛航空大隊升格成少將編階指揮部 將採購新型反潛直升機

    為了維持我海上交通線安全與提升反潛護航能力,海軍反潛航空大隊經國防部核定後,在本月升格為少將編階的「海軍反潛航空指揮部」。目前海軍反潛戰力,主要以S-70C(M)反潛直升機為主力,下轄2個作戰隊及1個訓練隊等單位,升格後將提升整體作戰訓練能量。

  • 潛艦2840億闖關 首年一毛未刪

    潛艦2840億闖關 首年一毛未刪

     立法院通過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首年20億元,凍結二分之一,待海鯤號潛艦完成海測通過後,向立法院會進行專案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此案通過,代表7艘後續艦2840億元預算闖關成功,首年度預算一毛未刪,朝野一致支持潛艦國造,賴政府有什麼不滿意?民進黨竟宣稱「國民黨刪國防預算」。

  • 潛艦預算凍結18億…海軍急了?張競揪新聞稿這句:背後插刀嗎

    潛艦預算凍結18億…海軍急了?張競揪新聞稿這句:背後插刀嗎

    立法院凍結國防部潛艦國造18億元預算,海軍司令部19日回應表示,預算若遭大幅凍結,恐會延宕後續艦籌獲期程,除加劇敵我戰力失衡,並提及「不利獲得國外政府輸出許可」。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20日直言「簡直是亂捅馬蜂窩,造艦工程執行到此階段,再三保證所有輸出許可都已到手,豈不是在背後插刀嗎?」,點出此一說法難道是打臉以往保證能到手的輸出許可嗎?

  • 陸雙航母編隊演練 向美秀肌肉

    陸雙航母編隊演練 向美秀肌肉

     大陸海軍遼寧艦編隊近日完成年度遠海實戰化訓練,安全順利返回母港。新華社昨證實,訓練期間,編隊除轉戰黃海、東海、南海等多個海域,展開實戰背景下的多科目綜合演練,同時在南海某海域中,遼寧艦更與山東艦編隊實行首次的雙航母編隊演練。軍事專家認為,中共此舉有向美方「秀肌肉」的意味,但大陸航艦跟美國核動力航艦相比,在戰力上仍不是同一個量級。

  • 370架戰機4.5萬人 美日在台灣附近舉行「利劍」聯合演習

    370架戰機4.5萬人 美日在台灣附近舉行「利劍」聯合演習

    就在美加日澳等國軍艦頻繁穿越台海,共軍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後不久,美國與日本又開展一次歷來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參演人數多達4.5萬人,出動戰機達370架。由於演習區域鄰近台灣,外界認為此舉有與共軍先前「聯合利劍-2024B」互別苗頭的用意。

  • 中共利劍B重點在封控!蘇紫雲:應採購「低火力但大噸位」艦隻

    中共利劍B重點在封控!蘇紫雲:應採購「低火力但大噸位」艦隻

    軍事專家蘇紫雲表示,聯合利劍B軍演不利兩岸關係發展,令人遺憾。時間點則為美日等六國目前在菲律賓北部的「齊心協力」(Sama Sama)演習;他指出,中共演習目標,研判重點是戰略心理戰,因中共軍事文化為「七分政治、三分軍事」,因此無論台灣說甚麼做甚麼,北京都會有片面解讀,重點在打擊國人心理士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