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外債券的搜尋結果,共187筆
隨著金融自由化,國人把錢存到海外、買海外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已日趨普遍,國富統計這份存量數據告訴我們,台灣全體所持有的國外金融性資產在112年底已達新台幣92兆元,其中家庭部門也達14兆,海外金融性資產占比已逾四分之一。
國內債券ETF今年逆風,直到9月美國啟動降息才開始吸引資金回流,唯一一檔規模增加超過200億元的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人氣也衝至第一,該檔基金經理人李忠泰擁有超過20年的債市投資經歷,在投資市場中運用自己學太極拳的精神,避免因一時躁動錯過投資時機,成為國內基金市場中的債市投資高手。
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軟銀已批准第二筆225億美元資金,以完成對OpenAI的300億美元投資。知情人士透露,軟銀董事會已批准這筆投資撥款,但前提是OpenAI必須完成企業重組,為未來可能的公開上市(IPO)鋪路。
「玉山投信」正式成為金控版圖中的新成員,資產管理業務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發展藍圖逐漸成形。在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玉山投信未來在金控體系內,將不只是單純的基金發行平台,更將肩負起整合資源、開發差異化產品、並深化資產管理能力的重要角色。
自詡為「壽險園丁」的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順利連任後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壽險業將於2026年元旦接軌兩大國際新制,這是當前壽險公會最重要的任務,國內壽險業接軌要接得順暢、讓經營體質更有「韌性」,監理機關的政策就必須有「彈性」,才能形成最健康的「生態」。
凱基證券今(26)日宣布與穆迪(Moody’s)、標普(SP Global Ratings)和惠譽(Fitch Ratings)三大國際信用評等機構合作,將全面揭示海外債券信評資訊。凱基證券盼藉此協助客戶掌握發行機構信用風險,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壽險公司啟動匯率避險大作戰,「壽險雙雄」未雨綢繆,富邦人壽計畫增持美國公債,支應美元保單投資需求,並採取更具彈性的避險策略;國泰人壽打算加碼海外債券配置,並延長換匯交易的天期因應。
全台高資產客戶逾萬人、資產管理總額年成長逾50%,成為銀行全力開發的新商機來源。有別過去以債券為資產大戶的主要配置,隨另類投資商品開放,銀行近期齊推多元化與差異化的投資商品與融資服務,涵蓋私募股權基金、結構型商品、保費融資及金融資產組合融資等工具。
美國聯準會(Fed)於今年至今「利率連五凍」,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下半年啟動降息預期日益濃厚,為債券市場帶來明顯轉機。為滿足年輕人多元且彈性配置需求,國泰證券落實普惠金融精神,大幅調降多檔債券最低申購面額,透過「小額債券App」介面,且只要1,000美元,投資人即可低門檻輕鬆參與全球債券市場。
今年以來市況震盪,但公股銀行統計,今年以來財富管理業績持續成長,年增率約1成至4成左右。對於接下來的商品重點,鎖定多元商品,基金多以「定期定額、智能理財」策略,保險商品則看好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分紅保單。
美國聯準會(Fed)於今年至今「利率連五凍」,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以延續對抗通膨的政策立場。隨著通膨壓力逐步緩解,市場對於下半年啟動降息的預期日益濃厚,也為債券市場帶來明顯的轉機。相較於股市的劇烈波動,債券提供較為穩定的收益來源,不僅具備明確的到期日與贖回機制,更擁有可預期的現金流及資金規畫空間。為滿足年輕人多元且彈性的配置需求,國泰證券落實普惠金融精神,大幅調降多檔債券最低申購面額,只要1,000美元,投資人即可低門檻輕鬆參與全球債券市場。
京城銀行22日舉行2025年上半年度法人說明會,也是併入永豐金控前最後一次法說會,由總經理姜宏亮主持。京城銀指出,目前與永豐金整併事宜,已成立專案小組積極推進,上半年調節債券部位,也是為了符合永豐投資與風險管理內部準則,才會進行處分。另據了解,京城證券出售給街口網路金融科技一案,因金管會對於街口資金來源有疑慮,目前已由街口補齊文件,仍待主管機關審核。
京城銀行22日舉行2025年上半年度法人說明會,也是併入永豐金控前最後一次法說,由總經理姜宏亮主持。針對併入永豐金進度,姜宏亮指出,7月9日已成立雙邊整併專案小組,分為各個業務單位洽商,第一階段會先以京城銀加入永豐金所需辦法、符合金控法規部分及作業流程為優先,10月1日正式合併後,會進入與永豐銀行的整併流程,最重要的是IT部分,持續進行會議中。
美國通膨受控,降息有望搭配股市持續創高,投資人居安思危漸將資金轉往債市布局,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7月ETF資金流向,債券ETF熱度回溫,淨流入逾825億元,寫2024年10月以來單月新高。
為因應金融科技創新,協助金融科技業者辦理金融創新實驗案落地以及實踐普惠金融,主管機關開放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證券商與投資人交易外國債券,可以不足債券發行辦法所載最小交易面額來辦理。一般而言,債券交易金額較高,散戶投資人參與不易,但債券為固定收益商品,投資人可有穩定的債息收入,持有至到期並可收回投資本金,適合希望穩定收息的投資人,透過本項業務開放,投資人小金額也可參與債券投資,可望降低投資人投資海外債券門檻,有助於促進普惠金融。
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近日圓滿閉幕,現場聚焦高齡化時代退休理財需求。台新證券以「樂退理財站」主軸參展,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策略,協助民眾打造「配息養老、安薪退休」理想生活。
因應金融科技創新,協助金融科技業者辦理金融創新實驗案落地以及實踐普惠金融,開放證券商經營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證券商與投資人交易外國債券,可以不足債券發行辦法所載最小交易面額來辦理,櫃買中心為配合主管機關本項業務開放,已訂定相關業務管理辦法,於今年8月7日公告實施。
市場傳出海外債券基金及ETF規模大幅縮減,引發資金大逃亡疑慮。法人表示,債券規模下滑,有大部分是因新台幣升值造成帳面匯損,實際流失幅度並沒有那麼嚴重。
亞資中心啟動後,新一波產品角力賽登場。大型壽險業者同步瞄準的保費融資、保單融資業務,金管會作業規定日前出爐,在亞灣登記在案的國泰、富邦、南山人壽下達動員令,要求儘速讓產品上架,國泰人壽可望搶第一、最快本周內開辦。一場台灣保險業的新競爭戲碼於高雄正式引爆。
銀行業積極投入財管2.0市場,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辦理高資產業務的客戶數達15,035人,月增4.33%、年增幅達57.86%,高資產業務資產管理規模(AUM)達1兆6,233億元,月增3.86%、年增幅高達38.96%,顯示財管市場快速擴張,其中又以存款、基金和債券為資產配置大宗,AUM前三大銀行是第一銀行、中信銀行和玉山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