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岬型船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習川會30日釋出訊息,中國將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包括裕民、慧洋等散裝航商認為,此為一利多信號,並推演兩情境,一是從中國分散採購風險的角度研判,若恢復採購美國大豆是增加購買,可望讓散裝航運市場在未來數月,增加不少貨源,對船舶運輸需求增加,對推動運價有利。
慧洋-KY(2637)21日公告一艘新船4萬噸散裝貨輪加入營運搶市,已簽訂租家採指數連結型租約,近年新造節能船指數連結日租可達約110%~120%。
陽明(2609)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光明海運展開4艘節能環保大靈便型散裝船布建作業,以維持光明海運營運船隊競爭力與獲利能力。
陽明海運集團董事會16日通過大手筆砸百億元買樓、造船兩案,同步擴大貨櫃、散裝航運營運規模搶市。其中,一案是陽明投資112.2億元,買下台北市南港區華固中央置地辦公大樓一棟,創下今年商辦大樓最大成交案,陽明預計明年進駐作為業務行政部門第二辦公室,著眼擴大營運、人才擴充,兼顧充實資產配置,平衡海運景氣波動下維持公司淨值考量。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激起一波波漲價潮,貨櫃航運界也面對共同問題,美國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成本線,船公司有志一同全力拉漲基本運價,貨櫃一哥MSC、長榮所屬OA聯盟、陽明所屬PA聯盟等船公司,計劃15日喊漲美西線運價600~800美元(每40呎櫃)、美東線約700美元,漲幅逾4成,船公司主要透過加大空白航班減少供給,挽救運價。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不僅激發漲價潮,中國鎖定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船舶開徵港口費,也傳出部分國際航商告急與美劃清界線,等在華南外海觀望暫不進港或取消靠港的消息。航運界強調,川習會預計10月底登場討論對等關稅、航運等貿易議題,整個市場情勢與運價走勢還會有變化。
中國今(14)日起將對美國船舶開徵港口費,海岬型、巴拿馬型散裝船的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比例較高首當其衝,波羅的海散裝運價指數BDI在13日率先反應,大漲208點至2,144點、日漲10.74%,海岬船平均日租金領漲4,916美元至28,132美元、日漲21.18%,巴拿馬型船上漲384美元至16,257美元、日漲2.42%。
慧洋-KY(2637)股價觸底後連四日拉出長紅,雖然9日攻占半年線失利,留下長上影線,但終場仍上漲2.73%、收60.1元,收復60元整數關卡,同步拉升KD指標由低檔反轉向上,形成黃金交叉,短多抬頭,有利於多頭續航,周漲幅3.09%。
慧洋-KY(2637)9月營收16.15億元,年減8.83%,營業利益5.54億元,年減13.97%,稅前淨利6.55億元,年減7.9%,每股稅前盈餘0.88元;9月份北美進入穀物運輸旺季,加上出售兩艘老舊小型船舶,認列處分損益約600萬美元,挹注整體獲利。累計前三季營收118.05億元,年減24.86%,營業利益21.72億元,年減60.62%,稅前淨利18.39億元,年減61.53%,每股稅前盈餘2.46元。
散裝航商慧洋-KY(2637)受惠北美進入穀物運輸旺季,加上出售兩艘老舊小型船舶認列處分利益,自結9月稅前盈餘6.55億元、年減7.9%,每股稅前盈餘0.88元;累計前三季稅前盈餘18.39億元,每股稅前盈餘2.46元。
散裝航商慧洋-KY(2637)今(7)日自結2025年9月財報,單月營收16.16億元,月增8.31%、年減8.83%,受惠北美進入穀物運輸旺季,挹注營業利益5.54億元、營益率回升至34%,加上出售兩艘老舊小型船舶,認列處分損益約600萬美元,稅前盈餘6.55億元、年減7.9%,每股稅前盈餘0.88元。
散裝航商慧洋-KY(2637)淡季不淡,自結8月合併營收14.92億元、年減19.87%,營業利益4.33億元、年減34.52%,營益率29%,加上售船利益約1,000萬美元挹注,單月稅前盈餘5.94億元、年增49.75%,每股稅前盈餘0.8元。
慧洋-KY(2637)8月合併營收為14.92億元,年減19.87%,由於今年南美穀物收成延遲及產量創新高,帶動散裝運輸淡季不淡,營業利益4.33億元,年減34.52%,8月亦認列一艘處分船舶利益,稅前淨利為5.94億元,年增近5成,每股稅前盈餘為0.80元;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為101.79億元,年減26.97%,營業淨利16.08億元,年減67%,稅前盈餘11.69億元,年減71.26%,每股稅前盈餘1.57元。
裕民(2606)公布第二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36.19億元,年減13.1%,季增5.3%,毛利率為22.79%,歸屬於母公司之稅後淨利6.49億元,年減46.5%,季增185.7%,每股盈餘0.77元。累計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70.51億元,年減12%,營業毛利率為20.91%,歸屬於母公司之稅後淨利8.76億元,年減60.2%,每股盈餘1.04元。
由於11日波羅的海海岬型船費指數(BCI)單日暴漲26.44%,帶動裕民(2606)等散裝航運個股吹響反攻號角,裕民14日漲幅一度超過半根漲停板。儘管中國大陸市場復甦緩慢,影響散裝航運表現,但市場預期西非新礦場產能11月開出後,下半年將能扭轉局面。
巴西鐵礦砂集中出貨拉漲海岬型散裝船運價,帶動散裝航運族群14日股漲。根據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最新報價,海岬船平均日租金繼11日大漲3,654美元之後,14日續漲2,180美元,平均日租金來到19,633美元、再度逼近2萬美元大關,累計連漲三日漲幅高達約43%。
BDI(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上周上漲超過2成,散裝航運族群今天普遍走揚,慧洋-KY(2637)、中航(2612)最為強勁,漲幅都超過3%。
小編今天(13)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由於地緣政治風險攀升,加上美元政策出現轉變,讓亞洲國家正逐步擺脫對美元的依賴。在此同時,鑒於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將持續下滑,分析師預期黃金等實體資產有望成為資金轉向的受惠者。
中國大陸鐵礦砂補庫存疊加鬆綁稀土管制,波羅的海散裝運價指數(BDI)12日應聲大漲166點至1,904點,漲幅近一成,所有大小船型運價連袂漲,主要由海岬型船帶動,上漲3,802美元、平均日租金漲至29,481美元,累計兩天上漲4,962美元,巴拿馬型船受惠南美穀物旺季,連八日上漲至12,376美元。
台航(2617)今天召開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1.5元,配發率為48%,近五年皆維持每年逾4成的現金股利配發率。公司指出,中小型船舶運價與全球景氣密切相關,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及關稅不確定影響,全球景氣及投資於上半年似有減緩的趨勢。為提升營運效率與市場競爭力,公司近年積極推動船隊汰舊換新計畫,預計2026年及2028年分別交付2艘4萬噸級與2艘6萬噸級新造船,船隊總噸位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