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搜尋結果,共138筆
台灣人越來越愛逛博物館!
基隆市中正區八斗國小附近街區老舊,缺乏友善人行空間,常出現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基隆市政府向內政部國土署爭取經費補助,國土署補助394.7萬元、市府自籌86.6萬元,預計自11月3日起啟動「八斗國小通學步道改善工程」,預估將於明年4月完工。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暱稱波波),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而波口鱟頭鱝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在台灣卻非保育類動物,其實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在2022年就開始評估,卻因學者的不同意見而遲遲無法納入,如今又遭「養死」成為制度犧牲品,動保團體也呼籲盡快將其列為保育類,別讓珍稀動物再度遭受傷害。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暱稱波波),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此噩耗招來動保團體撻伐,而海科館的保育類動物龍王鯛已「被消失多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追查,發現龍王鯛也慘遭「養死」,因魚缸水管破裂卻沒人發現而身亡,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還為此開罰,動社則呼籲檢討海科館飼養保育及大型魚類的專業及條件,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基隆市政府去年推出結合動漫與音樂演奏的「基隆萌樂祭」大受好評,23日再度登場,並由基隆市國樂團與基隆交響管樂團跨界合作,透過傳統國樂融合現代管樂,演繹多首動漫經典旋律,帶給基隆市國中小學生一場兼具趣味與教育價值的視聽饗宴。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強調,市府未來將持續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孩子感受音樂之美、拓展藝文視野,展現藝術教育跨界創新的新可能。
動保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18日痛批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22年起飼養迄今,瀕臨絕種的波口鱟頭鱝,7日因為傷口感染不治身亡。質疑海科館未公開說明,要求教育部及海委會應嚴格徹查。為此,海科館表示,正規畫轉移飼養在直立式水槽的大型魚種,改以小型群聚型魚類替代,未來也會進一步檢討,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位於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再次爆出飼養管理爭議,繼先前飼養的二級保育類「龍王鯛」悄然無聲「消失」後,近日又傳出被館方視為「鎮館之寶」的「波波-波口鱟頭鱝」,於9月7日疑因傷口感染不治而亡,且兩起事件館方皆未主動公開說明,對此動團要求其主管機關教育部及海委會應嚴格徹查,並檢討海科館飼養保育及大型魚類的專業及條件,以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軍人節將屆,為向防衛國家安全的國軍官兵致敬,行政院推出「九三軍人節敬軍優惠」,今年全臺共有18個藝文場館加入敬軍優惠行列,包含國立臺灣博物館等7館,軍人持證件可帶1位同行者免費參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6館,官兵持軍人身分證免費參觀常設展;臺灣戲曲中心等5館票價8折或9折優惠,歡迎國軍官兵與親朋好友共享一場知性之旅。
基隆市政府25日舉辦國中小校長暨公立幼兒園園長會議,副市長邱佩琳表示,除已獲中央補助1.1億元將整建33校、162間廁所,市府將投入1.38億元優化校園運動場館與體育設施,並推動校園通學步道改善計畫,今年會有8校完工、5校正在申請與設計。
基隆市政府25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114學年度基隆市公私立國民中小學校長暨公立幼兒園園長會議」,副市長邱佩琳除感謝校長奉獻外,並表示除了爭取中央1億餘元補助整建校園廁所外,另將投入1.38億元優化校園運動場館及設施。邱強調,期望透過深度對話與經驗交流,共同強化教育政策落實,攜手打造更具前瞻性的教育生態系。
深澳海岸再掀守護行動!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攜手全台十大觀光亮點之一的深澳鐵道自行車,於9日舉辦第5屆「深」體力行「澳」援海洋百人淨灘活動,吸引眾多親子與青年響應參與,在午後豔陽與海風相伴下,合力清出逾79公斤海洋廢棄物,以實際行動為環境永續盡心力,也展現全民守護海洋的決心。
少子化已成為全國各縣市政府重要課題,基隆市政府為提升結婚率,除了去年推動周六預約結婚登記政策,日前結合海洋生態體驗舉辦今年首場單身聯誼活動,配對成功率高達近6成,高配對成功率讓目前仍單身的基市民政處長呂謦煒打趣說:「我也想參加聯誼!」
由於少子化已經成為全國性重要課題,基隆市政府為提升結婚率,繼去年推動周六預約結婚登記政策,並於日前舉辦今年第一場單身聯誼活動,配對成功率近6成,這麼高的配對成功率,也讓迄今仍單身的民政處長呂謦煒笑稱:「我也想參加聯誼!」
用愛陪伴灌溉偏鄉孩子穩定成長!永豐餘11年來,攜手台東家扶關山服務處,投入「台東小學堂」遠距視訊志工陪讀,逾百位永豐餘志工,累計投入超過5000小時,讓孩子從陪讀中感受到愛與關懷。
常到基隆海科館的民眾應熟悉,在主館5樓有一尾列為瀕危物種的鬼蝠魟標本,它同時是國內第一尾大型鬼蝠魟標本,今年1月15日獲審通過可以公開展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為了讓民眾可更加了解鬼蝠魟標本,也公開展示標本的維護工作。
常到基隆海科館的民眾應該知道,在主館5樓有一尾列為瀕危物種的鬼蝠魟標本,但不一定知道,它同時是國內第一尾大型鬼蝠魟標本,今年1月15日才獲審通過可以公開展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為維護這標本的狀態,日前公開展示標本的維護工作。
因慶富獵雷艦弊案停工的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生館預定地,遺留下來的工寮年久失修、破損,民眾憂心颱風季節到來,恐對附近居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希望能夠拆除,但因為涉及當年BOT案,地上物仍遭銀行假扣押無法重新開發,基市議員盼市府循處理荒廢多年的淨因寺模式拆除,確保民眾安全。
由基隆市政府主辦的「2025基隆浪曲嘉年華 KEELUNG LOUNGE FESTIVAL」,將於7月26日至27日於八斗子漁港碧砂泊區盛大登場。市府表示,27日晚間將特別加碼,施放長達360秒的大型高空煙火秀,點亮八斗子夜空,歡迎民眾屆時來到基隆共襄盛舉,留下難忘回憶。
為推動全民海洋素養教育,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25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OSS出任務」成果發表會。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透過OSS這套啟發性的教材與社教場館協力,將進一步推動全民海洋素養教育,從孩子開始認識海洋、了解海洋。
為響應海洋環保與永續發展目標,明台產險與中央再保日前攜手號召約百名志工前往基隆潮境公園,參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下稱海科館)所舉辦的淨灘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海洋永續。經過志工們一個上午的努力,齊心協力清除約92公斤的海洋垃圾,展現企業對環境永續的承諾及重視。